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全球化2.0时代
icon
搜索文档
中信建投:维持汇丰控股(00005)“买入”评级 目标价120港元
智通财经网· 2025-10-10 16:22
汇丰控股本次私有化恒生银行,一方面直接提高集团整体盈利能力,另一方面继续精简组织架构、加强 业务协同效率,以应对香港银行业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提升汇丰把握香港增长机遇的能力。溢价30% 收购也突出了汇丰对香港区域业务的重视和恒生银行品牌价值的看好,同时确保私有化提案能够顺利完 成。私有化对汇丰财务上的影响为一次性压低汇丰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125bps,但ROTE、EPS、DPS 因利润提高和净资产下降有小幅上升。为更快地推动CET1回到合意区间,汇丰暂停三个季度回购,未 来或将加速营收增长以强化资本内生。尽管回购暂缓,但预计2026年股东回报分红+回购率仍保持在8% 以上。以10月9日收盘价计算,2025年全年分红+回购股东综合回报率为8.7%,其中现金股息率为 5.0%。26年全年分红+回购股东综合回报率为8.0%,其中现金股息率为5.8%,红利价值依旧显著。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信建投发布研报称,维持汇丰控股(00005)"买入"评级和银行板块首推,目标价 120港元。该行预计2025-2027年营收增速(剔除重大项目,下同)分别为0%、1.4%、3.5%,归母净利润增 速7.0%、2.0%、3.0%。 ...
从“中国淡水鱼”到“全球巨鲸”:一场闭门会揭示出海突围密码
凤凰网财经· 2025-09-24 09:03
中国企业出海背景与现状 - 中国企业出海已从"要不要出海"转向"如何高质量出海" 进入从量到质的转型关键期 [1][4] - 中国贸易总量连续七年世界第一 去年进出口总额增长约2万亿元 出口达3.6万亿美元 进口2.6万亿美元 顺差接近1万亿美元 [4] - 中国130家企业入选《财富》世界500强 但平均利润仅为美国企业的四成左右 品牌价值占比仅15% 与美国52.9%的占比存在显著差距 [6] 出海面临的核心挑战 - 约70%中国企业依赖"极致低价"竞争 20%转型为"最佳价值提供者" 仅5%-10%成长为"溢价性品牌" [8] - 核心挑战在于跨文化价值观传递能力不足 需从出口思维转向真正意义上的出海布局 实现海外生产与销售 [6][8] - 需应对全球化2.0时代区域化、割裂化特征 以及供应链短链化、多链化、生态化趋势 [6] 成功出海企业的关键策略 - 比亚迪乘用车销售网络覆盖全球108个国家 储能与太阳能业务实现全球布局 参与建设2023年美国最大光伏电站 [13] - 南方电网端到端全域线损控制在4.2% 远低于部分国家30%的水平 抽水蓄能领域实现全设备产业链自主化 [14] - 南方电网在越南BOT电力投资项目提前200天完工 建成15条跨境输电通道 持续推进周边区域电网互联 [14][16] 本土化运营与文化融合实践 - 东阿阿胶在印尼将复方阿胶浆用于登革热辅助治疗 成为当地销量最大中成药 并通过公益行动赢得消费者信任 [18] - 南方电网在老挝完成逾万人搬迁安置 援建两所中老友谊学校 践行民心相通理念 [18] - 企业需改变"只干不说"观念 通过学术科研、文化传播和社会责任三大方向推进价值认同 [10][16] 技术创新与数字化能力建设 - 南方电网广泛应用人工智能与无人技术 深圳抽水蓄能电站(1200兆瓦)仅需5人运维 多数电站实现无人集中控制 [14] - 优必选科技认为人形机器人进入家庭场景仍需3-5年时间 颠覆性科技需要适当泡沫作为催化剂 [20] - 企业需具备制定技术标准统领产业链的能力 以及管理复杂流程的规模扩张能力 [19] 未来发展方向与核心能力建设 - 随着中国成为世界GDP中心 未来五到十年将是中国全球性品牌诞生的黄金时期 [19] - 需补齐七大核心能力:价值标准塑造、技术标准制定、品牌资产打造、复杂流程管理、商业模式创新、用户价值整合、并购重组能力 [19] - 实现高质量发展需构建四大支柱:合规根基、创新引擎、本土共生目标、国际传播纽带 [21][24] ESG与可持续发展理念 - ESG理念应深度融入商业实践 在输出科技硬实力的同时注重人文关怀与本土化叙事 [26] - 企业应通过尊重本地文化、带动就业、参与社区等方式提升跨文化认同感 [24] - 从单一项目合作向深度价值共享转变 实现从"走出去"到"走上去"的质变升华 [18][26]
中美谈判有结果后,长和对港口交易发布声明,李嘉诚终于醒悟了
搜狐财经· 2025-05-13 10:50
中美经贸谈判 - 美国暂停对中国商品24%的关税加征并取消91%的新增关税 中国采取对等措施同步调整反制措施 [3] - 谈判成果被视为特朗普"悬崖勒马"的关键一步 展示中国在当今世界的影响力 [3] 长和集团港口资产出售 - 长和集团出售覆盖23个国家43个港口的资产包 核心标的为巴拿马运河两端的巴尔博亚港与克里斯托瓦尔港 2024年集装箱吞吐量占巴拿马全国39% [5] - 交易可能带来190亿美元现金流 但地缘政治敏感性引发多方担忧 [5] - 长和集团声明强调交易"绝不可能不合法或不合规" 需满足法律监管及股东批准等条件 [3] 商业与地缘政治关联 - 长和港口交易与中美关税谈判同期推进 揭示全球化2.0时代商业行为无法脱离国家战略框架 [7] - 中国监管部门强势介入反垄断审查 外交部明确表态"维护国家主权和市场公平" [5][7] 李嘉诚商业策略调整 - 从英国脱欧后抛售欧洲电信资产到清仓式出售港口业务 决策轨迹紧扣"风险对冲" [7] - 资本腾挪术遭遇挑战 需顺应"国家利益优先"的新秩序而非挑战规则 [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