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能电池技术

搜索文档
宁德时代起诉海辰储能不正当竞争,后者正闯关港股IPO
第一财经· 2025-07-07 18:48
诉讼案件 - 福建省宁德市中级人民法院已于6月25日立案,案件将于8月12日开庭审理[1] - 宁德时代以不正当竞争纠纷为由起诉海辰储能等,认为其587Ah电芯与专利产品参数高度重叠,能量密度偏差仅4.4%[1] - 海辰储能创始人吴祖钰及多名高管有宁德时代任职履历[1] 公司背景 - 海辰储能是行业内首批将280Ah储能电池用于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也是首批量产314Ah储能电池并应用于海外大型储能项目的企业[2] - 海辰储能五年内成为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前三的储能企业[2] - 截至2024年底规划年产能62GWh,预计2026年总设计产能超100GWh[2] 财务数据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36.15亿元、102.02亿元及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9%[3] - 同期储能电池出货量年复合增长率为167%[3] 产品动态 - 海辰储能2024年4月发布587Ah储能电池及搭载该款电池的储能系统,并联合多家合作伙伴定义587Ah电池尺寸标准[1] - 宁德时代2024年6月宣布量产交付下一代大容量储能专用电芯587Ah[1] 历史纠纷 - 2023年宁德时代曾以违反竞业协议为由起诉吴祖钰,仲裁裁决吴祖钰支付100万元违约金[2] - 吴祖钰通过其妻子向宁德时代支付了100万元违约金[2] IPO进展 - 海辰储能2024年3月25日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拟登陆港交所主板[2] - 8月12日开庭审理时期正值港股IPO聆讯阶段[2]
拿下TÜV莱茵目击实验室认证!远景动力再获权威认可
起点锂电· 2025-06-20 18:59
公司资质与认证 - 远景动力获得德国莱茵TÜV颁发的目击实验室资质证书,覆盖储能电池产品最核心的国际安全标准IEC 62619和UL 1973 [1][3] - 该资质使公司具备依照国际权威标准开展独立测试的能力,测试数据可直接用于TÜV莱茵认证体系,显著缩短产品出口认证周期 [3] - 公司已获得TÜV莱茵、鉴衡、中汽研等多个国际主流认证机构的目击实验室资质 [3] - 2025年2月远景动力获得中国首张GB 44240-2024《电能存储系统用锂蓄电池和电池组安全要求》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储能用锂电池安全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企业 [3] 产品与技术优势 - 远景动力是全球最早开发、最早量产、最早规模应用300+Ah储能电芯的企业 [3] - 公司储能专用电芯已通过全球200多项安全测试验证 [3] - 作为行业最早量产300+Ah、500+Ah储能大电芯的企业,公司持续定义下一代产品,为行业树立大容量电芯新标杆 [4] - 2024年远景动力储能电芯出货量大幅上升,位列全球前五 [4] 客户与市场表现 - 公司获得奔驰、宝马、日产、雷诺、远景能源、Fluence、Nidec等全球头部车企与储能集成商的认可 [4] - 产品已为60个国家超100万辆汽车、超40GWh储能系统提供电池产品 [4] - 公司保持着零重大事故的安全纪录 [4]
国际能源署最新报告显示——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经济日报· 2025-05-27 06:10
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 - 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需求保持强劲增长 锂需求增长近30% 镍 钴 石墨和稀土需求增幅在6%至8%区间 主要受电动汽车 储能电池和可再生能源需求推动 [1] - 锂市场价格自2023年以来累计下跌超80% 2024年石墨 钴和镍价格分别下跌10%至20% 价格回落至2020年前水平 [1] 供应与投资动态 - 印度尼西亚和刚果民主共和国等主导供应稳定增长 推动锂 镍 钴 石墨等储能电池所需资源价格下行 [1] - 2024年全球关键矿产资源开发投资增长幅度从2023年的14%收窄至5% 实际投资增长率仅为2% 勘探活动趋于平稳 [2] - 锂 铀和铜的矿业勘探支出持续增长 但镍 钴和锌的矿业勘探明显下降 新项目融投资放缓 [2] 供需平衡与缺口预测 - 2035年镍 钴 石墨和稀土供应量有望匹配需求增速 但铜和锂供应存较大缺口 铜矿供应缺口预计达30% [2] - 锂矿资源短期供应充足 但未来5至10年将出现明显供应短缺 [2] - 关键生产国以外的全球供应量平均仅能满足剩余需求的50% 供应链可能因极端天气 技术故障或贸易中断而极度脆弱 [3] 技术创新与政策支持 - 人工智能勘探可使钻探成本降低60% 探矿成功率提升4倍 离子吸附型稀土提取技术大幅提升提取效能 [4] - 磷酸铁锂(LFP)电池全球市场占有率从2020年不足10%跃升至近半数 钠离子 富锰锂离子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 [4] - 美国加速关键矿产资源项目审批 欧盟确定47个战略项目 澳大利亚和加拿大推出重大开发扶持计划 [4]
海辰储能港股IPO!587Ah电池量产在即,年利润2.88亿逆袭
鑫椤储能· 2025-04-21 16:33
公司概况 - 海辰储能成立于2019年12月,专注于储能电池和系统为核心的全场景储能解决方案,当前估值达250亿元 [1] - 成立6年内业务覆盖20多个国家和地区,2024年全球储能电池出货量排名第三,达35.1GWh,2022-2024年出货量年复合增速167% [1] 产品与技术 - 主要产品包括储能电池、储能系统及解决方案,其中280Ah和314Ah电池已应用于大型储能项目,并推出行业首款587Ah大容量电池及1175Ah长时储能电池 [2] - 创新产品包括循环寿命超20,000次的电力储能专用钠离子电池,适配高温、极寒等极端场景 [2] - 587Ah电池循环寿命11,000次、能量密度185Wh/kg,1175Ah电池循环寿命超11,000次、能量密度180Wh/kg,均计划2025年下半年实现GWh级量产 [2] - 储能系统领域率先交付5MWh液冷储能系统,并发布全球首款6.25MWh长时储能系统 [3] 市场与行业 - 全球锂离子储能电池出货量预计从2024年314.7GWh增至2030年1,451.3GWh,年复合增长率29% [2] - 公司精准布局钠离子电池等新型储能技术以保持竞争优势 [2] 财务表现 - 营收从2022年36.15亿元增至2024年129.17亿元,年复合增长率89%,毛利率从11.3%提升至17.9% [6] - 2024年扭亏为盈,净利润达2.88亿元(2022-2023年分别亏损17.77亿元、19.75亿元) [6] - 储能电池销量从2022年3.3GWh增至2024年28.3GWh,但售价从0.8元/瓦时降至0.3元/瓦时 [5] 海外拓展与产能 - 海外收入从2022年3.3万元激增至2024年37亿元,主要市场为欧美,但面临关税政策风险 [9] - 重庆生产基地一期第二阶段规划产能28GWh,预计2025年开建、2027年投产 [9] 创始人背景 - 董事长吴祖钰曾任职宁德时代,通过珠海海恒和海辰科技持股29.09%,公司被称"宁德系"储能巨头 [9]
募资15.75亿元!储能电池企业冲刺IPO!
起点锂电· 2025-03-14 18:49
上市计划与募资用途 - 双登集团于2024年8月向港交所递交招股书,拟在香港主板上市,联席保荐人为中金公司、建银国际、华泰国际 [2] - 此前公司曾于2023年6月向深交所提交A股上市申请,拟募资15.75亿元,但在经历两轮问询后于2024年4月撤回申请 [2] - 本次IPO募资将用于东南亚锂离子电池生产设施建设、研发中心建立(重点研究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海外销售及营销以及营运资金等 [2] 公司概况与市场地位 - 公司成立于2011年,专注于储能电池及系统的设计、研发、制造和销售,核心产品为锂离子电池和铅酸电池 [4] - 2023年公司在全球通信及数据中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出货量排名第一,在全球储能电池供应商中排名第十,市场份额达3.4% [8] - 服务客户包括五家全球十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近30%全球百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中国五大通信运营商及设备商,以及中国十大自由数据中心企业的80%和中国十大第三方数据中心企业的90% [8] 财务表现 - 2022-2024年营收分别为40.72亿元、42.60亿元、44.99亿元,呈现稳定增长 [4] - 同期毛利率分别为16.9%、20.3%、16.7%,2024年有所回落 [4] - 锂离子电池收入占比从2022年38.5%降至2024年33.3%,铅酸电池收入占比从59.5%升至64.6% [5][7] - 2024年毛利下滑主要因行业电池平均售价下跌,特别是通信基站和电能储存装置的电池售价下降幅度较大 [6] 业务布局 - 通信基站储能领域与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及中国铁塔等建立长期合作,海外进入爱立信、沃达丰、挪威电信等供应链 [8] - 数据中心储能板块与阿里巴巴、京东、百度、万国及秦淮数据等合作,产品已应用于数百家数据中心 [8] - 电力储能领域参与国网张北储能系统项目(全球最大新能源示范发电站),并在18个国家地区开展商业和住宅储能业务 [9] - 2024年海外市场取得新进展:印尼IOH智能锂电订单突破5000万元,马来西亚PACK工厂实现量产,电力储能项目落地柬埔寨、蒙古、几内亚等地 [9] 行业竞争与技术发展 - 铅酸电池业务面临锂电渗透率提升带来的市场空间挤压 [12] - 通信基站储能领域因新晋者入局导致毛利下滑,数据中心储能市场规模仅占全球储能市场约6% [12] - 电力储能赛道拥挤,2024年我国储能相关企业新增注册量8.91万家(同比+17.90%),新增异常企业1.6万家(同比+123.51%) [12] - 公司锂离子电池产能2024年达2.13GWh,计划新建年产能约3.0GWh的生产设施 [12] - 技术策略包括研发提高储能电池寿命、固态电池、钠离子电池及BMS技术,同时稳固通信/数据中心储能细分领域龙头地位 [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