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减灾防灾

搜索文档
体系渐进+实践探索:织密农业减灾防灾“金融安全网”
金融时报· 2025-08-08 15:56
苹果种植风险特征 - 苹果生长周期为3月中下旬开花至10月收获采摘 历时6-7个月 期间自然灾害对产量和品质构成持续威胁 [1] - 冰雹灾害风险概率最大 可影响任一生长关键点 花期霜冻干扰疏花定果 膨大期旱情显著影响苹果品质 [1] 差异化风险应对策略 - 地方财政补贴推动农业主体投保政策性种植险 通过农险赔付重获生产经营能力 [1] - 规模化种植主体在信贷资金支持下搭建防雹网 以物理方式降低冰雹灾害影响 [1] - 中小银行机构在灾害后提供增信和续贷服务 支持农户有序恢复生产生活 [1] 农业保险发展现状 - 2024年农业保险保费规模达1500亿元 覆盖农户1.47亿户次 提供风险保障超过5万亿元 [3] - 农险保障深度提升至1.66% 风险保障水平达5.2万亿元 创新险种包括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 [3] - 2015年政策性农险保险责任统一规定 涵盖农作物和养殖动物几乎所有自然和地质风险责任 [4] 保险技术升级与创新 - 保险公司运用卫星遥感技术和AI模型自动计算损失范围 实现"预警即赔付"机制 如台风"蝴蝶"中的预先赔付 [4] - 农业巨灾保险在8省份试点近10年 形成政府投保政府受益与农业主体投保两类模式 [4] - 天气衍生品基于权威气象数据衡量温度波动 广东湖北已落地"水产养殖温度指数保险+天气衍生品"等创新产品 [6] 银行信贷支持机制 - 银行机构建立灾后快速响应审批机制 通过简化贷款手续和限时办结制度加速资金投放 [5] - 结合再贷款和政府性融资担保等政策工具 实现增信和续贷资金快速惠及农业主体 [5] - 银行机构有意识结合主体投保情况增加信贷支持 推动作物品种和农业设施升级 [5][6] 金融服务体系优化方向 - 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要求推进农业保险精准投保理赔 做到应赔尽赔 [8] - 农险需在服务对象精准化 精算能力 财政补贴 风险区划等方面进行机制优化 [8] - 农业巨灾保险具有保基本 低费率 触发值高三大特征 可通过建立资金池和财政资金投保放大救助能力 [9] 数据资源整合需求 - 农业数据分散于气象 国土 金融等多部门 形成信息孤岛 需制定数据采集标准与共享规则 [10] - 鼓励保险公司数据共享 形成多元化数据信息底座 为金融服务协同创新提供底层支撑 [10] - 地方中小银行将气候研究成果用于风险分类管理 在加大涉农贷款投放同时保障资产质量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