Workflow
俄国哲学
icon
搜索文档
|晒书客·获月之书|
经济观察报· 2025-06-23 14:59
《我的文学奖》 - 奥地利作家托马斯·伯恩哈德拒绝过十个文学奖项,并在书中嘲讽颁奖官员和文化界的虚伪 [2] - 伯恩哈德在书中贯穿暴躁情绪,批判政府、国民和一战后奥地利的社会状态 [2] - 他认为文学奖只是借名人名义,大众不关心,官方用来撑门面 [2] 《拍电影的人类学家》 - 法国人类学家让·鲁什反对欧人猎奇视角拍摄非洲,主张平视和真实记录 [5] - 鲁什的纪录片力求平衡镜头特权与人类学操守,但真实场景仍引发争议 [5] - 书中揭示人类学面对的根本性困惑:真实记录与猎奇界限模糊 [6] 《一名神经疾病患者的回忆录》 - 施瑞伯是弗洛伊德著名案例,回忆录记录其妄想狂经历,被分析为"妄想性痴呆" [8] - 拉康进一步阐释患者陈述为"主体的话语",精神分析可祛除自我蒙蔽 [9] - 回忆录是首个完整中译本,混合幻象与事实,具文学价值 [8] 《俄国思想史: 从启蒙运动到马克思主义》 - 瓦利茨基梳理18-20世纪俄国思想,涵盖主流与非知名人物 [11] - 强调俄国哲学依赖"地方实践者",通过政治实践传播而非学术著述 [11] - 民粹派等极端实践者被纳入思想史,体现"思想即政治实践"的立场 [11] 《伦勃朗的眼睛: 天才与他的时代》 - 艺术史家沙玛以伦勃朗1629年自画像为切入点,分析其眼部画法 [13] - 书中纵横勾连绘画技法与社会历史,展现"过度鉴赏"风格 [13] - 伦勃朗在荷兰黄金时代脱颖而出,沙玛文风才华横溢但争议性强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