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布局与市场拓展
搜索文档
嘉世咨询《2025乘用车轮胎行业简析报告》PDF版
MCR嘉世咨询· 2025-03-03 10:20
报告行业投资评级 - 报告未明确给出具体的行业投资评级 [1] 报告核心观点 - 中国乘用车轮胎行业在新能源汽车销量爆发、出口需求旺盛的驱动下稳步发展,但面临原材料成本波动、国际贸易壁垒及高端市场技术突破难等挑战,未来将向新能源专用化、绿色环保、智能化及全球化布局方向演进 [1][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32][33][34][35][36][37][38][39][40][41][42][43][44][45][46][47][48][49] 行业定义与分类 - 乘用车轮胎是专为轿车、跑车、SUV等乘用车设计的轮胎,要求在不同路况下提供高性能和稳定性 [3] - 按使用车型可分为PC轮胎、SUV轮胎、跑车轮胎及新能源专用轮胎,新能源专用轮胎需满足高扭矩、高负荷、低滚阻和静音性等特殊需求 [4] - 按花纹设计可分为普通花纹胎、混合花纹胎和越野花纹胎,以适应不同路面条件 [4] 上下游产业链 - 产业链上游包括天然橡胶、合成橡胶、炭黑/钢丝帘线等原材料,其中天然橡胶进口依赖度高,2024年价格大幅上涨影响成本 [6][7][8] - 产业链中游为轮胎制造,产能高度集中于山东、江苏、浙江三大产区,其中山东省占全国总产能的50% [6][7][11] - 产业链下游包括汽车制造和汽车后市场,汽车后市场渠道中电商平台渗透率在2024年提升至25% [6][7] 上游原材料市场 - 2024年天然橡胶价格受东南亚强降水和泰国洪灾等因素影响大幅上涨,年末市场价格达16890元/吨,较年初13060元/吨上涨29.33% [8] - 天然橡胶占轮胎原材料成本近半数,其价格上涨直接导致轮胎制造成本增加,促使企业提价 [8] 中游生产布局 - 山东省是中国轮胎制造核心区域,2024年乘用车轮胎产量约2.67亿条,同比增长11.72%,聚集了玲珑、赛轮等龙头企业 [11][12] - 浙江省2024年产量同比增幅为5.21%,拥有中策橡胶等重要企业 [11][12] - 江苏省2024年产量同比增幅为5.69%,部分企业在技术创新方面表现突出 [11][12] 下游市场渠道 - 汽车后市场竞争格局变化显著,2024年线上连锁品牌市占率快速提升至38%,而4S店份额降至14% [14] - 反垄断政策推进使独立汽修厂获取原厂配件比例超50%,工时费较4S店低15%以上 [15] - 超过65%的车主通过APP选购配件和预约服务,轮胎更换是线上连锁企业的主要业务 [15] 市场需求驱动 - 乘用车销量增长直接带动轮胎配套需求,每辆新车需配备4条轮胎 [16][17][20] - 乘用车保有量增长推动替换需求,中国每年轮胎替换市场规模约1.8亿条 [16][19] - 2024年乘用车销量达2289万辆,机动车保有量达3.53亿辆,为轮胎需求提供坚实基础 [17][19][20] 行业产量与出口 - 中国轮胎外胎产量从2015年的8.16亿条波动增长至2024年的9.35亿条,近两年受新能源配套和海外产能释放驱动稳步上升 [21][22][23] - 2024年乘用车轮胎出口量达3.49亿条,同比增长13.4%,出口金额达639亿元,同比增长15.6% [31][34] - 巴西、英国、俄罗斯是前三大出口国,出口市场旺盛促进国内产业技术升级 [31][33][34] 新能源车轮胎需求 - 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完成1286.6万辆,同比增长35.5%,连续十年全球第一,直接带动新能源专用轮胎需求爆发 [25][29] - 新能源车对轮胎提出低滚动阻力、高耐磨性、强抓地力及静音性等更高要求,推动行业技术革新 [26][27][28][29] 市场竞争格局 - 国际头部品牌如米其林、普利司通凭借技术优势和品牌溢价主导高端市场,在新能源车配套领域份额显著 [36][37] - 国内品牌如玲珑、中策依靠性价比和渠道布局占据中低端市场,2023年内资品牌销量占比达65% [36][37] - 玲珑轮胎在2024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159.49亿元,同比增长9.8%,归母净利润17.12亿元,同比增长78.4%,新能源配套率行业第一 [39][40] 行业发展挑战 - 原材料高度依赖进口,天然橡胶80%依赖东南亚供应,成本占生产成本70%以上,价格波动风险大 [41] - 国际贸易壁垒高筑,美国反倾销税导致2023年对美出口量较峰值下降40%,欧盟碳关税将增加成本8%-12% [43] - 技术研发滞后,国内企业研发费用率约3%低于外资的5%,高端市场突破困难 [42] - 环保政策趋严,欧盟标签法及国内双碳目标倒逼企业绿色转型,增加技术投入成本 [44] 未来发展趋势 - 新能源汽车轮胎市场持续增长,推动轮胎技术升级和产品线扩充 [45]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成为重点,企业将采用环保材料并推动循环利用 [46] - 智能化与数字化发展将利用物联网、大数据提升生产效率并变革销售渠道 [47] - 全球化布局加速,通过在海外建厂降低成本和规避贸易壁垒,开拓新兴市场 [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