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内生变革动能
icon
搜索文档
基石资本张维:读400年中国史,悟内生变革动能丨大咖荐书
证券时报· 2025-10-02 18:55
投资认知与阅读 - 投资成败的核心在于对盈利能力的准确判断 其内核是认知的深度 [1] - 提升认知需要拉长时间维度 与历史对话 而读书是实现这种对话的关键工具 [1] - 各行各业的聪明人普遍酷爱读书 做投资尤其需要通过阅读从长远时空观察事物 发现变化中的不变和第一性原理以识别投资价值 [1] 推荐书籍与作者背景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推荐书籍为《中国的奋斗:1600—2000》 作者是徐中约 [2][4] - 作者徐中约生于上海 长于乱世 拥有燕京大学背景和哈佛大学博士学位 后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 其跨越东西方的经历塑造了独特的史学视角 [4] - 徐中约师从费正清 但突破了其“冲击-回应”范式 更强调中国的主体性和内生变革动能 [4] 书籍核心历史观点 - 近代中国历史的特征并非被动反应 而是一场中国人主动应付内外挑战、改造国家的奋斗 [5] - 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归结为三点:政府的政策和制度 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或种族抗争 在新的天地里寻求求生之道 [5] - 本书着重强调了第三种动力 即主动寻求变革之路 避免仅用外因解释历史的陷阱 [5]
基石资本张维:读400年中国史,悟内生变革动能丨大咖荐书
证券时报网· 2025-10-02 17:41
文章核心观点 - 基石资本董事长张维通过推荐历史书籍《中国的奋斗:1600—2000》,强调通过长期的历史视角来提升认知深度,以应对投资判断的挑战 [1][2] - 投资成败的核心在于对盈利能力的精准判断,而这依赖于超越时代局限的深刻认知,阅读是达成此目标的重要工具 [1] - 该书作者徐中约提出,中国近代史的发展动力主要源于内部主动的奋斗与变革,而非被动应对外部冲击,这一历史观为理解中国长期发展提供了独特视角 [2][3] 推荐书籍及作者背景 - 推荐书籍为《中国的奋斗:1600—2000》,作者是徐中约,其生于上海,拥有燕京大学背景并于1954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长期任教于加州大学圣芭芭拉分校历史系 [2] - 徐中约的学术思想承袭自费正清,但更强调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的主体性与内生变革动能,突破了其师“冲击—回应”的范式 [2][3] - 作者将近代中国形成的动力归结为三点:政府的政策制度、反对外来因素的民族抗争,以及在新的环境中寻求生存之道 [3] 历史视角对投资的启示 - 投资需要通过阅读,从长远时空观察事物,找出变化中的不变,深刻认知事物的第一性原理,从而发现投资价值 [1] - 将时间维度拉长至数百年,与历史对话,是突破当前时代局限、提升认知水平的关键方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