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公立医院绩效考核
icon
搜索文档
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二级公立医院如何突破“夹缝”?
第一财经· 2025-06-09 09:27
二级公立医院发展现状 - 二级公立医院在分级诊疗中承上启下,但面临"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的困境 [1] - 通过5年引导,二级公立医院公益性运行机制健全,医疗技术能力和质量安全水平显著提升 [1] - 2023年全国二级公立医院出院患者微创手术占比15.2%,三级手术占比41.8%,较2022年分别增长0.5和2.8个百分点 [4] - 近3年微创手术占比和三级手术占比逐年递增,平均住院日缩短至9天之内 [1] 二级公立医院数量变化 - 2023年全国参加绩效监测的二级公立医院3607家,低于2022年的3633家和2021年的5456家 [2] - 2023年因合并、降级、升级、撤销等原因退出监测的医院达126家 [13] 二级公立医院转型方向 - 部分二级公立医院选择"降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或"升级"为三级医院 [2] - 部分转型为"大专科小综合"模式医院或康复医院、老年护理医院、儿科医院等专科医院 [2] - 政策支持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扩大老年护理、儿科等服务供给 [12][13] 二级公立医院临床能力提升 - 2023年二级公立医院DRG组数中位数较2021年增长7组,综合医院增长8组 [5] - 2021年二级公立医院收治住院患者以心脑血管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为主 [5] - 华东地区二级公立医院三级手术占比40.5%,超过东北地区35.6%近5个百分点 [9] 二级公立医院用药情况 - 2023年二级公立医院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52.6%,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60.5% [6] - 2023年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药品金额占比75.5%,完成比例93.3%,较2022年分别增长25.5和1.7个百分点 [8] 二级公立医院区域发展差异 - 山东、河南、广东等省份二级医院专科能力位于前列的医院数量较多 [9] - 山西、北京、河北、山东等省份二级医院专科能力提升较快的医院数量较多 [9] - 华东、中南地区二级公立医院医疗水平综合实力明显高于其他地区 [9] 二级公立医院面临挑战 - 2024年1-11月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仅同比增长0.8%,低于三级医院10%和一级医院4% [10] - 2023年二级公立医院医护比1:1.5,与1:2的目标存在差距,儿科医师占比5.7%,较2022年下降0.2个百分点 [14] - 三级医院在设备、技术、诊疗经验等方面优势明显,对二级医院形成"虹吸效应" [10]
患者小病在社区、大病去三甲,二级公立医院如何突破“夹缝”
第一财经· 2025-06-08 20:13
二级公立医院转型方向 - 由"大综合"转型为康养、儿科等专科医院是重要方向之一 [1] - 部分医院选择"降级"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以获得财政兜底 [11] - 政策支持部分二级医院转型为护理院、康复医院等接续性医疗机构 [11] 绩效考核成果 - 2023年微创手术占比达15.2%,三级手术占比达41.8%,较2022年分别增长0.5和2.8个百分点 [3] - 平均住院日缩短至9天之内 [1] - DRG组数中位数较2021年增长7组,综合医院增长8组 [6] 医院数量变化 - 2023年参加绩效监测的二级公立医院数量为3607家,低于2022年的3633家和2021年的5456家 [2] - 2023年因合并、降级、升级、撤销等原因退出监测的医院达126家 [12] 药品使用情况 - 2023年基本药物采购品种数占比达52.6%,住院患者基本药物使用占比达60.5% [7] - 国家集采中标药品金额占比和完成比例分别为75.5%和93.3%,较2022年分别增长25.5和1.7个百分点 [7] 区域发展差异 - 华东地区三级手术占比达40.5%,超过东北地区35.6%近5个百分点 [8] - 山东、河南、广东等省份专科能力较强,山西、北京、河北、山东等省份提升较快 [8] 人才配置现状 - 2023年医护比为1∶1.5,护士配备较2022年有所降低 [13] - 儿科医师占比5.7%,较2022年下降0.2个百分点 [13] 诊疗需求变化 - 2024年1-11月二级医院诊疗人次仅增长0.8%,远低于三级医院10%的增速 [9] - 老龄化地区对老年医学、儿科等专科医疗需求显著增加 [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