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再分配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蔡昉:加强再分配缩小收入差距的作用|宏观经济
清华金融评论· 2025-11-08 17:31
收入分配改善的紧迫性与政策背景 - 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是核心政策方向,旨在衔接民生建设与收入分配完善,破解经济增长的需求侧制约[2] - 收入差距缩小是"十五五"时期提高人民生活品质的阶段性要求,也是促进共同富裕和中国式现代化的长期目标[2] 中国收入分配的历史演变与现状 - 城乡收入比率从1982年的1.98升至2007年最高点3.14,基尼系数从1982年的0.285升至2008年最高点0.491,反映高速增长期收入差距扩大[4] - 2024年城乡收入比和基尼系数分别降至2.34和0.465,但均高于理想均等水平(城乡收入比2.00以下、基尼系数0.4以下)[4] - 2015-2020年基尼系数全国降3.9%、农村降5.0%,城镇升1.4%;帕尔马指数全国降6.4%、农村降6.8%,城镇升3.9%,显示城镇内部收入差距扩大[6] 再分配政策的必要性与机制分析 - 劳动力市场两极化是市场失灵现象,需通过再分配矫正,尤其面对自动化、平台就业权益保障不足及人工智能渗透的冲击[6][8] - OECD国家再分配使市场收入基尼系数从0.473降至0.324,降幅31.4%,而再分配力度弱的国家仅降9.8%,凸显再分配有效性[10][11] - 2012-2024年中国城镇累计净增就业1.13亿个(毛增1.67亿个,流失5300余万个),但人工智能可能加剧就业破坏,需再分配提供社会保护[9] 再分配制度建设的重点领域 - 再分配目标包括调节收入分配和完善基本公共服务体系,覆盖生育支持、就业培训、养老保障、医疗卫生等全生命周期公共品供给[12][13] - 政府社会性支出占GDP比重随发展水平提高(瓦格纳法则),中国需提升转移支付效果(OECD国家转移支付降收入差距效果为税收的3.5倍)[13][14] - 中国人类发展指数从低组跃升高组,未来跻身"极高人类发展水平"需依靠教育、健康等公共服务贡献,而非仅人均GDP增长[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