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控合规建设
搜索文档
探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推动中小银行从“风险防控”向“提质增效”跨越,宁夏的实践是这一全国性改革的缩影 [1] - 通过“央地协同、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路径,宁夏成功化解石嘴山银行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的风险,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3] 全国中小银行改革成效 - “十四五”时期不良资产处置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了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 石嘴山银行改革化险措施 - 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大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大两大核心难点 [3] - 资本补充方面,制定2025-2029年内源性资本补充计划,并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注资显著提升资本充足率 [3] - 不良处置方面,对大额风险客户实施“项目制”管理,创新完成宁夏首笔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交易和首批消费贷诉前保全模式 [4] - 严控信用风险新增,完善审批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预警管理 [4] 石嘴山银行公司治理优化 - 探索建立自治区党委金融工委与石嘴山市委“两新”工委对银行的的双重管理工作机制,将银行提级至自治区直管 [6] - 减少执行董事占比、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选聘专业人才担任董监事,建立专委会审议意见报告机制 [6] -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管理架构,推动合规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6]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化险模式 - 改革难点在于其是宁夏辖内资产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且受原包商银行出险影响,同时宁夏辖内能承接的中小法人银行数量有限 [7] - 形成“四级联动+协同处置+股权转让+兼并重组”模式,由宁夏银行100%持股并改建为分支机构 [7] - 改革于2024年7月启动,至2025年7月完成,原16家股东全部平稳退出,8家网点换牌,220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 [8]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后成效 - 原21项信贷产品优化为15款,新增“助农快贷”等特色产品,构建“社区+商圈+农业+园区”整合经营模式 [9] - 存款规模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从业务单一机构转向综合性经营机构,并强化科技赋能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小银行将进一步聚焦“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