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农创兴农
icon
搜索文档
浙江义乌:“农创兴农”赋能“大李祖”乡村共富
中国新闻网· 2025-10-20 21:43
乡村经济发展模式 - 李祖村通过“农创兴农”模式实现蝶变,集聚271名农创客并诞生73个乡村创新业态,2024年销售总额超7000万元,年游客量突破百万人次 [1] - 发展基础源于2003年浙江省启动的“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从改善村居环境入手,继而发展乡村旅游和培育产业新业态 [2] - 为突破单个村发展空间有限的瓶颈,后宅街道以“大李祖”共富联盟推进区域联动发展,将发展范围从李祖村的0.9平方公里扩展至18.76平方公里 [8] 农创客支持体系 - 当地通过众创空间“一站式”服务平台为年轻农创客解决交友、团队搭建、资金及政策理解等需求,提供咨询服务1000余人次,并由建设银行、义乌农商银行等为农创客授信4亿元 [4] - 成立农创客联盟并开展政策解读宣传50余场,收集解决各类问题90余个,同时打造“农创大讲堂”等学习品牌,开展学习教育活动26次,500余人次农创客参加学习 [4][7] - 连续举办三届农创客创业创新大赛,推动23个优质创客项目孵化和落地,培育15个共富工坊,带动村集体收入总额超3000万元 [10] 产业业态与品牌建设 - 农创客带来直播体验店、融合餐厅、买手店等新业态,并通过举办“农创兴农·助力共富”直播带货活动150余场、“共富市集”活动30余场促进销售 [5][7] - 开发“有礼的祖儿”区域公共品牌并免费开放给“大李祖”共富联盟使用,以品牌化带动区域抱团增收,例如开发出结合当地特产梨膏糖的“梨好咖啡”等创新产品 [8] - “大李祖”范围内的梨销售额超30万元、同比增长80%以上,并开发梨膏糖、IP毛绒玩具等衍生商品,实现多元化营收 [8] 人才集聚与组织发展 - 李祖村吸引“原乡人”“返乡人”“新乡人”三类人才创业就业,新面孔、新理念为乡村发展打开新天地 [2] - 义乌市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人员从最初的68个发展到170多人,其农创客联盟已集结300多位成员并计划持续壮大 [10] - 人才集聚效应明显,例如青年农创客杨聪云将杭州学习的直播经验带到村里开设西班牙火腿直播体验店,通过互联网吸引大城市游客打卡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