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富管理业务

搜索文档
渣打集团(02888.HK):非息收入表现强劲 盈利超预期
格隆汇· 2025-08-02 18:27
2Q25业绩表现 - 公司2Q25调整后营业收入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 [1] -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8亿美元,同比增长53.7%,好于市场预期 [1]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3%至28亿美元,扣除出售Solv India股权后仍有22%增长 [1] - 金融市场服务收入同比增长47.2%,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0.1% [1] 收入结构分析 - 非息收入超预期带动公司上调2025年营收增速指引至5%-7%下限 [1] - 净利息收入同比持平,环比下降3%,净息差2.03%环比下降9bp [2] - 公司指引2025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单位数下降 [2] 成本与资产质量 - 2Q25经营支出同比增速小于收入增速,维持2026年支出小于123亿美元指引 [2] - 信用成本年化16bp,中期维度或恢复至30-35bp [2] - 香港商业地产敞口约20亿美元,96%以上资产正常运作,80%以上有担保 [2] 资本回报计划 - 完成15亿美元回购后宣告新一轮13亿美元回购 [3] - 维持2024-26年合计回购至少80亿美元指引 [3] - 维持每股分红逐年提高指引,ROTE目标2026年底接近13% [3] 盈利预测调整 - 上调2025E/2026E归母净利润预测30.6%/21.2%至50.1亿/48.0亿美元 [3] - 当前交易于0.9x/0.8x 2025E/2026E P/B [3] - 目标价上调21.7%至158.8港元,对应1.0x/0.9x P/B [3]
南华期货(603093)8月1日主力资金净卖出5656.28万元
搜狐财经· 2025-08-01 15:21
证券之星消息,截至2025年8月1日收盘,南华期货(603093)报收于21.88元,下跌4.12%,换手率 3.48%,成交量21.25万手,成交额4.72亿元。 8月1日的资金流向数据方面,主力资金净流出5656.28万元,占总成交额12.0%,游资资金净流出 3174.37万元,占总成交额6.73%,散户资金净流入8830.65万元,占总成交额18.73%。 南华期货2025年一季报显示,公司主营收入5.34亿元,同比下降46.2%;归母净利润8573.83万元,同比 上升0.13%;扣非净利润8564.97万元,同比上升0.74%;负债率89.41%,投资收益1548.65万元。南华期 货(603093)主营业务:期货经纪业务、财富管理业务、风险管理业务、境外金融服务业务及期货投资 咨询业务等。 该股最近90天内共有3家机构给出评级,买入评级1家,增持评级2家;过去90天内机构目标均价为 22.48。 近5日融资融券数据一览见下表: 该股主要指标及行业内排名如下: | 指标 | 南华期货 | 多元金融行业均值 | 行业排名 | | --- | --- | --- | --- | | 总市值 | 133 ...
渣打香港上半年收入增26%,高管:香港经济较半年前更乐观
南方都市报· 2025-08-01 12:47
业绩表现 - 2025年上半年收入同比上升26%达到约28亿美元 [1] - 未计减值及税项前的经营溢利同比增加41%达到约16亿美元 [1] - 除税前基本溢利同比上升近四成达到约14亿美元 [1] - 信贷减值支出同比上升79%但贷款组合信贷质量保持稳健 [1] 业务板块表现 - 财富管理及零售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两成 主要受财富方案产品增长和存款增长带动 [1] - 企业及投资银行业务收入同比增加27% 主要受交易需求强劲推动 [1] - 两大主要业务上半年收入和溢利均创新高 [1] 市场表现 - 香港继续成为渣打集团收入和溢利贡献最大的市场 [1] - 香港地区收入和溢利均创新高 [1] 未来战略 - 将专注跨境业务和财富管理业务 [3] - 数字资产化将作为重要发展方向以满足客户多元化需求 [3] 行业环境 - 香港第二季度GDP预估增长率为3.1% [3] - 香港经济较6个月前乐观 但各行业表现不一 [3] - 金融市场活跃 内地资金流入利好香港股市和IPO市场 [3]
中金:升渣打集团(02888)目标价至158.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网· 2025-08-01 09:33
智通财经APP获悉,中金发布研报称,考虑渣打集团(02888)非息收入表现强劲、资产质量表现好于预 期,该行上调公司2025E/2026E实质归母净利润预测30.6%、21.2%至50.1亿美元、48.0亿美元。公司当 前交易于0.9x/0.8x 2025E/2026E P/B,考虑公司业绩改善与降息背景下折现因子变动,该行上调公司目 标价21.7%至158.8港元,对应1.0x/0.9x 2025E/2026E P/B与11.8%的上行空间。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2Q25业绩好于该行预期 渣打集团发布2Q25业绩,公司2Q25调整后营业收入55亿美元,同比增长14.6%;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8亿 美元,同比增长53.7%,公司业绩好于该行和市场预期,主要由于非息收入好于预期。 盈利超预期主要由于非息收入超预期 经营支出和资产减值损失符合预期 2Q25经营支出同比增速继续小于收入增速,公司维持2026年经营支出小于123亿美元的指引。2Q25信用 成本年化16bp,同比略增但仍在低位,公司维持中期维度信用成本或逐步恢复至常态化30-35bp的指 引。对于市场较为关心的香港商业地产风险,公司在业 ...
中金:升渣打集团目标价至158.8港元 维持“跑赢大市”评级
智通财经· 2025-08-01 09:32
业绩预测与目标价调整 - 中金上调渣打集团2025E/2026E实质归母净利润预测30.6%/21.2%至50.1亿美元/48.0亿美元 [1] - 公司当前交易于0.9x/0.8x 2025E/2026E P/B 目标价上调21.7%至158.8港元 对应1.0x/0.9x P/B与11.8%上行空间 [1] - 维持跑赢行业评级 [1] 2Q25业绩表现 - 2Q25调整后营业收入55亿美元 同比增长14.6% 调整后归母净利润18亿美元 同比增长53.7% 超市场预期 [2] - 非息收入同比增长33%至28亿美元 扣除出售Solv India股权贡献后仍增22% [3] - 金融市场服务收入同比增47.2% 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同比增20.1% 主要来自印度/中国香港/中东客群 [3] 收入结构分析 - 净利息收入同比持平 环比降3% 净息差季度环比降9bp至2.03% 受Hibor下行影响 [3] - 公司指引2025年净利息收入同比单位数下降 但将全年营收增速指引从"低于5%"上调至"5%-7%下限" [3] 成本与资产质量 - 2Q25经营支出增速低于收入增速 维持2026年支出小于123亿美元的指引 [4] - 信用成本年化16bp 中期或恢复至30-35bp 香港商业地产敞口仅20亿美元(占整体<50bp) 96%资产正常运作且80%有担保 [4] 股东回报计划 - 已完成15亿美元回购 新宣告13亿美元回购 维持2024-26年累计回购至少80亿美元的指引 [5] - 维持每股分红逐年提升指引 目标2026年底ROTE接近13%并持续提升 [5]
汇丰控股(00005):财富管理强劲,股份回购落地
华泰证券· 2025-07-31 17:36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维持“买入”评级,目标价112.25港币 [1][9] 报告的核心观点 - 经调口径下,汇丰控股25H1营收同比+5.7%,税前利润同比+5.1%,增速较25Q1分别为+1.5pct、-3.8pct;交行减值计提对资本及分红无影响,但使reported口径利润波动,25H1该口径归母净利润同比-31%;董事会通过派发25年第二次股息每股0.1美元,拟展开最多30亿美元股份回购;鉴于组织架构调整提升运营效率,维持“买入”评级 [1] - 预测2025 - 2027年EPS分别为1.23/1.28/1.34美元,25BVPS11.44美元,对应PB1.08倍;可比公司2025年Wind一致预测PB均值0.89倍,因公司财富管理前景广阔,给予25年目标PB1.25倍,目标价112.25港币,维持“买入”评级 [9]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总结 规模持续增长,存款流入提速 - 6月末总资产/总贷款/总存款分别同比+8.0%/+4.5%/+7.8%,增速较3月末+6.3pct/+3.4pct/+1.7pct;英国工商金融贷款有复苏迹象,香港地区贷款环比Q1未边际收缩;公司指引25年信贷需求待提振,中长期客户贷款同比增速可达中单位数;H1末香港地区存款规模环比Q1末提升,财富中心优势凸显,吸引资本流入 [1] 息差环比下行,维持全年NII指引 - 25Q2单季度净息差1.56%,环比25Q1下行3bp,主因亚洲收益率下降;25Q2生息资产收益率4.49%,环比Q1下行17bp,计息负债成本率3.18%,环比Q1下行16bp;25H1银行业务净利息收入同比-4.0%,增速较Q1+1.9pct;公司维持25年Banking NII为420亿美元指引,利息收入韧性较强 [2] 非息持续增长,财富管理优异 - 经调口径下,H1非息同比+24.8%,增速较25Q1+0.7pct;财富管理业务及外汇、债务及股票市场业务表现好;25H1集团财富管理业务收入增长22.3%,新增投资资产净额440亿美元,270亿美元来自亚洲;交易银行收入同比7.9%,外汇业务同比+13.2%,全球支付及现金管理业务/全球贸易金融/证券服务收入分别同比+0.4%/+1.5%/+5.5% [3] 加大拨备计提,关注香港商业地产 - 6月末不良率/拨备覆盖率2.41%/43%,环比3月末-6bp/持平;测算25Q2单季度信用成本同比+29bp,Q2预期信贷损失同比增加7亿美元至11亿美元,反映香港商业地产有压力,公司指引25年信用成本约0.40%;25Q2单季度不良生成率环比25Q2+2bp;公司预计关税对集团收入直接影响温和;6月末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环比-0.1pct至14.6%,受回购实施和风险加权资产增长影响 [4] 经营预测指标与估值 |会计年度|营业收入(百万美元)|归母净利润(百万美元)|不良贷款率(%)|核心一级资本充足率(%)|ROE(%)|EPS(美元)|PE(倍)|PB(倍)|股息率(%)| | ---- | ---- | ---- | ---- | ---- | ---- | ---- | ---- | ---- | ---- | |2024|65,854|22,917|2.41|14.90|12.38|1.32|9.39|1.16|5.33| |2025E|65,018|21,393|2.46|14.79|11.13|1.23|10.06|1.08|4.97| |2026E|65,680|22,326|2.46|14.94|10.93|1.28|9.64|1.03|5.19| |2027E|67,669|23,347|2.46|15.10|10.87|1.34|9.22|0.98|5.43|[8]
汇丰控股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除税后利润124亿美元 同比减少30%
智通财经· 2025-07-30 13:11
汇丰控股(00005)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按列账基准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341亿美元,同比减少 9%;除税后利润124亿美元,同比减少30%;每股基本盈利0.65美元。 除税前利润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57亿美元 158亿美元,主要由于确认与联营公司交通银 股份有限公司 (交通银 )相关的摊薄和减值亏损21亿美元。此外,2024年上半年与出售加拿 银 业务及阿根廷业务相关 的36亿美元增益净额不复再现,亦产 不利影响。 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2亿美元 341亿美元,减幅为9%。减幅反映须予注意项 的按年影响,主要来 自2024年上半年出售加拿 及阿根廷业务。若不计及须予注意项 ,收入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财富管理 业务以及外汇业务和债务及股票市场业务的费 及其他收益取得增长。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不计及须 予注意项 的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9亿美元 354亿美元。 净利息收益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1亿美元,当中已计及货币换算差额的4亿美元不利影响。按固定汇率基 准计算,净利息收益上升,原因是结构性对冲的效益及资 成本下降,抵销了出售阿根廷及加拿 业务产 的减幅以及市场利率下调对资产重新订价的影 ...
恒生银行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股东应得溢利68.8亿港元 同比减少30.46%
智通财经· 2025-07-30 12:49
恒生银行执行董事兼行政总裁施颖茵表示:"尽管市场受到不明朗因素影响,但本行在发展多元化收入 来源及扩大客户群的长线策略支持下,业务表现保持靭性。本行将继续审慎管理风险,并为未来增长奠 定稳健基础。市场上已展现初步复苏迹象,本行对香港的长远增长前景仍然保持审慎乐观,并始终致力 于通过投资人才及尖端数字科技实力,打造面向未来的业务。凭藉稳健的盈利能力,我们有信心能灵活 驾驭挑战,实现可持续增长。" 2025年上半年,集团在扩阔收入来源取得显著进展,财富管理业务在多个产品类别均取得较收入。香港 股市交投畅旺,令证券经纪及相关服务的收入有所提升。加上来融 具的收益,带动净服务费收入取得 显著增长。 净利息收入减少11.44亿港元,即7%,主要是平均总客户贷款减少3%及市场利率下调,尤其是香港银行 同业拆息2025年5月起持续处于低位所致。该行已采取积极措施管理产品利润率,并实施长期对冲,此 举有助维持利息的稳定性。盈余资依然处于水平,已调配至收益较低的优质流动性资产,因此净利息收 益率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0个基点至1.99%。 恒生银行(00011)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净利息收入143.39亿港 ...
汇丰控股(00005)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 除税后利润124亿美元 同比减少30%
智通财经网· 2025-07-30 12:29
智通财经APP讯,汇丰控股(00005)发布2025年中期业绩,按列账基准业绩,该集团期内取得收入341亿 美元,同比减少9%;除税后利润124亿美元,同比减少30%;每股基本盈利0.65美元。 除税前利润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57亿美元⾄158亿美元,主要由于确认与联营公司交通银⾏股份有限公 司(交通银⾏)相关的摊薄和减值亏损21亿美元。此外,2024年上半年与出售加拿⼤银⾏业务及阿根廷业 务相关的36亿美元增益净额不复再现,亦产⽣不利影响。 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32亿美元⾄341亿美元,减幅为9%。减幅反映须予注意项⽬的按年影响,主要 来自2024年上半年出售加拿⼤及阿根廷业务。若不计及须予注意项⽬,收入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财富 管理业务以及外汇业务和债务及股票市场业务的费⽤及其他收益取得增长。按固定汇率基准计算,不计 及须予注意项⽬的收入较2024年上半年增加19亿美元⾄354亿美元。 净利息收益较2024年上半年减少1亿美元,当中已计及货币换算差额的4亿美元不利影响。按固定汇率基 准计算,净利息收益上升,原因是结构性对冲的效益及资⾦成本下降,抵销了出售阿根廷及加拿⼤业务 产⽣的减幅以及市场利率下 ...
摩根士丹利:东盟金融
摩根· 2025-07-29 10:10
行业投资评级 - 东南亚银行信贷渗透率差异显著 印尼和菲律宾增长潜力较高 泰国和马来西亚面临挑战 [1] - 亚洲银行业资本充足 印尼和新加坡资本状况最佳 [4] - 印尼和新加坡银行的ROE最高 支持其增长 菲律宾ROE创新高 泰国面临ROE挑战 [4][5] 核心观点 - 印尼贷款与GDP之比东南亚最低 贷款维持个位数高增长 泰国面临家庭债务高企和人口老龄化问题 经济放缓 资产质量显现问题 [1][6] - 菲律宾主要服务企业消费者 贷款增速放缓至11%到12% 马来西亚贷款增速放缓至约5%或6% 抵押贷款是主要动力 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1][6] - 新加坡银行利用技术优势和区域中心地位 在财富管理和企业银行方面获得优势 印度尼西亚疫情后表现优异 得益于结构性增长前景和高回报 [1][7] - 亚洲银行业转向零售贷款业务 提升回报 泰国银行面临资产增长乏力 费用压力和贷款组合问题 业绩下滑 新加坡银行表现平稳 增长稳定 [1][9] 各国银行业表现 印尼 - 贷款与GDP之比约35% 东南亚最低 贷款维持个位数高增长 系统流动性趋紧 行业并购趋势将在中期内继续 [6] - 过去10年表现优异 尤其疫情后展现抗压能力 良好的结构性增长前景及高回报 [7] 泰国 - 家庭债务占GDP比例较高 人口老龄化 自2014年以来经济显著放缓 资产质量问题逐步显现 [6] - 低利率和费用影响银行业绩 自2015年以来应对资产增长乏力 费用压力 大量投资需求以及难以清理的贷款组合 导致业绩下滑 [9] 菲律宾 - 主要服务企业消费者 贷款增速从2009年到2021年暂时恢复 现在增速降至11%到12% 金融包容性是中央议程之一 推动无现金交易及数字银行发展 [6] - 近期表现出色 没有遭受其他新兴市场严重信贷周期 通过成本控制和收益质量改善获得收益 并将债券投资转向零售贷款业务 [8] 马来西亚 - 贷款增速放缓至约5%或6% 抵押贷款是主要动力 一些银行有区域性业务布局 但规模不及新加坡 近年来资产质量持续改善 [6] - 表现较为平稳 增长缓慢但稳定 [9] 新加坡 - 贷款增速约3%到5% 区域性业务寻求更多机会 例如DBS和OCBC在大中华地区布局 UOB则专注于东南亚市场 以出色财富管理业务闻名 并在数字领域领先 [7] - 利用技术优势及作为区域中心的重要地位 在财富管理和企业银行方面获得优势 良好的公司治理和丰厚的资本回报进一步增强竞争力 [9] 市场结构与市值 - 亚洲银行业市值主要由新加坡的DBS主导 其次是其他新加坡银行及印尼的大型银行 如BCA 这些机构占据超过50%的市值 BRI Mandiri以及大型马来西亚银行占据接下来的25% [2][10] - 东盟市场中一般有3到4家大型银行占据主导地位 新加坡市场最为集中 前三大银行各自拥有15%到33%的市场份额 [11] 贷款结构与ROE - 新加坡与马来西亚以零售贷款为主 新加坡主要是房贷 马来西亚更注重非房贷零售贷款 泰国 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 中小企业贷款更为普遍 [12] - 印度尼西亚以其较高资产收益率而突出 推动更高ROE 马来西亚与新加坡具有最低净利差 但成本控制优越 整体ROE仍具竞争力 [12] 成本控制 - 新加坡在资产成本与成本收入比方面最低 印尼与菲律宾因快速扩张及维护分支网络所需高昂费用 资产成本相对较高 [13] - 过去五年各国普遍通过控制成本应对增长放缓 马来西亚表现尤佳 泰国因技术投资加速导致成本增加 [13] 信贷质量 - 新加坡拥有最佳信贷质量 不良贷款率及信贷成本均处低位 马来西亚紧随其后 印度尼西亚与泰国信贷质量波动性大且相对较差 [14] 非利息收入与财富管理 - 新加坡与泰国在非利息收入领域表现优异 印尼与菲律宾仍需改进 财富管理与保险业务成为未来拓展重点领域之一 [15] - 新加坡银行约4%到10%的收入来自财富管理业务 算上存款则20%到35%的收入来自大众富裕客户群 财富管理业务为星展银行贡献约3%的资本回报率 [17] 绿色金融 - 亚洲绿色投资需求预计从2016年至2030年达到约3万亿美元 东盟地区绿色金融需求主要来自基础设施 可再生能源 能源效率以及农业和土地利用 [18] - 印度尼西亚需要最大量的绿色金融 其次是泰国和越南 马来西亚占90%的投资机会 银行越来越多寻求将贷款资产部署到这一领域 [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