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养老服务金融
icon
搜索文档
当“35岁失业焦虑”撞上“60岁延迟退休”,如何体面养老
金融时报· 2025-05-13 19:16
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 - 养老保障体系正从"政府托底"转向"多元共治",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深化养老服务改革并制定促进银发经济政策 [1] - 中国人民银行郑州培训学院教授王勇提出构建"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服务生态",通过金融、科技与养老服务深度融合绘制养老路线图 [1] 生态系统核心要素 - 养老金融生态涵盖养老金金融、养老服务金融和养老产业金融三大领域 [2] - 基础核心要素包括参与主体(政府部门、金融机构、养老服务提供商、科技企业)、产品设计、服务模式、技术支持和监管框架 [2] - 专业核心要素包括养老金金融的"三支柱"体系(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及资产管理体系 [3] 养老金金融 - 构建"三支柱"养老金体系,通过大类资产配置和智能投顾确保资金安全性与收益性 [3] - 养老服务金融需整合保险、储蓄、信贷等功能,建立全场景支付工具提升便利性 [3] - 养老产业金融需发展产业基金、绿色金融工具、REITs等支持养老机构及产业链上下游企业 [3] 分阶段策略:在职工作期 - 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企事业单位培训和线上平台普及养老金融知识 [4] - 金融机构需开发多样化产品如养老保险、养老基金、养老信托 [4] - 科技融合应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实现精准营销和智能投顾 [4] 分阶段策略:离职退休期 - 推行"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整合医保、公积金数据提供综合解决方案 [5] - 金融机构优化适老设施及柜面服务,提升养老服务金融体验 [5] - 通过REITs、产业基金吸引资本流入养老产业,构建"资金流+服务流+数据流"生态 [5] 未来发展 - 金融科技发展与政策完善将推动养老金融生态扩大,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 [6]
构建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生态
金融时报· 2025-05-12 09:55
政策背景与核心目标 - 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文件提出到2029年及2035年的养老服务改革发展目标,政府工作报告强调大力发展银发经济[1] - 2024年12月中国人民银行等九部门联合印发金融支持养老事业和银发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工作指引[1] - 政策导向是全力推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产业发展以及提升养老金融服务质效[1] 养老金融全生命周期综合服务生态概念 - 概念是围绕个人整个生命历程的不同阶段,整合金融机构、政府部门、养老服务机构等多元主体力量,提供全方位、多层次、系统性的综合服务体系[2] - 涵盖三大领域:养老金金融(为养老金资产提供服务)、养老服务金融(为居民养老需求服务)、养老产业金融(为养老产业相关单位提供融资)[2] - 具有全生命周期覆盖、全方位综合性服务、个性化与定制化服务、倚重科技驱动四大特点[2] 构建生态的战略意义 - 维护社会稳定和谐,为老年人提供可靠经济保障,减轻家庭养老压力,缩小贫富差距[3] - 推动经济可持续发展,养老资金的长期积累为资本市场提供稳定资金来源,带动医疗保健、康复护理等相关产业链发展[3][4] - 应对人口老龄化挑战,通过个人储蓄、商业保险等方式拓宽养老资金来源,促进养老服务多元化专业化发展[4] - 提升金融服务水平,促使金融机构加强全生命周期服务规划,加大在风险管理、信息技术等方面的投入和创新[4] 决定生态质量的核心要素:基础核心要素 - 参与主体包括政府部门(政策制定与监管)、金融机构(产品创新与服务)、养老服务提供商(生活照料与健康管理)、科技企业(技术支撑)[6] - 产品设计需根据不同年龄段和收入水平人群的需求,设计多样化的金融产品[6] - 服务模式应以客户为中心,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如设立专门的养老金融顾问团队提供“一对一”咨询[6][7] - 技术支持依赖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实现精准营销、智能投顾、风险控制等功能[7] - 监管框架需确保市场公平、透明和稳定,加强跨部门协作,鼓励合规创新[7] 决定生态质量的核心要素:专业核心要素 - 养老金金融核心要素包括构建基本养老保险、企业/职业年金、个人养老金的“三支柱”体系,以及建立专业化、长期化的养老金资产管理体系[8] - 养老服务金融核心要素涵盖建立全场景支付工具、提升老年客户金融服务便利化程度、开发针对长寿风险等的风险管理工具[8] - 养老产业金融核心要素涉及构建养老产业投融资工具(如产业基金、REITs)和通过产业链金融解决上下游企业融资难题[8] 在职工作期(财富积累期)生态构建路径 - 着力加强教育与宣传,通过企事业单位内部培训、线上平台等多种形式提升在职工作者养老规划意识[11] - 着力产品与服务多元化创新,围绕“三支柱”体系开发丰富多样的养老金融产品,并强调跨支柱协同创新[11] - 加强与企事业单位深度合作,鼓励其为员工提供有吸引力的养老福利计划,共同制定定制化养老方案[11] - 推动科技深度融合,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提供个性化规划建议、优化资产配置、构建安全平台[11] - 依靠强有力的政策支持和完善监管体系,如出台税收减免等优惠政策,建立健全法律法规[11] 离职退休期(财富消费期)生态构建路径 - 积极拓展养老金融产品深度与广度,推行“个人养老金账户+”模式,开发模块化产品组合,优化养老金投资组合和领取政策[12] - 推动养老服务金融创新使其更加普惠贴心,整合各类金融服务优化适老设施和流程,配备专属服务团队,与医疗机构合作打造健康保障体系[12][13] - 加强养老金融知识普及教育,通过社区讲座、老年大学等渠道提高老年人金融素养和风险意识[13] - 实现养老产业金融从“单一产品”到“生态体系”的跨越,构建“资金流+服务流+数据流”三位一体的生态系统,重点发展智慧养老场景、代际融合产品等[13] - 促进金融机构与养老产业企业深度合作,共同开发综合性养老金融服务方案[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