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用储能系统
搜索文档
海外户储军团,要不要争抢国内储能大市场?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1-24 18:16
行业背景与战略抉择 - 中国储能企业凭借海外户用储能市场崛起,当前面临战略选择:继续深耕海外或争夺国内已成规模的储能市场 [2] - 海外户用储能是外向型市场,集中于欧洲、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高电价发达市场,并正向东南亚、非洲、南美等新兴区域拓展 [2] - 依托完善的光伏与储能产业链,中国户储品牌通过产品力与渠道力成功出海 [2] 主要企业海外市场业绩表现 - 派能科技上半年营收11.49亿元,同比增加33.75%,产品销售量达1328MWh,同比增长132.57% [2] - 固德威上半年营收40.86亿元,同比增长29.80%,逆变器销量约为39.95万台,其中储能逆变器销量约为3.32万台,占比约8.31% [3] - 德业股份上半年营收55.35亿元,同比增长16.58%,归母净利润15.22亿元,同比增长23.18%,总计销售76.38万台逆变器,其中户用储能逆变器27.27万台 [6] - 艾罗能源上半年营收18.07亿元,同比增长14.09%,归母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37.65% [7] - 锦浪科技上半年营业收入37.94亿元,同比增长13.09%,归母净利润6.02亿元,同比增长70.96%,其中储能逆变器7.93亿元,同比增长313.51% [7] 单一市场风险与多元化突围 - 聚焦海外户储市场存在风险,包括市场周期性波动、竞争红海化导致价格战加剧、以及纯产品出海商业模式单一 [9][10][11] - 企业通过市场多元化实现突围,例如思格新能源产品进入澳大利亚、爱尔兰等发达国家市场,与全球超过60个国家建立联系 [11] - 闻储创新产品进入11个国家家庭能源市场,大秦数能服务100+个国家和地区、超过500000用户 [13] - 产品与场景多元化方面,沃太能源业务覆盖电源侧、电网侧、工商业、户用场景,业务拓展至全球130多个国家和地区,安装储能系统超20万套 [14] - 弘正储能构建覆盖"源网荷"全场景产品矩阵,果下科技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从2022年12.2%升至2024年76.6% [16] - 麦田能源积极开拓工商业储能,签约澳大利亚4GWh战略合作协议 [16] - 产能与战略布局方面,精控能源签下澳大利亚2GWh户用储能合作,派能科技2GWh储能电池及集成项目总投资10亿元,艾罗能源2期年产2GWh储能电池及100万台光伏逆变器项目已投产 [17][19] 国内储能市场现状与特点 - 中国新型储能累计装机达101.3GW,首次突破100GW,较"十三五"末增长32倍,装机规模占全球总装机比例超过40%,成为全球最大储能市场 [21] - 新型储能单站规模大型化趋势明显,100万千瓦及以上装机占比超过三分之二,2小时、4小时储能装机占比分别为76.4%、16.7% [21] - 应用场景覆盖工业园区、光储充放一体化充电站、商业综合体、矿区、油田、数据中心、交通、钢铁、石油石化等几十个领域 [22] - 政策转向"价值竞争","136号文"宣告"强制配储"时代结束,储能需凭实际应用价值在市场中立足 [24] 未来竞争格局与能力要求 - 国内大储是复杂的电力基础设施,比拼系统集成能力、电网适配性与支撑技术、全生命周期成本控制与运营效率 [25] - 企业需进行能力重构,从"制造一款好产品"提升到"交付一个可靠的电站",构建系统设计、高效集成、精准控制等能力 [26] - 企业需明确战略定位,选择专注细分技术、融入龙头企业生态或在工商业储能细分领域做深做透 [26] - 海外市场竞争可凭借技术迭代和品牌建设构建护城河,国内市场竞争需通过规模效应和成本控制赢得竞争 [27] - 储能行业竞争本质是价值创造能力的竞争,企业需回归为客户创造持续价值的根本问题 [29]
隆基绿能收购精控能源,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继续完善
平安证券· 2025-11-17 14:44
行业投资评级 - 强于大市(维持)[1] 核心观点 - 风电行业风机出海持续推进,海陆并进,主要由头部企业推动,未来竞争格局有望优化,呈现业绩成长与供给出清并行的局面 [5][9] - 光伏行业隆基绿能通过收购精控能源快速切入储能业务,光伏组件企业进军储能将带来新增长点,但也可能加剧储能环节竞争 [5][31] - 储能行业独立储能容量电价机制完善,国家层面首次明确新型储能适用容量电价,地方政策支持收益模式逐步跑通,国内储能装机前景可期 [5][47][78] - 氢能行业关注绿氢项目投资运营环节的重点布局企业 [79] 分行业总结 风电 - 风机出海取得新进展:金风科技南非解决方案工厂投运,是其在海外第六个解决方案工厂;明阳智能与英国ORE Catapult签署协议,将对18.5MW海上风机主轴承进行测试验证 [5][9] - 国内风机出海呈现海陆并进、快速发展的态势,目前头部企业出海业务仍处于偏前期布局阶段 [5][9] - 本周(2025.11.10-2025.11.14)风电指数下跌3.17%,跑输沪深300指数2.09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25.97倍 [4][10] - 国内风机招标价格企稳回升,后续风机企业盈利水平有望明显修复 [79] 光伏 - 隆基绿能拟收购精控能源约61.9998%的表决权,实现对其单独控制,精控能源主营锂离子电池储能系统,产品覆盖户用、工商业及公用事业级储能,业务遍及全球 [5][31] - 隆基绿能通过此次收购可实现储能业务快速入局,结合自身技术、资金、渠道优势,有望成为储能系统环节有力竞争者 [5][31] - 本周申万光伏设备指数下跌2.12%,跑输沪深300指数1.03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估值约50.33倍 [4][32] - 光伏产业链价格方面,N型182-183.75mm单晶硅片价格环比下降3.7%,182-183.75mm TOPCon电池片价格环比下降1.6%,组件价格环比持平 [39] 储能 - 政策层面,发改委、能源局发布指导意见,首次在正式文件中明确将新型储能纳入容量电价机制适用范围 [5][47] - 内蒙古公布2026年独立新型储能电站补偿标准为0.28元/千瓦时,较2025年的0.35元/kWh有所减少,但仍较为丰厚 [5][49] - 本周储能指数上涨0.51%,跑赢沪深300指数1.6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为32.91倍 [4][50] - 2025年10月国内储能市场完成招标容量29.4GWh,同比增长116%,1-10月累计招标容量345GWh,同比增长180% [65] - 价格方面,2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为0.628元/Wh,环比略降2.1%;4小时储能系统平均报价0.52元/Wh,环比上涨12.1% [65] 氢能 - 本周氢能指数下跌1.04%,跑赢沪深300指数0.05个百分点,板块PE_TTM为36.04倍 [4][50] - 投资建议关注在绿氢项目投资运营环节重点布局的企业 [79]
全球户用储能行业发展白皮书重磅发布!
起点锂电· 2025-11-15 16:44
全球户用储能市场总体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出货规模为27.8GWh,同比增长19% [2] - 2030年全球户用储能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180GWh,相比2024年增长547% [2] - 欧洲是市场占比最大最成熟的市场,但2024年增速因电价下降而明显下滑 [2] - 2024年增速较快的市场包括美国、乌克兰、澳洲、南非、尼日利亚、巴西等国家 [2] 主要区域市场特点与驱动因素 欧洲市场 - 2024年欧洲户储出货量为13GWh,同比下滑10% [4] - 主要下滑国家为德国和意大利,波兰、捷克和英国等市场有增长 [4] - 出货下滑主要原因:电价回落至0.242欧元/千瓦时、补贴退坡、光伏装机增速降至4.4%、高库存压力 [4] - 波兰获欧盟12亿欧元支持,计划部署5.4GWh储能系统,2024年新增装机200MWh,预计2026-2027年迎爆发式增长(2027年达4.9GWh) [6] - 捷克、罗马尼亚等中东欧市场成为新增长点,受能源安全需求驱动 [7] 美国市场 - 2024年美国户储出货量为3.5GWh,同比增长48% [7] - 增长主要因素:ITC税收抵免延长至2033年覆盖成本30%、加州SGIP补贴约200美元/kWh、极端天气推动备电需求、居民电价同比上涨8%使回本周期缩短至6-8年 [7] 乌克兰市场 - 2024年乌克兰户储出货量为2.5GWh,是全球增长最快的新兴市场 [7] - 2024年户储月销量突破2-3万台,预计高峰期将达10-15万台/月 [7] - 2025年市场规模预计达2.5亿美元,同比增速超300% [7] - 需求驱动核心因素:超60%发电厂遭破坏致日均停电超10小时、居民电价上涨64%至0.12美元/kWh、政府提供最高8.5万元人民币零息贷款、战争戒严期间免除进口关税 [8][9] 日本市场 - 2024年日本户储出货量为2GWh,同比增长38% [9] - 增长主要因素:政府提供全球最高储能补贴最高37,000日元/千瓦时、FIT合同到期潮超200万户家庭转向自发自用+储能模式、居民电价连续三年上涨2024年同比+8% [9][10] 澳大利亚市场 - 2024年澳大利亚户储出货量为1.5GWh,同比增长超过20% [11] - 核心市场为南澳州、维多利亚州、昆士兰州 [11] - 驱动因素:联邦补贴计划(CHBP)2025年7月启动23亿澳元每户最高补贴3000澳元、目标2030年前支持超100万户家庭 [12] 非洲市场 - 2024年非洲户储出货量为1.2GWh,呈现南非领跑、尼日利亚崛起、全域潜力释放的格局 [13] - 驱动因素:电网脆弱性(南非2024年限电超200天)、柴油发电成本高达0.35美元/kWh使光储可降本60%、多国已制定新能源发展规划和补贴政策 [14] 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 - 2024年中国户用储能企业出货量为21GWh,占全球出货量的75% [16] - 全球出货量TOP10企业包括:华为、比亚迪、艾罗能源、派能科技、麦田能源、德业股份、沃太能源、首航新能、安克创新和三晶股份 [16] - TOP11-20企业包括:阿斯特、泽塔电源、阳光电源、果下科技、固德威、合康新能、大秦数能、思格新能源、锦浪科技和古瑞瓦特 [16]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系统企业出货27.8GWh,华为数字能源出货6GWh占比21.6%,比亚迪占比14.4%,特斯拉占比8.0% [29] 产品技术发展趋势 - 全球户用储能呈现大型化趋势,10-20kWh成为全球主流 [21]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不同带电量系统占比:5kWh占比9.6%,10kWh占比24.3%,15kWh占比22.1%,20kWh占比25.3%,20kWh以上占比9.3% [21] - 预计未来3-5年,15-20kWh区间占比将显著提升,与10-15kWh区间共同成为新的双主流 [21] - 2024年全球户用储能不同电芯容量占比:100Ah占比43.2%,200Ah占比21.2%,280Ah占比13.8% [24] 行业发展驱动因素与机遇 - 户用储能既能提高高电价地区居民用电经济性,又能提高电网薄弱地区用电可靠性 [32][33] - 世界各国及国际组织陆续推出全球能源转型的战略目标,可再生能源为全球能源转型中的重要内容 [32] - 东南亚、南非、乌克兰等新兴市场因电网不稳定、电价高企,户储需求爆发 [35] - 中东欧国家如波兰、捷克获欧盟资金支持,装机规模将大幅提升 [35]
“江大系”储能黑马冲刺港股:20天估值大增44亿,却遭证监会追问
搜狐财经· 2025-11-11 21:16
公司概况与上市进程 - 成立仅6年的储能公司果下科技于年内第二次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1] - 公司成立于2019年,由85后江南大学校友冯立正与刘子叶在上海创立,张晰于2022年加盟[3] - 江南大学校庆是关键转折点,校友陈俊德为首轮注资500万元[4] - 公司已将总部迁回无锡,与当地打造"新能源装备之都"的规划相呼应[5] 财务业绩表现 - 收入呈现陡峭增长曲线:2022年收入1.42亿元,2023年3.14亿元,2024年10.26亿元,2025年上半年6.91亿元[4][6] - 利润表现:2022年利润2427.7万元,2023年2814.8万元,2024年4911.9万元,2025年上半年557.5万元[6] - 毛利率出现下滑:报告期各期毛利率分别为25.1%、26.7%、15.1%、12.5%[7] - 材料及零部件成本占销售成本比例极高,报告期内分别为94.4%、86.3%、94.1%及87.9%[8] - 经营现金流状况不佳:2022年-3032万元,2023年-7291万元,2024年373万元,2025年上半年-2.04亿元[8] - 截至2025年6月末,现金及等价物仅4668.7万元,短期借款高达3.31亿元[8] 市场战略与区域转型 - 成立初期聚焦欧洲户用储能市场,2022年欧洲业务收入占比高达72.1%[4] - 随着中国"双碳"政策落地,果断转型大型储能,2024年大型储能系统收入占比大幅提升至76.6%[4] - 区域市场重心转移:2022年中国市场收入占比27.9%,2024年提升至79.9%,2025年上半年达81.8%[5] - 欧洲市场收入占比从2022年的72.1%降至2025年上半年的9.1%[5] 估值变化与资本运作 - 2024年3月28日,凯博鸿成入股时公司估值16.32亿元[3] - 2024年4月16日,深圳宁乾出资3000万元获得0.50%股权,投后估值达60亿元,20天内估值增长3.7倍[3][6] - 市场观点认为估值暴增可能为未来纳入"港股通"铺路,以吸引内地资金并提升流动性[6] 重要合作伙伴关系 - 中创新航通过凯博鸿成持有公司股份,凯博鸿成由中创新航等机构持有49.5455%出资份额[9] - 中创新航同时是公司大客户和供应商:2023年和2024年采购电芯金额3502.8万元,销售大型储能系统7140万元[9] - 2024年3月1日签订为期3年的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在采购和订单分配上优先合作[10]
上能电气: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储能业务
证券日报网· 2025-11-06 22:13
公司战略与业务重点 - 公司将继续做大做强储能业务 [1] - 重点推进大储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开拓 [1] - 加快推进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产品应用 [1] - 稳固国内大功率储能PCS市场地位 [1] 产品与技术发展 - 不断推进储能产品技术创新 [1] - 持续实施主流产品的降本 [1] - 不断丰富储能产品家族 [1] - 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1] 市场覆盖目标 - 实现储能业务全场景覆盖 [1]
新股消息 | 果下科技年内二次递表港交所 专注于提供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
智通财经网· 2025-11-04 06:55
上市申请与公司概况 - 果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于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书,为年内第二次递表,光大证券国际为独家保荐人[1] - 公司是一家中国储能行业基于平台技术及人工智能驱动的可再生能源解决方案及产品提供商,专注于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的研发[3] - 公司为业内较早实现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及产品的互联网云端整合及开发数字化能源管理全景互联网云平台的参与者之一[3] 业务与产品 - 公司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和产品服务于大型电源侧、大电网侧、工商业及住宅等多种应用场景,适用于中国市场及海外市场[3] - 主要产品包括大型储能系统、工商业储能系统及户用储能系统,并配备能源管理系统、电池管理系统、热管理系统和安全保护系统[4] - 公司开发了与产品相对应的系列解决方案,并辅以自主开发及人工智能优化的应用程序SafeESS和HanchuiESS[4] - SafeESS平台采用云-边缘-终端通信和计算架构,为大型及工商业储能系统客户提供数据处理和智能管理服务[4] - HanchuiESS是一个人工智能优化的互联网平台,利用物联网技术为户用储能系统用户实现高效的能源管理和电力优化利用[4] 技术与人工智能应用 - 公司将人工智能集成到储能系统产品及解决方案中,以提升自动化水平、安全性、响应速度及运营效率[5] - AI技术嵌入关键功能模块,包括智能调度、电池健康监测、安全控制、用户交互及数据分析[5] - AI算法通过分析电价、负载需求、天气及电池状况等实时数据,为户用及工商业储能系统优化充放电策略[5] - 公司部署边缘计算AI技术预测电池健康状态并提前管理安全风险,以增强系统可靠性[5] 行业竞争格局 - 全球储能系统市场竞争激烈,上中下游环节参与者超过300家[6] - 2024年,全球前30大企业占据超过90%的新增储能系统装机容量,其中中国企业贡献了该容量的70%以上[6] - 公司主要于储能行业中游环节运营,为下游客户及终端用户提供集成化的储能系统产品与解决方案[6] 财务业绩 - 公司收入从2022年的1.42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10.26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收入为6.91亿元[6][7] - 公司年度利润从2022年的2427.7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4911.9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利润为557.5万元[6][7] - 公司毛利从2022年的3562万元增长至2024年的1.55亿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毛利为8626.3万元[7] - 研发开支从2022年的378.7万元增至2024年的3157.8万元人民币,2025年上半年研发开支为1665.7万元[7]
2GWh户用储能合作!精控能源澳洲市场重要进展
中关村储能产业技术联盟· 2025-10-31 18:58
公司战略合作 - 精控能源与澳大利亚能源企业Club Solar签署战略合作协议 共同推进2GWh户用储能系统在澳大利亚市场的部署与应用 [2] - 合作实现优势互补 精控能源提供技术研发和全球供应链资源 Club Solar提供澳大利亚市场渠道网络和本地化服务经验 [2] 行业重要活动 - 第十四届储能国际峰会暨展览会(ESIE 2026)将于2026年4月1-3日在北京首都国际会展中心举行 [4] - 展会规模庞大 展览面积达160,000平方米 预计观众人次超过200,000 汇聚1,000多家赞助商和参展商以及5,000多家产业上下游企业 [4] - 展会设置多个专业展馆 包括储能与电力设备馆、电池与智能制造馆、储能应用馆、电池与材料及国际馆、未来生态馆 [4] 公司产能与市场 - 精控能源已构建覆盖52个国家的服务网络 并拥有31GWh的全球化产能 [5]
3年2GWh!精控能源拿下储能重磅合作
行家说储能· 2025-10-31 12:41
合作概述 - 精控能源与澳大利亚知名能源企业Club Solar达成一项未来三年内推进2GWh户用储能系统部署的战略合作[2][3] - 此次合作是公司深化澳洲本地市场、加速全球化布局的关键举措[2][7] 合作模式与市场背景 - 合作模式为精控能源提供具备国际竞争力的户用储能产品,Club Solar则依托其本地渠道网络和服务经验构建市场服务体系[5] - 澳大利亚储能市场高速发展,国家电力市场管道中的储能项目达26.1吉瓦,占全部新增发电和存储总量的近一半[5] - 用户侧自“更便宜的家用电池计划”启动以来,已完成超10万套电池安装,形成2吉瓦时分布式储能容量[5] 公司全球化布局与订单情况 - 公司的全球化布局深度融入本地化服务体系构建,已在全球多个重点区域建立专业团队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11] - 2025年以来公司在芬兰、意大利、美国等多个市场获得储能订单,包括芬兰Aittub Oy的600兆瓦时解决方案、美国Longfellow能源枢纽项目的160兆瓦/430兆瓦时合作等[12][13] 产品与技术实力 - 公司在澳大利亚All Energy展上系统性地展示了全场景储能系统解决方案[8] - 产品线覆盖工商业、户用及大储领域,其中PotisBank-L6.25-AC公用事业级储能系统首次在澳洲亮相,采用组串式方案和“一簇一管理”技术[14] - Nora系列高压户用储能系统采用快插模块设计,便于安装和灵活扩展[14]
拓市场抢订单!储能企业出征广交会
行家说储能· 2025-10-16 20:17
行业整体态势 - 第138届广交会参展企业数量超3.2万家创新高,展示经济底座稳定性[2] - 广交会首日深圳交易团成交金额达1.15亿美元,较去年秋季展首日增长4倍[2] - 储能市场热度高,除专业储能企业外,跨行业企业如易尔拓工具也推出工业级储能电源产品[2] 企业产品与解决方案 - 美的楼宇科技与合康储能推出iEasy Energy Solution一体化智慧能源方案,集成光伏逆变器与储能设备,用户可通过统一App管理,最高实现90%能源自给率[3][5] - 阿特斯阳光电力集团展出大型及工商业、户用储能系统等,其SolBank3.0Plus产品提供25年超长使用寿命,提升全生命周期能量吞吐量13%,全生命周期度电成本降低约10%[3][10] - 阿特斯推出新一代模块化储能系统FlexBank1.0,单系统容量高达8.36MWh[12] - 东方日升展出iCon 100 kW/215 kWh工商业液冷储能一体机,采用模块化设计和IP55防护,以及Grida系列风冷堆叠微网机和Sunease系列户用光储系统[13][15] - 易事特集团展出UPS电源、新型储能、智能充电桩等产品,其高端UPS电源适配非洲复杂电网环境,新型储能系统融合AI智能调度技术为欧洲市场定制方案[17][19] - Lithium Valley展示工商业级集装箱式储能系统,支持MW级功率输出与MWh级容量配置,其SC261L液冷储能柜采用A+级磷酸铁锂电芯实现8000次长循环[20][22] - 艾罗能源ESS-TRENE液冷储能系统单机容量达261kWh,支持10台并联扩容,适配制造业园区、数据中心等多种工商业场景[23][25] - 禾润电力展出NeoHome系列储能系统(2.5kWh–15kWh)与PowerGo移动电源箱(0.3kW/1kWh、1kW/2kWh),并带来多款高效光伏组件[26][28] - 华兴新能源BATTLINK工商储能解决方案采用智能AI能源管理系统和模块化设计,通过UL认证等安全认证[29][31] - 易尔拓工具展出工业级储能电源,采用汽车级高能量密度锂电芯,支持太阳能充电和市电快充[33] - 钜力能科技展出铅改锂储能系统、拉杆箱移动便携储能等五大核心产品,吸引俄罗斯、中东、马来西亚、越南等地客商,现场签单踊跃[35][37] 政府关注与支持 - 广东省委书记黄坤明巡馆调研三晶电气展区,勉励企业抓好自主研发与品牌建设[8] -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会长任鸿斌亲临三晶电气展区调研指导,察看创新产品与技术演示[9]
德业股份20251010
2025-10-13 09:00
公司概况与核心业务 * 公司为德业股份,核心业务为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同时涉足家电领域如除湿机[7] * 公司预计三季度营收在9-10亿元之间,环比增长,但同比去年三季度因高基数面临压力[2][5] * 四季度受国庆假期影响,10月排产环比持平或略降,11月预计提升,12月或因季节性因素进入淡季,整体四季度环比三季度可能持平或略降[2][5] 财务与市值预期 * 2025年公司利润最保守估计为33亿元,并有望冲击35亿元,2026年利润预期达40亿元以上,有望接近45亿元,增速预计在20%左右[2][6][16] * 若2026年利润达到预期,公司市值有望达到800亿元以上[16] * 公司近期股价上涨源于储能行业市场环境强势,估值从2026年低于15倍迅速修复至接近20倍,以及工商储业务、印尼市场布局等进展提供了中期成长预期[4] 核心竞争优势 * **产品力**:在低压户储领域领先,产品迭代快,提供定制化解决方案,功率段覆盖全面,高压户储产品在病理网切换时间上保持领先[2][12][13] * **渠道优势**:采取差异化策略,通过独家代理商、贴牌业务及展会等方式快速进入市场[13] * **成本控制**:凭借钣金件制造经验和高零部件自制率实现显著成本优势,毛利率水平领先同行,通过标准化流程实现规模效应,使每代产品成本持续下降[2][13][14] * **费用控制**:费用率基本维持在10%左右甚至以内,净利润率水平较高[14] 市场布局与表现 * **新兴市场主导**:以高性价比和新兴市场为主导,在东南亚市场市占率超40%,个别国家达50%-60%,在非洲、南非、巴基斯坦等地也拥有较高市占率[2][7] * **欧洲市场**:主要集中于东欧国家如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及乌克兰,这些地区对低压户用储能需求更高,西欧市场也有所布局并取得一定份额,工商储在东欧和西欧均显示增量提升趋势[10] * **新兴市场增长**:非洲单月出货量已达1万台以上,同比增速达两三倍,东南亚如越南、菲律宾、泰国等地出口数据良好,印尼未来32吉瓦分布式光伏项目潜力巨大[2][8][9] 行业前景与动态 * **全球户储市场**:市场空间广阔,整体渗透率仍处于低水平,预计年增速可保持在20%左右,新兴市场如非洲、拉美、中东及东南亚增速更高[8][11] * **库存缓解**:户储行业库存已显著缓解,电芯供不应求现象明显,真实需求将更直接地反映到订单中,对未来出货量产生积极影响[3][15] * **工商业储能**:系统带电量和功率远高于户用储能,单位毛利和净利更高,公司目前月均出货1万套工商储产品,未来几年增长潜力巨大[2][19] * **国内工商储**:去年(2024年)国内工商业储能装机规模达8至10吉瓦时,今年(2025年)预计提升50%左右,达到13至15吉瓦时[17] * **海外工商储**:系统价格下降使回报率不足的市场进入经济性区间,欧洲和东南亚等国家提供补贴刺激了业态发展[18] 未来增长潜力与战略布局 * 公司第二增长曲线明确,即通过工商储产品实现高增长潜力[21] * 公司在IDC、SST固态变压器和AIDC等相关产品领域进行了布局,为长期业务打开新的天花板,对估值有提振作用[4][20][21] * 公司正在推动微网方案,包括光伏与储能结合,为未来几年提供可观增长潜力[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