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搜索文档
田野股份:深耕热带果蔬加工,以技术实力护航品质升级
中国食品网· 2025-07-25 15:13
公司业务与产品 - 公司是国内领先的热带果蔬原料制品加工企业,专注于热带果蔬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形成了以原料果汁为核心的产品矩阵 [1] - 公司掌握芒果、西番莲、荔枝等四十多种果蔬的加工工艺,产品涵盖浓缩果汁、NFC、速冻果蔬等多样化形态 [1] - 公司自主研发的前处理技术、果汁加工技术等显著提升了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例如自动化分拣、去皮设备以及低温杀菌、无菌灌装等工艺 [1] - 海南达川子公司凭借"热带果汁加工技术集成创新"项目获得省级技术发明奖,彰显了技术研发的行业领先性 [1] 客户合作与市场策略 - 公司与奈雪の茶、茶百道、沪上阿姨等新茶饮头部品牌建立了稳定的供应关系,同时为农夫山泉、可口可乐等传统食品饮料企业提供原料支持 [2] - 通过"产品+配方+服务"的一站式解决方案,公司深度融入下游客户的供应链与创新链,快速响应市场需求 [2] - 针对新茶饮行业对时令水果的偏好,公司近年推出刺梨、黄皮、桑葚等特色果汁,助力客户打造差异化产品 [2] 产能布局与区域优势 - 公司在全国热带果蔬主产区完成了现代化工厂的产能布局,广西北海、海南定安、湖北荆门、四川攀枝花四大生产基地覆盖了国内主要热带水果种植带 [2] - 这一布局缩短了原料采购半径,降低了运输损耗,并通过"产地加工"模式将非标农产品转化为标准化原料制品 [2] - 海南工厂依托当地芒果、菠萝资源成为区域精深加工的核心枢纽,攀枝花工厂聚焦金沙江干热河谷特色水果拓展了产品多样性 [2]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各工厂均配备污水处理系统,采用"AO二级生化处理工艺",确保废水达标排放 [3] - 果皮果渣通过合作养殖、有机肥生产等方式实现资源化利用,废气零排放与低噪设备的应用最大限度降低了对环境的影响 [3] - 海南达川、田野农谷等子公司通过能源管理、职业健康安全等体系认证,体现了企业对生态与社会责任的重视 [3] 政策支持与行业趋势 - 作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公司受益于乡村振兴、西部大开发等国家战略 [3] - 在海南自贸港政策下,加工增值免税等优惠有助于提升成本竞争力 [3] - 行业整合加速背景下,公司凭借产能布局、研发实力与客户资源持续扩大市场份额 [3] - 未来公司计划通过募投项目扩产海南基地,并深化与下游品牌的合作,巩固在热带原料果汁细分领域的领先地位 [3]
趋势研判!2025年中国铜版纸行业产业链图谱、产能、进出口及发展趋势:产业出口规模日益扩张,拉动国内铜版纸消费量恢复增长[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6-11 09:16
行业概况 - 铜版纸又称印刷涂布纸,是在原纸表面涂一层白色涂料,经超级压光加工而成,优点是纸表面光滑、洁白度高、吸墨着墨性能很好,缺点是遇潮后粉质容易粘搭、脱落,不能长期保存,用于印刷高级书刊的封面和插图、彩色画片、各种精美的商品广告、样本、商品包装、商标等 [2] - 铜版纸种类丰富,可分为单面铜版纸、双面铜版纸、无光泽铜版纸以及布纹铜版纸等类型,同时还有质量上的A、B、C三等之分,厚度规格从每平方米105克到每平方米350克不等,尺寸分为大度(889mm×1194mm)和中度(787mm×1092mm)两个规格 [3] 产业链 - 铜版纸行业产业链上游为原材料与设备供应环节,主要包括化学浆、机械浆、废纸浆等纸浆,高岭土、碳酸钙、钛白粉、丁苯胶乳、淀粉、分散剂、润滑剂、荧光增白剂等涂布材料,以及涂布机、压光机、造纸机等生产设备 [5] - 中游为铜版纸生产与加工环节,代表厂商有太阳纸业、晨鸣纸业、华泰纸业等,下游为铜版纸应用需求环节,主要包括出版印刷、商业印刷、包装印刷等印刷领域,终端用户包括出版社、广告公司、品牌商、电商等 [5] 供给端 - 2024年我国铜版纸年生产总量已从2022年的620万吨增长至680万吨,同比增长率为7 94% [1][9] - 截至2024年底,我国铜版纸行业产能规模保持在704万吨左右,未来国内外铜版纸需求量不会出现爆发式增长,产能建设投资热度仍将保持低迷状态 [7] 消费端 - 铜版纸主要用于胶印、凹印细网线印刷品,如高级画册、年历、书刊等,其中画册、单页市场份额占比30%,教辅教材应用占比24% [11] - 2024年我国铜版纸年消费总量为512万吨,同比增长3 02%,全国教辅资料产量同比增长5 95%达8 9亿册,带动市场需求恢复增长 [11] 进出口 - 2024年我国铜版纸进口总规模恢复至22万吨,出口总量从2021年的56万吨增长至190万吨 [13] - 国内铜版纸出口规模呈现逐年扩张态势,主要由于国内供应能力提升、企业加速海外市场探索以及海外经济恢复增长拉动需求 [13] 企业格局 - 我国铜版纸行业市场竞争格局高度集中,金光纸业、晨鸣纸业、太阳纸业、华泰纸业等占据绝大部分市场份额,产业CR4高达87 1% [15] - 2024年晨鸣纸业营业总收入为227 29亿元,同比下降14 58%,铜版纸销售收入为37 59亿元,同比下降4 25% [16] - 2024年太阳纸业营业总收入为407 27亿元,同比增长2 99%,铜版纸销售收入为41 32亿元,同比增长17 86% [18] 发展趋势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驱动产业升级,企业加速向绿色生产转型,推动低能耗、低污染生产工艺的研发,环保型铜版纸在高端包装、书籍印刷等领域的市场份额逐步扩大 [20] - 数字化转型重塑竞争格局,数字印刷技术普及催生新机遇,铜版纸在高端印刷中的色彩表现力、耐用性仍不可替代,企业通过引入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实现生产流程智能化升级 [21][22] - 市场细分与差异化竞争加剧,消费升级推动铜版纸产品向高端化、功能化演进,高端包装领域对铜版纸的质感、光泽度要求提升,功能性铜版纸在票据印刷、医疗包装等细分市场崭露头角 [23]
研判2025!中国轮滑鞋行业产业链、发展现状、竞争格局及发展趋势分析:在体育热潮的背景下,轮滑鞋行业发展速度加快[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30 09:43
行业概况 - 轮滑鞋行业受益于生活方式改变和体育产业政策支持,2024年市场规模达77.3亿元,同比增长5.31% [1][12] - 轮滑运动兼具休闲、娱乐、健身属性,在青少年和成年人群体中需求增长显著 [1][12] - 线上销售渠道拓宽加速行业发展,电子商务普及提升消费便捷性 [1][12] 产品分类与技术特点 - 轮滑鞋分为单排轮(直排轮)和双排轮两类,单排轮细分休闲鞋、速滑鞋、平花鞋等,双排轮专用于花样轮滑 [3][4] - 核心部件包括鞋壳(硬质成人款/可伸缩儿童款)、刀架(平架稳定/香蕉架灵活)、轮子(软质抓地性强)及轴承(影响滑行流畅度) [5][6] - 智能化趋势显现,未来或集成心率监测、VR/AR训练系统等功能 [20] 产业链与市场表现 - 上游依赖塑料、橡胶、金属等原材料及轴承等零部件制造,下游应用于休闲娱乐(占比最高)、运动竞技和专业训练 [10] - 中国轮滑鞋出口优势显著,2025年Q1出口445.9万双(6315.97万美元),进口仅2.12万双(21.62万美元) [14] - 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推动消费升级,2024年达41314元,轮滑鞋作为可选消费品需求持续扩大 [8] 竞争格局 - 高端市场由VANS、Rollerblade等国际品牌主导,中低端市场本土品牌竞争激烈 [16] - 主要企业包括广东麦斯卡(多品类体育用品)、广州蒙特莱(美洲狮系列)、宁波金峰(年产能百万套)及迪卡侬(全球1600家门店) [16][17][18] - 厦门金马专注专业溜冰鞋制造,产品覆盖国内及东南亚、美国市场 [18] 发展趋势 - 环保材料(可回收塑料、生物基材料)和绿色生产工艺将成为行业重点 [21][22] - 线上线下融合加速,电商平台与线下体验店协同提升服务能力 [23] - 循环经济模式推动废旧产品回收再利用,降低资源浪费 [22]
奥瑞金(002701) - 2025年5月16日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关系活动记录表
2025-05-16 17:48
行业发展前景 - 市场需求持续增长,食品、饮料等消费领域需求大,啤酒罐化率提升带来增量需求 [1] - 行业集中度提升,规模效应和竞争力增强,利于资源配置和盈利能力提升 [1] - 国际化发展机遇,国际合作与交流加强,国内企业可开拓海外市场 [1] -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驱动,金属包装可回收,符合循环经济要求 [2] 公司盈利增长驱动因素 - 行业整合与市场份额扩大,并购中粮包装后二片罐国内市场占有率居首 [2] - 国内市场稳步增长,中国啤酒罐化率有提升空间,公司将受益 [2] - 国际化业务推进,海外布局寻求新机会,加强与国际客户合作 [2] - 业务整合与降本增效,优化布局、创新研发、提升高毛利订单占比 [2] 公司财务表现 - 2024 年营业收入 136.7 亿元,同比减少 1.23%,净利润 7.91 亿元,同比增长 2.06% [3] 公司市值相关 - 市值受资本市场波动和行业竞争加剧影响 [3] - 聚焦主业提升业绩,深化与中粮包装整合,强化协同降低成本 [4] - 加强与投资者沟通,披露信息增强投资者信心 [4] 公司收购相关 - 收购中粮包装股权有新增并购贷款,按报表期确认利息费用 [5] - 波尔购入 5000 万美元奥瑞金股份后续进展待关注公司披露 [5] 公司研发与人才培养 - 研发方面,DR 材应用节约成本,覆膜铁技术环保节能,研发新型包装技术打造自主品牌 [5][6] - 人才培养方面,与北京印刷学院合作,设实习基地和助学金,优先提供就业机会 [6]
研判2025!中国家居收纳用品行业产品分类、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及发展前景分析:家居收纳用品市场需求日益增长,行业向环保和可持续方向发展[图]
产业信息网· 2025-05-16 09:36
行业概述 - 收纳行业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的美国,因经济快速发展带动消费需求增长而兴起[1] - 家居收纳用品包括收纳盒、收纳箱、收纳袋等塑料制品,用于提高空间利用率和物品管理效率[3] - 2020年中国收纳用品市场规模达1012.79亿元,预计2025年突破3000亿元[1][11] - 塑料收纳箱2024年市场规模约10.93亿元,受益于消费升级和需求释放保持强劲增长[13] 发展驱动因素 - 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升(2024年41314元,2015-2024年CAGR 7.27%)[9] - 城镇化进程加速,高线城市生活节奏加快推动收纳效率需求[1][11] - 塑料制品产量稳定增长(2024年7707.6万吨同比+2.93%,2025Q1 1835.1万吨同比+6.92%)[7] - 生活用品消费支出增长显著(2025Q1同比+9.6%,占人均消费支出5.4%)[9] 产业链分析 - 上游:聚乙烯等通用塑料及助剂供应充足,改性塑料技术持续创新[5] - 中游:生产制造向自动化、数字化升级,面临劳动力成本上升挑战[7][22][23] - 下游:电商、商超等渠道多元化,全渠道融合趋势加速[5][26] 竞争格局 - 第一梯队:茶花股份、家联科技、太力科技等知名品牌,覆盖全品类[15] - 第二梯队:振兴实业、龙士达等区域性企业[2][15] - 行业集中度低,中小企业同质化竞争严重,未来将向头部集中[15][21] 重点企业 - 茶花股份:产品线覆盖1000+单品,2024年塑料制品营收4.28亿元(同比-18.79%)[17] - 家联科技:生物降解材料技术领先,2024年塑料制品营收17.44亿元(同比+34.02%)[19] 发展趋势 - 产品高端化:模块化设计、智能收纳系统需求增长[24] - 材料环保化:可降解/再生塑料应用扩大,绿色供应链成为核心竞争力[25] - 渠道场景化:VR展示、沉浸式体验等新零售模式普及[26]
2025-2031全球与中国PTFE服装面料市场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QYResearch· 2025-05-12 17:16
ePTFE面料技术特性 - ePTFE面料由聚四氟乙烯多微孔膜与普通面料层压而成,兼具防水透湿性能,汗蒸汽可快速透出,是当前顶级防水透气材料 [1] - PTFE膜通过双向拉伸制成微孔薄膜,每平方厘米含十多亿个微孔,微孔直径(0.1-0.5μm)远小于水分子(20-100μm),但大于水蒸气分子(0.0003-0.0004μm),实现防水透湿功能 [3] - 微孔结构具有防风性和保暖性,经复合后应用于军用服装、医用防护服、户外运动装备及帐篷等特种材料 [3] 全球市场规模与增长 - 2024年全球PTFE服装面料市场规模达927.9百万美元,预计2031年增长至1,408.91百万美元,CAGR为6.24%(2025-2031) [8] - 亚太地区增速最快,中国市场2024年规模281.24百万美元,占全球30.31%,受政策驱动和本土品牌崛起推动 [8] - 国际巨头占据75%-80%市场份额,Gore以68%全球份额领先,年营收超6亿美元 [8] 下游应用分布 - 户外服装消费占比57.23%,军用及医用服装占比34.59%,主要用于登山、滑雪等极端环境防护 [9] - 欧美市场以高端定制为主,中国市场侧重大众滑雪与徒步装备 [9] 行业发展机遇 - 环保需求推动废旧服装PTFE膜回收利用,如Gore-Tex的"Recycle Your Gear"计划 [9] - 中国《十四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将高端膜材料列为重点,提供研发补贴 [9] - 全球户外运动市场规模预计2025年达2,500亿美元(年增6%),拉动高性能面料需求 [9] 技术替代与挑战 - 石墨烯涂层、气凝胶等非氟材料在防水透气领域取得突破,可能威胁PTFE技术优势 [10] - 欧盟计划2025年限制PFAS(含PTFE原料),增加合规成本并重构供应链 [9] 产品与厂商格局 - 产品类型分为2L、3L、2.5L结构,应用涵盖户外服装、军用医用服装及其他领域 [12] - 主要厂商包括Gore、eVent Fabrics、金由氟等,中国本土企业如宁波登越新材料、汉丞科技加速技术突破 [12]
龙口联合化学股份有限公司
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2025-04-28 06:07
文章核心观点 联合化学是国内领先的有机颜料生产企业,在行业内具备显著竞争力,公司持续深耕有机颜料领域并拓展电子化学品布局,行业发展受环保要求、市场需求等因素影响,偶氮类有机颜料有明确发展方向,公司有成熟的采购、生产和销售模式 [4][32]。 公司基本情况 公司简介 - 秉承“以质量树品牌,以服务赢信赖”宗旨,坚持技术创新与品质优先,为客户提供高附加值产品和卓越服务体验,推动行业可持续发展,打造中国品牌 [4] - 深耕有机颜料新技术开发与应用,加大研发投入,加速产品升级迭代,积极拓展电子化学品领域战略布局 [4] 行业地位 - 是国内领先的有机颜料生产企业,是国内外大中型油墨生产企业的核心供应商 [32] - 是全球油墨行业巨头 DIC 株式会社在中国最大的供应商及战略合作伙伴,与其有超 10 年稳定合作关系 [32] 经营模式 采购模式 - 实施以产定采制度,计划部根据月度生产计划制定采购计划,供应部询价、议价后经总经理审批实施采购 [33] - 原材料价格波动大,会根据市场价格适时调整采购量,采购定价方式为市场定价 [33] - 建立完善供应商管理体系,与主要供应商合作稳定,每年更新合格供应商名单,新增供应商需考察 [33] - 技术中心负责原材料取样和检测,质量达标后入库,财务部安排付款 [34] 生产模式 - 采用自主生产模式,年初制定全年生产规划,计划部根据销售计划和库存制定月度生产计划 [34] - 产品主要工艺流程为领料、重氮化反应等,拼混工序后检验合格办理产成品入库 [34] - 致力于提升生产工序自动化程度,打造智慧工厂,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一致性 [34] 销售模式 - 客户将采购需求发送至销售部,销售部报价、议价后经销售负责人审批,生产中心安排生产或发货 [35] - 客户分为生产型客户和贸易型客户,采用经销方式为主,市场部下设国内和国际销售部 [35] 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 - 近三年主要会计数据和财务指标无需追溯调整或重述 [37] - 分季度主要会计数据与已披露报告相关财务指标无重大差异 [37] 股本及股东情况 - 披露普通股股东和表决权恢复的优先股股东数量及前 10 名股东持股情况 [37] - 报告期无优先股股东持股情况 [37] 行业情况 有机颜料行业概况 - 着色剂分为染料和颜料,颜料分为有机和无机,有机颜料生产工艺复杂、成本高,但色谱广、色彩鲜艳、着色力高 [5][6] - 颜料易分散性影响最终产品性能,不同应用领域对颜料性质要求不同,制备方法等存在差异 [6] 有机颜料分类方法 - 按颜色分为黄色、橙色等颜料 [8] - 按化学结构分为偶氮类、酞菁类等,偶氮类产量占比约 75% [9][10] - 按应用领域分为油墨用、涂料用等,油墨是最重要应用领域,占比约 70% [11] 有机颜料行业发展概况 国际颜料行业发展状况 - 颜料制造历史悠久,20 世纪 80 年代后生产由欧美向亚洲转移,近几年行业稳步发展,市场容量上升 [12] - 受人力成本等因素影响,欧美本土生产规模缩减,亚洲凭借资源等优势快速发展,中国和印度增长最快 [13] - 世界有机颜料行业平稳发展,市场需求量和产量约 40 - 50 万吨,中国产量维持在 27 万吨左右,是最大生产和出口国 [13] - 环保要求提高,高性能颜料受青睐,环保型、高性能颜料将成主流 [15][16] 国内颜料行业发展状况 - 改革开放后,中国成为主要精细化工产品生产基地,颜料行业迅猛发展,涌现一批有实力的供应商 [16] - 2024 年中国有机颜料产量达 27.70 万吨,较 2023 年增加 11.24%,产量多年居世界第一 [16] 有机颜料三大应用领域情况 - 有机颜料广泛应用于油墨、塑料、涂料领域,产量和消费量与下游行业景气度密切相关 [17] - 油墨行业用量占比约 70%、涂料行业用量占比约 20%、塑料行业用量占比约 10%、其他行业用量占比小于 5% [17] 偶氮类有机颜料发展方向 环保与可持续发展 - 加速开发无重金属替代品,如偶氮色淀的环保化 [18] - 开发低 VOC 配方,适应涂料和油墨行业需求 [18] - 探索以生物质为原料合成偶氮颜料,减少石油基依赖 [19] 高性能与功能化 - 通过分子结构改性提升耐候性,满足高端需求 [20] - 开发纳米级偶氮颜料,改善分散性和透明度 [21] - 开发具有特殊功能的颜料,拓展应用领域至电子、传感等 [21] 应用领域拓展 - 用于新能源与电子行业,如锂电隔膜着色等 [22] - 开发符合认证的安全颜料用于食品与医药包装 [22] - 适配 3D 打印材料的专用颜料 [23] 工艺优化与成本控制 - 采用绿色合成工艺,减少有毒中间体使用,降低能耗和废弃物 [24] - 采用连续化生产,提高效率并减少批次差异 [24] - 研究颜料生产废水处理及资源化技术,降低环境负担 [25] 法规与标准驱动 - 适应全球化学品法规,加强产品注册和风险评估 [26] 区域市场差异化 - 新兴市场如东南亚、印度等推动中低端颜料需求 [27] - 欧美日韩聚焦高性能、环保产品,中国企业需突破技术壁垒 [28] 挑战与对策 - 高端产品依赖进口,需加强产学研合作 [29] - 环保升级导致成本上升,需通过规模化或差异化定价平衡 [30] - 面对竞争,需突出性价比和应用特异性 [31] 财务审计与利润分配 财务审计 - 和信会计师事务所对本年度公司财务报告出具标准无保留意见,本年度会计师事务所发生变更 [2] 利润分配 - 公司经董事会审议通过的利润分配预案为以 80000000 股为基数,每 10 股派发现金红利 2 元(含税),送红股 0 股(含税),每 10 股转增 4 股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