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新能源汽车出口
icon
搜索文档
电力设备及新能源行业动态点评:政策推动七月车市平稳增长,行业整治内卷成果初现
长城证券· 2025-08-13 16:01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 [5] 核心观点 - 7月新能源乘用车产销分别完成114.7万辆和98.7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2.3%和12.0%,渗透率达54.0%,同比提升2.7个百分点 [1][2] - 1-7月累计产销达759.0万辆和645.5万辆,同比增幅分别为35.7%和29.5%,淡季仍显韧性 [2] - 政策组合拳有效抑制内卷,7月新能源车降价力度降至11.1%,降价车型从去年23款减少至17款 [4] 市场表现 - 7月乘用车出口47.5万辆(同比+25.0%),其中自主品牌占87.4%(41.5万辆,同比+34%) [3] - 新能源车出口21.3万辆(同比+120.4%),占乘用车出口总量44.7%,1-7月累计出口119.9万辆(同比+57.1%) [3] - 比亚迪和奇瑞分别出口78,364辆和28,023辆,新势力品牌海外表现亮眼 [3] 政策与行业动态 - 报废更新、以旧换新及免征购置税政策推动市场平稳增长 [2] - 反内卷政策使行业秩序改善,促销回归理性,运行压力减轻 [4] 投资建议 - 重点关注头部自主品牌的海外拓展及调整后的促销策略 [4]
【图片新闻】 7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1.2倍
证券时报· 2025-08-12 06:33
汽车行业产销数据 - 7月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591万辆和2593万辆 同比增长133%和147% [1] - 新能源汽车产销增速超过车市总体 同比分别增长263%和274% [1] 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7月新能源汽车出口225万辆 环比增长10% 同比增长12倍 [1] - 江苏省连云港港东方港务分公司码头有滚装轮装载出口汽车 [1]
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同比增长120.4%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8-09 07:11
(文章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7月新能源乘用车出口21.3万辆,同比增长120.4%,环比增长7.6%;占乘用车出口 44.7%,较去年同期增长近20个百分点。 ...
绿色驱动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的战略布局与全球视野,头豹词条报告系列
头豹研究院· 2025-07-28 21:17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未提及 报告的核心观点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达128.4万辆,同比增长6.7%,行业发展受技术创新、产业链整合及政策支持等因素推动,出口结构更趋稳定,市场规模持续扩大 [4] - 行业面临上游原材料供应波动、下游贸易壁垒等挑战,需通过全球化布局与本地化运营应对,未来将从“规模驱动”向“技术标准引领”高质量跃升 [20][21] - 市场规模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未来五年有望保持快速增长 [40][41][43] - 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未来行业集中度将进一步提升,市场结构分层并行发展 [50][5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行业定义与分类 - 新能源汽车出口指将中国境内生产的新能源汽车以整车、散件及相关技术服务形式销售至海外市场,涉及多方面业务,受多种因素驱动,正从“产品出口”向“标准出口”升级 [5] - 行业分类基于出海方式分为整车出口、零部件出口、投资并购以及产业链出口 [5] 行业特征 - 商业模式多元化,形成以整车出口为主、产业链协同出海为辅的模式,企业采用多种方式拓展海外市场 [7] - 技术与成本优势推动市场集中度提升,头部车企凭借技术创新和产业链整合提升竞争力,占据市场主要份额 [8] - 全球市场分化加剧,亚洲、中东等市场成为主要出口地,但传统贸易保护主义带来挑战,行业全球化发展任重道远 [9] 发展历程 - 2010 - 2015年为萌芽探索阶段,出口量低,主要依赖政府项目,为后续发展奠定基础 [10][11] - 2016 - 2020年为启动成型阶段,技术进步,出口量增长,市场扩大,产品结构多元化,企业国际化能力初步建立 [13][14] - 2021 - 2023年为高速发展阶段,全球疫情推动电动化加速,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量高速增长,市场份额扩大,技术不断创新 [15][16] - 2024年至今为动荡调整阶段,出口增速放缓,产业链协同发展,向“生态共建”转型,企业应对贸易壁垒,关注海外盈利 [17] 产业链分析 - 上游为电池、零部件和智能驾驶相关供应商,提供关键原材料和零部件,行业集中度高,头部企业面临出口障碍,部分企业“出海”建厂 [22][24][25] - 中游为新能源汽车组装制造及整车出口,企业通过技术创新和成本控制提升竞争力,采用多元化渠道策略,国际市场不断拓展 [29][31][33] - 下游为海外市场渠道端,通过优化渠道、提升服务质量和完善基础设施,促进市场推广和用户接受度,用户需求增长 [36][37][38] 行业规模 - 2020 - 2024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持续快速增长,2024年市场规模约为235亿美元,预计2025年出口达140万辆,未来五年仍将快速增长 [39] - 市场规模增长受全球需求拉动、供给能力提升、消费观念转变与政策环境支持等因素影响 [40][41][43] 政策梳理 - 多项政策出台支持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包括《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等,涵盖指导性和规范类政策 [48][49] 竞争格局 - 行业竞争格局呈现“头部集中、梯队分化”态势,竞争转向综合实力竞争,龙头企业全球化布局加速,行业集中度持续提升 [50] - 政策支持、市场需求增长、技术与产业链优势促使行业竞争格局形成,未来头部企业市场份额将上升,中小企业面临压力 [51][52][55] 上市公司速览 - 报告列出比亚迪、吉利汽车、上汽集团等多家上市公司的总市值、营收规模、同比增长、毛利率等财务信息 [58][60][62] 企业分析 - 比亚迪凭借全产业链垂直整合、技术研发实力、全球化战略布局和品牌规模优势,具备强大综合竞争力 [71] - 上汽集团在整车研发制造能力、全球化经营布局、强大合资体系支撑与自主品牌出海方面具有竞争优势 [75] - 吉利汽车通过技术协同、品牌全球化、多品牌战略及海外并购整合,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 [77]
汽车出海热催生新职业 古丝路“新驼队”驾驶国产车“跑”向世界
央视网· 2025-07-21 11:59
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 -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链完善 推动行业飞速发展 [1] - 2023年上半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同比增长75_2% [1] 新能源汽车出口模式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是中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 [1] - 采用"摆渡人"模式完成跨境交付 目前从业人员超4000人 [7] - "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实现秒级放行 企业提前线上生成专属二维码 [8] 新能源汽车海外市场表现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哈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受当地民众喜爱 [7] - 出口车辆需经过严格检查 包括轮胎 外观和电量等关键项 [5] 从业人员结构 - "摆渡人"群体包含农民 牧民 务工人员及跨境游客等非职业司机 [7] - 典型从业人员月收入约7000元 单月最高可完成15趟运输 [10] - 从业人员对中国制造出海感到自豪 [10] 典型工作流程 - 从业人员从汽车贸易公司取车 驾驶至境外指定地点完成交付 [3] - 全程采用客运大巴接驳方式返回 [3] - 单次运输需核对通关手续 完成车辆验收 [5]
新能源汽车出口量攀升催生新职业 “摆渡人” 带着国产汽车“跑”向世界
央视网· 2025-07-20 10:16
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表现 - 上半年中国新能源汽车产销量双双突破690万辆 [1] - 新能源汽车出口实现75.2%的同比增幅 [1] - 新疆霍尔果斯口岸成为中国最大汽车出口陆路口岸 [1] 新能源汽车出口新模式 - 霍尔果斯口岸出现"自驾出口"通关方式 [1] - "摆渡人"模式比传统笼车转运更高效、成本更低 [1] - 口岸施行"自驾出口商品车快速通关模式",通过二维码实现秒级放行 [5] "摆渡人"职业发展 - 霍尔果斯口岸已有4000多名新能源汽车"摆渡人" [7] - "摆渡人"多为非职业司机,包括农民、牧民、务工人员和游客 [7] - 单日最高记录为一名"摆渡人"完成三趟跨境交付 [3] 市场接受度 - 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等国受到欢迎 [7] - "摆渡人"对中国自主品牌汽车出口感到自豪 [9]
智驾再升级,新周期的阿尔法机会——整车行业2025年度中期投资策略
2025-07-11 09:05
纪要涉及的行业和公司 - **行业**:整车行业、新能源汽车行业、超豪华汽车市场 - **公司**:理想、吉利、小米、比亚迪、小鹏、上汽、领跑、江淮、奔驰、宝马、奥迪、特斯拉、问界 纪要提到的核心观点和论据 1. **行业趋势** - 今年下半年汽车行业有望迎来周期向上机会,新能源渗透率有望创新高,价格战趋缓、库存回落等因素或推动行业在旺季迎来拐点[3] - 2026 年支架产业升级将带来新的阿尔法机会,龙头企业超跌反弹及全球增量市场机遇值得关注,智驾技术进步和新能源汽车出海支撑相关公司中长期增长[7] 2. **新能源汽车表现** - 上半年保持 30%增长,但渗透率受价格战影响在 50%-52%徘徊,随着监管和政策影响显现,有强产品力的新能源车将继续保持良好表现[1][4] - 在中国市场渗透率目前约 46%,未来有望达 65%-70%[12] 3. **值得关注的企业** - 整车领域看好理想、吉利、小米和比亚迪,它们在新车周期有竞争力且有望海外扩张;小鹏在智驾领域发展及芯片应用带来新机遇[1][5] - 比亚迪、上汽、吉利和领跑在海外市场表现值得关注,海外利润高于国内,成长逻辑带动行业增长[2][16] - 江淮在超豪华汽车市场有显著机会,未来可能成为百亿级别利润来源[2][22] 4. **销量与库存情况** - 上半年整体销量良好,6 月批发量 200 多万辆,同比增速 25%,新能源汽车增长 30%;1 - 4 月库存上升,5 月下旬至 7 月去库,目前库存处于相对低位;8 万以下价格区间同比增速 70%,其他价位下滑[1][6] 5. **政策补贴影响** - 预计全年保持 4%的上牌增速,下半年增速或因高基数放缓,但抢装效应和强新车周期企业有望推动创新高行情[1][8][9] 6. **高阶智驾发展** - 高阶智驾城市 OA 渗透率从 2024 年的 9%增至 2025 年 5 月的 15%以上,预计 2026 年翻倍至 30%以上,得益于技术优化和用户体验提升[1][10] - 高阶智驾技术发展带动整车行业需求增长,代表车型下半年到明年有望显著放量[11] 7. **中国自主品牌高端市场表现** - BBA 和特斯拉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占 35%左右份额,小米、问界、理想等品牌展现巨大潜力,如小米获 25%市场份额对应销量 150 万台、利润 500 亿、支撑 1 万亿市值,理想纯电车型释放有增量逻辑[14] 8. **新能源出口情况** - 2025 年出口增速放缓,同比仅增长 5%,受俄罗斯出口下滑影响;出口比例占海外总量约 30%,纯电动车占比 33%,插混车型占比 13%;欧洲市场需求回升,预计渗透率从 20%提升至 32%,带动国内车企出口共振[15] 其他重要但可能被忽略的内容 1. 从阿尔法角度,有超长车型周期的小米能持续保持稳定,8 - 10 月强新车周期整车企业销量规模同比增速超 50%,弹性大[18] 2. 政策不确定性影响 2026 年总需求,但具备行业格局稳定性的企业能抵御一定波动,部分整车企业可通过出口增量利润抵冲国内需求回落[19] 3. 吉利和理想进入新车布局加速阶段,上汽和长城 9 月推出新车,小鹏在芯片 Ultra 领域放量共振[20] 4. 比亚迪今年份额稳住后国外关注度提升,未来三年稳健性较为看好[21] 5. 汽车行业进入悲观预期充分、价格企稳、贝塔回升阶段,强型车周期整车有向上机会[23]
上海南港码头开辟赴秘鲁钱凯港航线,国产汽车多通道出海拉美
第一财经· 2025-07-03 17:07
拉美新能源汽车市场机遇 - 拉美大陆气候条件相比欧洲、北美、俄罗斯更适宜新能源汽车使用,吸引中国汽车制造企业加速布局[1][3] - 2024年中国客车出口达6.2万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40%,拉美地区几乎所有电动公交车均来自中国制造[3] - 中国新能源车型出口带动航运需求,"黄河口"轮单次装载3800多辆新能源小汽车及75辆新能源大巴[3] 中国汽车出口物流布局 - 上海南港码头新开辟直航秘鲁钱凯港航线,首班"黄河口"轮装载4000多辆车辆及备件[1][3] - 航运企业增加滚装船运力投入,7000车位双燃料动力滚装船投入南美航线[3] - 5-8月航运旺季期间,南港码头已靠泊9艘滚装船,主要出口方向为东南亚及南美(秘鲁、哥伦比亚、智利)[3] 港口运营效率提升 - 南港码头通过增加夜间作业量优化车辆装卸效率,单次加注900立方液化天然气保障船舶燃料[3] - 边检部门采用"单一窗口"和政务平台实现"屏对屏"通关,提升船舶通关及人员上下外轮效率[4]
【周度分析】车市扫描(2025年6月23日-6月30日)
乘联分会· 2025-07-03 16:42
1 2025年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表现 - 6月全国乘用车市场零售203.2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5%,1-6月累计零售1,084.9万辆,同比增长10% [1] - 6月全国乘用车厂商批发247.3万辆,同比增长14%,环比增长7%,1-6月累计批发1,326.3万辆,同比增长12% [1] - 6月新能源乘用车零售107.1万辆,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4%,渗透率达52.7%,1-6月累计零售542.9万辆,同比增长32% [1] - 6月新能源乘用车批发125.9万辆,同比增长28%,环比增长3%,渗透率达50.9%,1-6月累计批发646.5万辆,同比增长38% [1] 2 2025年6月周度零售与批发数据 - 6月第一周日均零售4.2万辆,同比增长17%,环比下降14% [3] - 6月第二周日均零售5.3万辆,同比增长23%,环比下降5% [3] - 6月第三周日均零售8.1万辆,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42% [4] - 6月第四周日均零售9.5万辆,同比增长3%,环比增长13% [4] - 6月第一周日均批发3.9万辆,同比增长10%,环比下降2% [5] - 6月第二周日均批发5.8万辆,同比增长38%,环比增长9% [5] - 6月第三周日均批发7.5万辆,同比增长1%,环比增长17% [5] - 6月第四周日均批发15.4万辆,同比增长15%,环比增长18% [5] 3 2025年1-5月汽车行业经营情况 - 1-5月汽车行业收入4.1万亿元,同比增长7%,成本3.6万亿元,增长8%,利润1,781亿元,同比下降11.9%,利润率4.3% [6][7] - 5月汽车行业收入8,731亿元,同比增长8%,成本7,715亿元,增长8%,利润456亿元,同比下降27.1%,利润率5.2% [7] - 1-5月汽车生产1,276万辆,同比增长11% [7] 4 2025年5月汽车出口情况 - 5月汽车出口68.2万辆,同比增长20%,环比增长12%,1-5月累计出口283万辆,同比增长16% [8] - 5月新能源车出口29.6万辆,同比增长43%,占汽车出口43%,1-5月新能源车出口116万辆,同比增长33%,占比41% [10] - 5月出口前五国家:墨西哥51,927辆、阿联酋50,493辆、巴西47,454辆、澳大利亚33,290辆、比利时31,118辆 [9] - 1-5月出口前五国家:墨西哥239,709辆、阿联酋189,547辆、俄罗斯153,664辆、巴西140,993辆、比利时125,110辆 [9] 5 2025年5月汽车进口情况 - 5月进口汽车4.7万辆,同比下降25%,环比增长9%,1-5月进口18万辆,同比下降33% [13] - 5月进口前五国家:日本21,247辆、德国10,148辆、斯洛伐克6,689辆、英国3,618辆、美国3,130辆 [13] - 1-5月进口前五国家:日本70,037辆、德国41,676辆、斯洛伐克25,833辆、美国18,848辆、英国14,734辆 [14] 6 2025年5月全球汽车市场格局 - 5月全球汽车销量774万辆,同比增长3%,1-5月全球销量3,799万辆,同比增长5% [15] - 1-5月中国汽车销量1,274万辆,增长11%,占全球34%份额,5月份额达34.7% [15] - 1-5月美国销量703万辆增长4%,印度204万辆下降9%,日本195万辆增长11%,德国127万辆下降3% [15]
“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开通 新能源车抵港3日内可上牌
广州日报· 2025-07-01 12:03
穗港汽车出口快线开通 - 粤港澳大湾区"穗港汽车出口快线"正式开通 国产新能源汽车出口香港效率显著提升[1] - 新模式将车辆在香港上牌时间从14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1][4] - 50辆国产新能源汽车作为首批货物通过"穗港汽车01"号滚装船运往香港[1][4] 香港新能源汽车市场现状 - 香港市场新能源汽车占比达70% 其中超过50%来自内地进口[2] - 2024年经南沙口岸出口香港新能源汽车达1.2万辆 同比增长近200%[4] - 南沙口岸出口量占内地对港新能源汽车出口总量的50%[4] 新模式带来的成本优化 - 新模式下香港仓储成本可节省约70%[6] - 采用小船分批运输方式显著降低运输成本[6] - 车辆可在南沙完成通关手续后暂存 待港方审批完成再运输[4][6] 未来发展计划 - 广州海关将持续优化"一揽子"通关服务机制[6] - 创新"出口监管仓+海运直通"业务模式[6] - 支持南沙拓展更多外贸滚装船航线 促进多港协同运输[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