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保险出海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企业出海,保险公司跑步跟上
经济观察报· 2025-11-15 18:12
行业现状与挑战 - 中国企业出海的保险需求日益广泛,涉及产品出海、海外基建项目承建、海外市场本地化运营等多个领域,具体包括货运险、产品责任险、国际承包工程保险、职业责任险、财产险等[4] - 国内保险行业在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方面存在保险供给不足、服务能力不强等问题[1][4] - 保险供给不足主要体现在产品供给不足(缺少责任险类、特殊风险类产品)、定价能力不足(缺乏海外数据积累与定价模型)、承保能力供给不足(保障规模与交易规模存在落差)[21] - 服务能力不强主要体现在海外网络建设滞后、专业化人才队伍缺乏、增值服务能力较弱、科技化手段应用不足[21] - 中国保险业的全球话语权不足,在国际保险业定价谈判等方面处于被动[21] 新能源汽车出口保险服务 - 新能源汽车出口迅猛,今年1—9月出口量达到175.8万辆,同比增长89.4%[7] - 国内保险公司将海外市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新能源车险业务视为新增长曲线,以应对国内车险市场竞争激烈的环境[6] - 新能源汽车出口面临不同国家或地区的销售要求差异,例如泰国要求新能源一手车需与车险捆绑销售,且车企需在购车首年赠送车险[7] - 国内保险公司护航新能源汽车出口需解决数据困境(海外驾驶环境、维修成本差异导致定价难)、合规门槛(各国监管体系复杂)、服务网络布局不足、特殊风险管理(如电池聚焦、自然灾害)等挑战[8] - 为解决数据困境,保险公司与新能源汽车及电池制造企业合作,围绕海外行驶潜在风险设计车险保障条款及保费计算公式[8] - 保险公司通过海外合作保险公司在当地出单,再将承保风险转让给国内保险公司的方式支持新能源汽车出口,例如太保产险与三井住友海上火灾保险在泰国市场的合作[9][10] - 预计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在泰国市场销量有望突破7万辆,其中逾1万辆由太保产险支持当地车险保单出单[10] - 保险公司尝试通过上海国际再保险登记交易中心完成跨境保险交易,以提升交易效率、降低业务风险,并利用跨境资金收支便利加快资金结算[11] 新能源汽车电池风险管理 - 随着新能源汽车出口量增加,海外经销商与消费者对电池衰减的担忧升温,欧盟即将推行电池护照制度,车企对电池全生命周期运营管理风险保障需求迫切[13] - 保险公司与专业机构加强合作,例如太保产险与宁德时代、中汽协、上海新能源汽车数据中心合作,引入电池衰减检测、电池健康状态检测等服务,完善新能源汽车海外服务生态[14] - 保险公司与新能源汽车企业加强电池管理数据及健康状态跟踪检测合作,针对不同技术路线电池的衰减特征构建差异化保险解决方案[14] 超大型滚装船保险保障 - 新型超大型滚装船可承载逾万辆新能源汽车出口运输,但其风险特征与原有船舶(承载3000—4000辆)差异显著,一旦遭遇火灾,潜在损失金额远高于后者[15][16] - 保险公司缺乏针对超大型滚装船的风险定价模型工具,需与船东企业沟通船舶结构及风险特征,设计相应的保障条款及保费计算方式[16] 国际工程承包保险服务 - 今年1—9月,中国对外承包工程业务完成营业额87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2.2%,新签合同额13816.2亿元人民币,增长13.2%[18] - 国际工程承包保险需求从传统险种(如建筑工程一切险、安装工程一切险)扩展到经营中断险、网络安全险、基建保函等新型风险保障[18] - 保险公司面临挑战:在高风险国家或地区,再保险公司承保偏好低,影响中资企业承接基建项目的能力;对当地网络风险、营业中断、地缘政治等风险缺乏深入研究,不敢承保[20] - 保险公司需加强海外市场研究,完善工程保险风险定价模型,以支持中资企业海外基建项目[20] 行业发展建议 - 共建数据平台,聚合多维度行业与业务数据,开发精准定价模型,为“险企出海”提供技术支持[22] - 共享全球网络,为险企出海提供海外市场政策解读、推荐本地服务伙伴等服务[22] - 创新再保方案,针对海外特殊风险提供定制化再保险解决方案,扩大海外业务承保能力[22] - 推动标准输出,将中国在新能源车险领域的实践经验转化为国际认可的“中国保险方案”[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