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车贷
搜索文档
三块“试金石” 检验中小银行改革发展成色
金融时报· 2025-10-15 09:21
"十四五"以来,中小金融机构改革化险工作力度明显加大、节奏明显加快。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十 四五"时期处置不良资产较"十三五"时期增长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目前, 高风险机构数量和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已大幅压降,在金融体系中占比处于低位,整体风险完全可控。相当部 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构"动态清零"。 改革化险的最终目的,并非简单压降中小金融机构数量或处置不良资产,而是让中小金融机构更好服务实体 经济。改革是否提升了银行服务中小企业的质效?银行自身发展是否更具备可持续能力?金融服务是否更优质、 更稳定?这些问题的答案,不仅关乎着金融体系的健康程度,更直接影响着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根基。近日,《金 融时报》记者深入宁夏,探寻当地中小银行的改革蜕变轨迹。 试金石一:服务中小企业能力提升了吗? "小银行变好银行、大银行,我们企业也跟着升级,更安心了。"这是许多曾与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有业务往来 的中小企业负责人的共同感受。 作为曾经宁夏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如今已通过宁夏银行受让其股权并改建为宁夏银 行分支机构的改革化险路径,实现了全新蜕变。 "我们紧紧抓 ...
探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8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金融业深化改革,推动中小金融机构从“风险防控”到“提质增效”的跨越,宁夏的实践是全国性改革的缩影 [1] - 通过“央地协同、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路径,宁夏成功化解中小银行风险,为金融支持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动能,并为其他地区提供借鉴 [3][11] 中小银行行业改革成效 - “十四五”时期不良资产处置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 - 改革聚焦区域差异,推动“一省一策”制定个性化方案,运用兼并重组、在线修复、市场退出等多元手段 [2] 石嘴山银行改革化险措施与成效 - 改革前核心难点是资本补充压力大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大,改革路径为“提级监管+央地协同+股东赋能” [4] - 资本补充采用内外源结合方式,包括制定2025-2029年内源性资本补充计划,以及推动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注资以提升资本充足率 [4] - 不良处置实施“项目制”管理,采用“日监测、周调度、旬提示、月约谈”机制,完成宁夏首笔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交易和创新消费贷诉前保全模式 [4] - 严控信用风险新增,完善“集中审批+数字化审批+小额差异化授权”审批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预警 [5] - 风险化解成效显著,信用风险有效缓释并持续收敛,为稳健经营夯实基础 [5] 石嘴山银行公司治理长效机制 - 建立自治区党委金融工委与石嘴山市委“两新”工委的双重管理工作机制,将银行提级至自治区直管层面 [7] - 明确党委会对重大决策的前置审议权,实现“双向进入、交叉任职” [7] - 优化公司治理,减少执行董事占比、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选聘专业人才担任董监事,建立专委会审议意见报告与督办机制 [7] -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管理架构,推动合规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7]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风险出清模式 - 风险出清通过宁夏银行100%持股并改建为分支机构实现,形成“四级联动+协同处置+股权转让+兼并重组”模式 [8] - 化险难点在于该行是宁夏资产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且受原包商银行出险影响,以及宁夏辖内能承接的法人银行数量有限 [8] - 改革按照市场化、法治化原则,推动蒙商银行、宁夏银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签订三方协议,合理确定股权对价 [9] - 改革于2024年7月启动,2025年7月完成,原16家股东全部平稳退出,8家网点换牌,220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 [9]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整合后经营提升 - 原网点转型为宁夏银行贺兰支行,保留地缘优势并弥补技术资金短板 [10] - 原21项信贷产品优化为15款,新增“助农快贷”等特色产品,实现交叉客户统一授信,构建“社区+商圈+农业+园区”经营模式 [10] - 存款规模突破50亿元,业务结构从单一转向综合性经营,并强化科技赋能,加快数字化转型 [10][11]
探路中小金融机构改革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一线调研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5 08:21
文章核心观点 - “十四五”时期中国金融业深化改革,推动中小银行从“风险防控”向“提质增效”跨越,宁夏的实践是这一全国性改革的缩影 [1] - 通过“央地协同、分类处置、标本兼治”的路径,宁夏成功化解石嘴山银行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的风险,为其他地区提供了有益借鉴 [3] 全国中小银行改革成效 - “十四五”时期不良资产处置较“十三五”时期增加超过40%,行业抵御风险的资本和拨备总规模超过50万亿元 [2] - 高风险中小银行机构数量已较峰值大幅下降,部分省份实现了高风险中小机构“动态清零” [2] 石嘴山银行改革化险措施 - 面临资本补充压力大和不良资产处置压力大两大核心难点 [3] - 资本补充方面,制定2025-2029年内源性资本补充计划,并通过宁夏回族自治区财政注资显著提升资本充足率 [3] - 不良处置方面,对大额风险客户实施“项目制”管理,创新完成宁夏首笔不良资产结构化转让交易和首批消费贷诉前保全模式 [4] - 严控信用风险新增,完善审批机制,加强风险识别与预警管理 [4] 石嘴山银行公司治理优化 - 探索建立自治区党委金融工委与石嘴山市委“两新”工委对银行的的双重管理工作机制,将银行提级至自治区直管 [6] - 减少执行董事占比、增加独立董事席位,选聘专业人才担任董监事,建立专委会审议意见报告机制 [6] - 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合规管理架构,推动合规管理从“被动应对”向“主动防控”转变 [6]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化险模式 - 改革难点在于其是宁夏辖内资产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且受原包商银行出险影响,同时宁夏辖内能承接的中小法人银行数量有限 [7] - 形成“四级联动+协同处置+股权转让+兼并重组”模式,由宁夏银行100%持股并改建为分支机构 [7] - 改革于2024年7月启动,至2025年7月完成,原16家股东全部平稳退出,8家网点换牌,220名员工得到妥善安置 [8]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改革后成效 - 原21项信贷产品优化为15款,新增“助农快贷”等特色产品,构建“社区+商圈+农业+园区”整合经营模式 [9] - 存款规模突破50亿元,创历史新高,从业务单一机构转向综合性经营机构,并强化科技赋能 [9] 未来发展方向 - 中小银行将进一步聚焦“特色化、差异化”发展,在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等领域持续发力 [10]
告别“划着小舢板出海” 宁夏中小银行改革样本调查
中国证券报· 2025-10-15 04:17
● 本报记者 张佳琳 全国高风险金融机构数量、高风险资产规模较峰值大幅压降,相当部分省份已实现高风险中小金融机 构"动态清零",中小金融机构减量提质成效明显……防范化解金融风险攻坚战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 是"十四五"时期金融业发展取得的重要成就。 金秋十月,塞上江南宁夏大地一派丰收景象。中国证券报记者跟随金融监管总局调研团深入宁夏,探寻 当地中小银行改革路径,剖析银行如何在破茧重生后实现转型发展,与地方经济共生共荣中形成风险化 解的良性循环。 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由原包商银行于2010年发起设立,改革重组前是宁夏辖内资产规模最大的村镇银行, 其改革化险工作牵动各方。 央地协同、分类施策的治理智慧体现在贺兰回商村镇银行的改革化险工作中。 面对异地主发起行风险处置难题,彼时的金融监管总局指导跨省协调,宁夏与内蒙古两地党委政府协商 沟通,两地监管部门联动配合,统一化险目标、落实处置要求,确定了由宁夏银行吸收合并的处置路 径。 此外,宁夏银行联合蒙商银行、贺兰回商村镇银行聘请第三方专业机构开展清产核资,先后开展三轮股 东磋商,保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今年7月,贺兰回商村镇银行原16家股东全部平稳退出,8家网点统一 换牌,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