债务 - 通缩螺旋

搜索文档
大象转身:房地产视角下的宏观经济
国信证券· 2025-09-05 13:06
房地产行业趋势与结构变化 - 城镇化率从2000年至2024年上升31个百分点至67%,但增速放缓,人均住房面积约40平方米[11] - 商品房销售面积从2021年18亿平方米降至2024年9.7亿平方米,接近腰斩,待售面积升至7.5亿平方米[11] - 房地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从高峰8.3%降至2024年6.3%,下降2个百分点[18] - 信息与计算机服务业占比连年提升至2024年4.7%[18] 经济影响与财政压力 - 2024年房地产业拖累GDP 0.26个百分点,2025年上半年转为拉动0.07个百分点[24] - 房地产和建筑业税收占一般公共收入比例从19%降至13%,土地财政依赖度从近30%降至17%[31] - 房地产开发投资2024年住宅投资占GDP比重降至5.6%,较日本3.3%和美国4.1%差距缩小[24] 居民部门风险暴露 - 居民住房资产占家庭总资产比重59.1%,高出美国28.5个百分点,户均住房资产187.8万元[32] - 房价每下降10%导致居民总资产缩水约6%,杠杆率被动提升[32] - 城镇居民住房拥有率96.0%,户均拥有住房1.5套,远高于美国63.7%[32] 就业与金融稳定 - 房地产业与建筑业就业合计占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13%,较2018年下降五个百分点,直接影响就业约2147万人[37] - 个人住房贷款余额收缩,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扁平,社融主要依赖政府融资支撑[42] 市场供需与库存 - 广义库存去化时间达86倍,较2015年高点高出60%,狭义库存去化周期约9.5个月[110] - 2025年1-7月百城土地成交总价同比增12.2%,但政府土地出让金收入同比降4.6%[92] - 土地储备专项债已发行3031亿元,覆盖4949块宗地,总规模5476亿元[92] 需求端长期压力 - 劳动力人口2014年达峰7.6亿,2024年降至7.3亿,减少2910万人[116] - 25-50岁购房主力人口占比从2015年41%降至2023年35%,年均减少约870万城镇人口[116] - 一线城市房价收入比显著偏高,但潜在购房群体集中于中高收入人群[128] 政策与周期定位 - 房地产政策基调转为"止跌回稳",包括降首付、降利率及取消限购等措施[77][78] - 销售面积短周期可能已触底,但长周期仍向下,平均周期长度约3年[48][53] - 70大中城市房价总体于2021年三季度见顶,一线城市2023年二季度见顶[58][64] 国际经验与风险 - 日本房价下跌持续近二十年,美国次贷危机后下跌六年,中国下行时长预计短于日本[156][169][162] - 政策通过"保交楼"、专项债收储及房企债务重组化解风险,地产债违约只数下降[176][173] 需求中枢测算 - 未来住宅需求中枢合计约7.5-8亿平方米,包括刚需2.8-3亿、改善需求2.9亿、更新需求2亿平方米[177] 投资与储蓄背景 - 中国国民储蓄率均值42.2%,较发达国家高约20个百分点,房地产提供安全资产属性[145] - 租金收益率缓慢回升,但预期房价增长率为负,投资需显著高于无风险收益率[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