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利率
搜索文档
2026年保险“开门红”大战再起
每日商报· 2025-11-14 06:42
2026年险企“开门红”产品策略 - 各大险企陆续启动2026年“开门红”活动,分红险成为市场绝对主力产品[1][2] - 部分险企采用“饥饿营销”策略,通过限额销售、限时销售刺激保单购买[1] - 产品差异化特征明显,例如新华保险推出盛世荣耀庆典版终身寿险(分红型),平安人寿推出支持双被保人的御享金越系列,泰康人寿创新交清增额红利领取模式[2][3] - 中国人寿鑫鸿福养老年金险打破传统投保年龄限制,男性最高可投年龄延至70岁,女性达75岁,并整合全国1600多家三甲医院绿通服务[2] 分红险业务增长趋势 - 今年前三季度保险公司大力发展分红险等浮动收益型产品,未来分红险仍是主推方向[3] - 中国人寿浮动收益型业务在首年期交保费中的占比较上年同期提升超45个百分点[3] - 太保寿险代理人渠道销售的期缴新保单中,分红险占比达58.6%[3] 保险销售渠道格局变化 - 个险渠道面临挑战,五家上市险企个人代理人规模合计133.02万人,较2024年末减少5.5万人,降幅达3.97%[4] - 银保渠道表现强势,平安人寿银保渠道新业务价值同比大增170.9%,在总NBV中占比达35.1%[4] - 太保寿险前三季度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52.4%,而传统代理人渠道新单略降1.9%,新华保险银保新单保费同比增长66.7%,大幅高于个险渠道的48.5%[4] 银保渠道增长驱动因素 - 银行客户对稳健型财富管理产品需求旺盛,分红险“保证收益+浮动分红”特性与之高度契合[5] - “报行合一”政策深化后,银保渠道费用率透明化,头部险企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费用成本,推动NBV价值率提升[5]
港险演示利率“限高” 业内称实际回报不缩水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7 20:46
香港分红险演示利率下调 - 香港保监局规定7月1日起港元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下调至6%,非港元分红保单演示利率上限为6.5% [1] - 演示利率上限下调是出于审慎监管原则,不会影响保单实际回报 [1][2] - 新规仅适用于7月1日后新保单销售说明文件,不影响既有保单分红水平 [2] 实际分红水平分析 - 香港保险业整体分红实现率平均在90%以上 [2] - 保险公司仍可派发高于演示利率上限的红利 [2] - 精算平衡机制可能导致高演示利率保单获得3%-5%的分配优势 [3] 销售行为监管 - 下调演示利率旨在防止过度进取的销售手法和过于乐观的回报预测 [4] - 个别公司以高预期回报招徕客户,可能导致"公平待客"原则违规 [4] - 部分代理人混淆演示利率和保证利率概念,采用"炒停售"营销手段 [3][5] 香港保险市场表现 - 2024年香港保险业新造保费2198亿港元,同比增长22% [6] - 内地访客贡献保费628亿港元,占比28.6%,同比增长6.5% [6] - 内地访客主要购买储蓄型保险,终身寿险占比80.5% [6] 香港保险优势分析 - 香港保险可实现全球资产配置,当前美元资产收益率显著高于人民币产品 [7] - 美国十年期国债收益率超4%,相比国内1-2%的人民币国债利率优势明显 [7] - 分红实现率集中在60%-100%,实际投资收益率中枢高于内地分红险 [6] - 提供多元货币保单,满足高净值人群分散化财富管理需求 [6][8] 产品结构特点 - 香港保险非保证分红部分占比过高,未来收益不确定性大 [9] - 部分保障类险种具有高性价比费率优势 [8] - 大额寿险可方便与离岸地信托结合,架构设计灵活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