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电计算

搜索文档
中国芯片研究领先全球,远超美国
半导体行业观察· 2025-03-05 09:03
中美芯片研究对比 - 2018-2023年全球芯片设计与制造领域共发表47.5万篇论文,中国机构贡献占比34%,美国15%,欧洲18% [2][8] - 高引用率(前10%)论文中中国占比50%,美国22%,欧洲17% [2][10] - 中国研究机构占据全球芯片领域高引用论文产出前8名,中国科学院以14,387篇总发文量居首 [11][13] 中国芯片研究特点 - 研究重点集中于神经形态计算(类脑芯片)和光电计算(光传输数据)等后摩尔定律技术 [2][15] - 神经形态计算集群论文达5,068篇,光电计算相关集群论文3,751篇,均为全球最高 [15] - 寒武纪联合创始人陈云霁团队设计的AI芯片架构获超1万次引用,41%来自美国学者 [6] 技术突破方向 - 后摩尔定律技术研究占比显著,包括二维材料(石墨烯/MXenes)、过渡金属化合物(铁磁材料/二硫属化物) [13][15] - 光子集成电路(23560集群)、微LED显示(38720集群)等新兴领域中国论文量均超1,300篇 [15] - 神经形态计算(3255集群)和氧化镓功率器件(1099集群)论文量分别达5,068篇和3,751篇 [15] 行业影响 - 美国出口管制限制14nm以下设备进口,但中国在非传统技术路径(如光学计算)可能实现弯道超车 [3][6] - 中国成熟芯片产能全球占比持续提升,同时下一代技术商业化可能削弱美国管制效果 [4][7] - 2018-2023年全球芯片研究总量增长8%,增速低于AI领域,但中国贡献主要增量 [9][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