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境医疗旅游

搜索文档
跨界融合重塑旅游业生态
北京商报· 2025-05-28 23:57
旅游产品创新 - 通过多维度挖掘文化内涵,邀请专业人士参与,深度挖掘文化IP价值保障文化输出质量 [2] - 改变传统旅游"走马观花"模式,打造可观、可听、可品、可藏的立体式体验 [2] - 以"牛栏山二锅头"活动为例,邀请非遗传承人、行业专家全程参与活动策划与执行,通过专业讲解与指导,确保活动文化输出的准确性与专业性 [2] 医疗旅游趋势 - 入境人士就医人数增加、择期就医、国别数量增加成为趋势 [4] - 外籍人士与境内医疗机构签约数量稳步增长 [4] - 就医需求结构从以差旅或旅游期间突发急症的应急就诊,转向包括择期手术在内的主动性医疗需求 [4][5] - "一带一路"国家就诊群体规模迅速扩大,来自南美国家就诊人数明显增加 [5] 文化展览运营 - "如是莫高"项目将以季度为周期更新体验形式 [7] - 展览采用"内容持续更新、体验多维升级、跨界破圈联动"策略,推动文化IP向"可生长的敦煌艺术生态"进化 [7] - 设置"我在敦煌画壁画"互动体验区,观众可通过触控屏参与虚拟绘画,直观感受矿物颜料的层层叠加效果 [7] - 通过"常看常新"的内容策略,将单次观展转化为"年度文化打卡",大幅提升观众观展频次 [7] 旅游交通联动 - 高频小交通的使用可有效为旅游业务发展开辟新增长点 [9] - 探索出以高频交通消费带动低频旅游发展的新路径 [9] - 公交地铁用户年均使用频次远高于同程旅行平台用户 [9] - 通过高频出行场景培养用户使用习惯,形成平台依赖,进而推荐本地化短途旅行项目 [9]
专访北京和睦家医院院长盘仲莹:数量回升、国别多元,跨境医疗旅游成新趋势
北京商报· 2025-05-15 18:23
入境医疗旅游行业趋势 - 入境医疗旅游或将成为中国跨境服务业的新增长点,得益于"240小时过境免签"等利好政策 [1] - 全球医疗旅游产业预计保持15%-25%的年增速,市场规模将从2019年的1046.8亿美元增长至2027年的2737.2亿美元 [5] - 东南亚及韩国市场以医美等"轻医疗"为主,中国尚未形成明确发展定位 [6] 北京和睦家医院案例 - 2025年以来接待东南亚、中东及拉美地区患者数量显著增长,择期医疗成为新趋势 [1][3] - 境外患者数量回升但未达2019年峰值,来源国别多元化,西班牙语患者来源国明显增多 [3] - 就医动机从被动急诊转向主动选择中国作为医疗目的地,显示对中国医疗服务的认可 [3] 行业发展瓶颈与建议 - 需明确公立医院对外开放资源规模,避免与本地居民需求冲突,建立国际医疗与特需医疗的边界 [10] - 缺乏跨境医疗专项签证,现有旅游签证和过境免签难以满足长期治疗需求 [9] - 国内医疗机构在海外平台推广受限,需提升国际曝光度 [9] 产业融合方向 - 核心应以医疗为本、旅游为辅,需完善住宿、交通、语言支持等服务链条 [5] - 建议将医疗旅游纳入跨境服务业整体规划,制定配套支持政策 [10] - 通过全球病患流动可提升国内医生临床经验,促进医疗实践成果共享 [7] 国际对标案例 - 泰国健康产业预计2025年创造6900亿泰铢经济价值 [5] - 韩国2023年吸引60.58万外籍医疗旅游患者,覆盖198个国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