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周期价值服务

搜索文档
对话国金证券廖卫平:加大优质未盈利IPO挖潜力度,投行向“全周期价值服务”转型|科创资本论
第一财经资讯· 2025-07-21 14:21
科创板六周年发展 - 科创板开市六周年,发挥资本市场服务科技创新和制度改革"试验田"作用,带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 [1] - 科创板迎来新一轮"1+6"改革,重点支持优质未盈利科技型企业上市,未盈利企业占比将提升 [1][5] - 新政下投行需更多关注未盈利项目,传统估值模型面临挑战,对券商专业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1][5] 科创板新政与未盈利企业支持 - "1+6"新政推出科创成长层、扩大第五套标准适用范围等举措,补齐未盈利企业支持短板 [5] - 新政允许人工智能、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领域未盈利企业上市,直接扩大券商IPO项目储备 [5] - 新政后首家以第五套标准过会的企业禾元生物获批,7家未盈利企业IPO申请获受理 [6] 投行业务转型与策略 - 投行从"通道型"保荐转向"全周期价值服务",深耕新质生产力方向,坚持行业聚焦和区域聚拢 [2][11] - 投行需强化行业理解能力、内部投行与投资协同,并与头部PE/VC建立战略合作 [6] - 投行需优化科创板项目筛选策略,聚焦"硬科技"属性,强化尽职调查深度 [6] A股IPO与并购重组趋势 - A股IPO短期结构性回暖,6月受理150单,上半年总受理177单,北交所占比65% [7] - 长期看经济好转将带动IPO全面回暖,硬科技企业、民营中小企业将是重点扶持对象 [7][8] - 并购重组活跃度提升,未来与IPO有望并肩发展,成为行业资源整合重要手段 [9] 港股IPO市场与并购市场 - 港股IPO市场持续火热,受国际资本配置、估值修复、政策支持等因素驱动 [8] - 并购市场活跃度上升,投行需提升估值定价、方案设计等综合服务能力 [9] 投行生态与监管环境 - 新"国九条"强调中介机构责任,券商需提高执业质量,工作流程更加复杂 [10] - 经济放缓和监管趋严双重压力下,券商降本增效,团队成本下降 [10] - 多数投行将符合新质生产力要求的科创企业作为保荐业务优先方向 [11] 科技创新发展生态 - 政策支持和产学研合作推动科技企业创新,但基础研究薄弱、知识产权保护不足等问题仍存 [12] - 建议加大基础研究投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培养高端人才、优化创新环境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