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司合规经营
icon
搜索文档
*ST苏吴存多重退市风险,子公司涉骗取出口退税董事长涉刑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7-02 22:51
记者 黄敏 值得注意的是,湖南省衡东检察院以骗取出口退税(从犯)追究公司全资子公司江苏吴中进出口有限公 司及时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杨锋刑事责任。骗取出口退税是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损害了国家利益, 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环境。杨锋作为子公司的核心人物,其涉刑事件反映出公司在内部管理和合规 经营方面存在着巨大漏洞。市场分析称,*ST苏吴子公司的这一违法事件,很可能会对*ST苏吴的声誉 和信用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公司在市场上的业务拓展和融资能力。 受损股民是否符合索赔条件?索赔流程是怎样的?股民朋友可联系《投资快报》股票维权咨询、新闻报 料渠道或南财"金大侠"栏目(微信:tz315-wh)。报社将组织专业的金融315团队,为广大投资者提供 一站式咨询服务支持,通过法律途径及时挽回投资受损。目前,初步判断在2025年2月26日(含当日) 之前买入,并在2025年2月27日卖出或仍持有*ST苏吴的受损投资者,可以提出索赔(最终索赔条件须 以法院认定为准)。 此外,公司存在财务类退市风险。因公司 2024 年度财务报告被年审机构出具无法表示意见,触及《上 海证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规则》第 9.3.2 条第(三)项规定财务类 ...
徽商期货再因居间业务违规被问责,下调业绩目标折射经营压力
搜狐财经· 2025-06-25 13:22
证券之星 赵子祥 近期,徽商期货再度因违规行为被推至舆论风口浪尖。6月20日,中国期货业协会官网披露,徽商期货 在开展网络推广服务时,将合作服务费用与客户交易手续费挂钩,变相支付居间报酬,违反了《期货公 司居间人管理办法》相关规定,被给予"训诫"的纪律惩戒。 证券之星注意到,这已是该公司在2025年内第二次因同类违规行为遭受监管问责,此前,1月2日安徽证 监局就曾因徽商期货居间人管理不到位、未能健全子公司合规管理体系等问题,对其采取责令改正的行 政监管措施。 事实上,近年来徽商期货多次因内控问题被处罚,频繁的违规记录不仅使其面临监管层面的压力,也让 市场对其经营稳定性与合规性产生了诸多质疑,而根据公司官网披露的2024年度工作总结报告,相较于 去年实现的超67亿的营收规模,公司划定的2025年的营收指标降至50亿元。 再现居间报酬违规,年内二次遭监管问责 近日,中国期货业协会此次披露的信息显示,徽商期货在网络推广合作中,费用支付方式明显与监管要 求相悖。《期货公司居间人管理办法》第三十四条第七项明确规定,期货公司不得将居间报酬与客户交 易手续费等业务指标挂钩,旨在规范市场秩序,防止不正当竞争与利益输送行为。而 ...
年内多家消费金融公司领罚单 涉及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
证券日报· 2025-06-05 00:46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研究员娄飞鹏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从监管罚单看,消费金融公司在经营管理中 需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强化合规经营、有效防控风险,并加强合作机构管理、贷前贷后管理。 南开大学金融学教授田利辉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消费金融公司需深刻反思并主动整改,强化合作 机构管理;完善全流程风控体系,提升消费者权益保护能力。在合规建设方面,需从"被动应对"转 向"主动预防",建议从制度、技术、人才和生态四大层面发力。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2024年3月份发布的《消费金融公司管理办法》明确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强 化风险管理主体责任,加强对合作机构的管理。例如,消费金融公司应当对合作机构实行名单制管理, 并根据合作内容、风险程度对合作机构进行分类管理,确保合作机构与合作事项符合法律法规和监管要 求。 近两年,多家消费金融公司因"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合作业务管控不到位"等问题领到罚单。"自2024 年开始,消费金融公司罚单呈现金额与数量双增、机构和个人'双罚'以及违规问题集中的三大特 征。"田利辉表示,从违规原因来看,合作机构管理不审慎和贷前贷后管理不到位等问题是监管部门关 注重点。 近期,又有一家消费金融公司收 ...
多地清退“失联”“空壳”小贷公司→
金融时报· 2025-04-27 17:04
近日,北京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了第一批"失联""空壳"小额贷款公司名单,其中包括北京凤凰小额贷 款股份有限公司、北京祥云小额贷款有限责任公司等8家公司。同时,还公布了34家"失联""空壳"典当 行、融资租赁公司、商业保理公司。 从全国范围来看,小贷公司的数量在持续减少。据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12月末, 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257家,而在2022年末,全国共有小额贷款公司5958家,两年时间里,小贷公司 减少701家。 进入2025年,小贷行业的清退潮愈发明显,这一趋势从地方金融监管局公布的消息可以看出。据不完全 统计,北京、江苏、云南、湖南、内蒙古、大连等多个地区纷纷发布相关公告,取消了众多小贷公司的 经营资格。 近日,江苏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批复同意终止南京市开汇互联网科技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的经营资格。据 《金融时报》记者梳理,今年以来,江苏已经批复同意终止了6家小额贷款公司的经营资格。 2025年3月,云南省发布了第一批"失联""空壳"小贷公司名单,其中名称或经营范围包含"小额贷款公 司"的机构共有109家。 2025年4月14日,大连市地方金融管理局发布《关于终止部分小额贷款公司开展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