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销售

搜索文档
清甜“桂”礼!“邑帮扶”助力广西崇左桂花梨直供江门
南方农村报· 2025-07-23 11:01
粤桂协作消费帮扶项目 - 广西崇左大新县桂花梨通过"邑帮扶"平台直供广东江门 实现产销对接 [4][5][16] - 项目由江门市与崇左市联合推动 是粤桂东西部协作助力乡村振兴的具体实践 [5][16] 产品特色与产地优势 - 大新县喀斯特地貌和优良生态环境培育出果皮薄嫩 果肉雪白多汁的桂花梨 [8][9] - 该品种具有清甜口感与独特清香 被列为当地特色农产品 [9] 供应链与销售渠道 - 广东绿诚农副产品公司 中科智锐邑帮扶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参与供应链建设 [12][13] - 产品通过线上平台 社区服务点 食堂等多渠道销售 [15] 市场影响与发展规划 - 消费模式连接大湾区消费需求与农户增收渠道 实现"菜篮子"与"钱袋子"双赢 [17][18] - "邑帮扶"平台计划持续挖掘优质农产品 拓展粤港澳大湾区销售网络 [21][22][23]
青峰翠壑、奇松怪石、碧海银沙……各地夏日美景勾勒出一幅盛夏绮丽画卷
央视网· 2025-07-20 16:28
黄山风景区 - 雨后黄山出现彩虹美景 峻峭秀丽 云雾缥缈 彩虹横跨青峰翠壑 与奇松怪石相映成趣 [1] 福建惠安滨海旅游 - 惠安县大港湾进入滨海旅游旺季 游客前来踏浪避暑 享受海湾美景 [7] - 西沙湾拥有1000多米沙滩 水清沙白 游客可赤脚漫步 观海听涛 踏浪嬉戏 欣赏落日余晖 [9] - 西沙湾经过修复工程 滩肩长度从不足800米增至1250米 宽度从不足20米增至平均40米 最宽达60米 景观大幅提升 [11] - 当地将西沙湾与青山湾 崇武海岸 半月湾串联 打造大港湾滨海旅游 7月以来客流量超40万人 [13] 江苏泰州姜堰区菱角产业 - 姜堰区溱潼镇四角菱开始上市 村民在塘口直播销售 菱角壳薄易剥 肉质粉糯 入口回甘 [15][18] - 溱潼镇菱角种植面积超2000亩 销售额将突破1000万元 村民当天采摘打包 保证新鲜度并发往全国 [20]
青春引擎驱动太保振兴:广工智识与乡土实践的双向奔赴
南方农村报· 2025-07-17 15:33
青春力量助力乡村振兴 - 广东省"百千万工程"广东工业大学"青耘未来"突击队依托农村科技特派员团队科研背景,深入太保镇开展乡村振兴实践,将青年学子个人成长融入地方发展[2][3][4] - 团队通过"三探"太保镇沙坪村欧家梯田等核心区域,了解当地发展现状与期望,汇集不同专业学生发挥所长,为精准帮扶奠定基础[7][8][9] 数字技术赋能乡村发展 - 以数字技术为纽带构建乡土资源转化新路径,通过直播带货释放特色产品价值,依托小红书、视频号等多平台扩大乡土景观知名度[11][12] - 教授无人机使用等技能,推动本土力量掌握数字工具应用逻辑,实现从外部赋能到内生成长的转变,让数字技术成为激活太保镇发展的新型生产力[13][14] 文化创意激活地方特色 - 以民族服饰与欧家梯田意象交融为创作原点,通过图文意境营造与视频叙事重构,使传统文化符号在现代传播语境中焕发新生[16][17][18] - 在农产品包装革新中深挖鹰嘴桃等物产背后的地域基因,将梯田曲线、民族图腾等文化元素提炼为设计语言,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22][23][24] - "梯田魔法学院"暑期研学活动巧妙嫁接农耕文明智慧传承与青少年认知视角,构建乡土教育与文化传播双重载体[19][20] 规划设计推动长远发展 - 以系统思维完成欧家梯田发展环境调研,从生态、文化、产业维度研判瓶颈与潜力,形成数据支撑的战略图谱[28][29] - 设计景区游览路线图,以空间叙事构建全域旅游骨架,规划既立足当下资源禀赋又预留未来发展弹性[30][31][32] 校地协同实现价值共生 - 广工智识以经济增益、客流增长、技能升级赋能太保镇乡村振兴,同时乡土实践通过认知深化、技能淬炼反哺青春成长[35][36][37] - 未来将继续深化校地长效合作机制,持续释放青春引擎动能,让青年智识与热情成为激活乡村发展的永恒星火[39][40][41]
北京推进农贸市场畜禽产品溯源
北京商报· 2025-07-15 15:36
食品安全数字化监管 - 北京市通州区市场监管局试点推广"食用农产品电子凭证管理小助手"微信小程序,覆盖12家农贸市场的全部畜禽产品销售商户 [1] - 消费者可通过扫描摊位二维码查阅肉品的品质检验合格证和动物检疫合格证明,实现来源追溯 [1] - 该小程序解决了传统纸质凭证管理不便、溯源信息不透明的问题,成为提升农贸市场食品安全共治的有效路径 [1] 监管效率提升 - 市场管理方可通过管理端账号实时监控商户索证索票情况 [1] - 市场监管部门利用监管端账号进行线上抽查,减少现场检查频次,实现非现场监管 [1] - 该模式在强化食品安全监管的同时降低了对经营者的干扰 [1] 全市推广计划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正加速建设全市食品安全数字化追溯平台 [2] - 当前重点在农贸市场猪肉销售商户中推广,目标实现猪肉"来源可追、群众可查、安全可控" [2]
湖北省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食品安全监督抽检信息公告(2025年第7期)
中国质量新闻网· 2025-07-09 16:16
食品安全抽检概况 - 黄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对21类食品624批次进行抽检,合格613批次,不合格11批次,不合格率1.76% [3] - 抽检覆盖粮食加工品、食用油、糕点、酒类、肉制品等主要食品类别,其中餐饮食品抽检量最大(280批次),食用农产品次之(122批次) [3] 不合格产品分布 - **调味品**:1批次不合格,二氧化硫残留量超标(实测0.324g/kg vs 标准≤0.15g/kg) [4][6] - **蔬菜制品**:3批次不合格,涉及柠檬黄(实测0.113g/kg vs 标准≤0.1g/kg)、苯甲酸及其钠盐(实测1.25g/kg vs 标准≤1.0g/kg)、山梨酸及其钾盐(实测1.35g/kg vs 标准≤1.0g/kg) [4][6][8] - **食用农产品**:2批次不合格,噻虫胺(实测0.31mg/kg vs 标准≤0.2mg/kg)、恩诺沙星(实测1859.1µg/kg vs 标准≤100µg/kg) [4][7][8] - **餐饮食品**:5批次不合格,主要问题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实测0.016-0.020mg/100cm²)、糖精钠(实测0.154g/kg)、甜蜜素(实测0.282-0.342g/kg)、大肠菌群检出 [4][7][8] 涉事企业及产品 - **调味品**:湖北金港传奇电子商务有限公司黄石佳生活店的八角二氧化硫超标 [6] - **蔬菜制品**:下陆区英菊食品行的老坛酸豆角(柠檬黄超标)、黄石港区昌胜商贸行的散装酱腌菜(苯甲酸超标) [6] - **餐饮食品**:西塞山区万佳美食店自制豆浆(糖精钠超标)、下陆区熊师傅餐饮铺红糖馒头(甜蜜素超标) [6][7] - **学校食堂**:黄石市铁山区第一中学、黄石应用科技职业学校等3家机构餐盘检出阴离子合成洗涤剂或大肠菌群 [7][8] 行业监管动态 - 监管部门已启动核查处置程序,要求涉事企业下架、召回不合格产品并暂停销售 [5] - 抽检依据包括《食品安全国家标准 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GB 2760-2024)、《食品中农药最大残留限量》(GB 2763-2021)等最新技术规范 [6][7][8]
行进中国 | 乡村来了“CEO”
人民网· 2025-07-08 15:51
乡村文旅产业发展 - 乔口镇蓝塘寺村利用本地特色资源打造文旅品牌,包括团头湖风光、瘦身鱼、荷花虾等农渔产业[2] - 通过"新荷青年人才荟客厅"整合线上线下资源,销售农产品和乡间民宿,民宿预订供不应求[2][5] - 中秋灯塔游园会活动2天吸引游客6万人次,为村民增收40万元,获得1000万次播放流量[4] 乡村人才引进与培养 - 望城区公开选聘"乡村CEO",提供年薪最高30万、人才评定等政策支持[7] - 引入专业运营机构改造闲置农房,打造文化创意、田园休闲、康养旅居综合体[5] - "乡村CEO"杨海亮提出"望城星乡村、灯塔蓝塘寺"品牌计划,推动从0到1的品牌建设[4] 乡村运营模式创新 - 采用"乡村CEO+专业机构"模式运营,村民通过农房流转获得租金和专业管理服务[5] - 定期举办兴趣沙龙、专题交流会等活动,形成"头脑风暴"集中营[2] - 通过直播带货和线上预订系统提升农产品和民宿的销售效率[2][4]
超260万斤!广州市供销社系统联动助“荔”农增收
南方农村报· 2025-07-06 01:04
核心观点 - 广州市供销社系统通过线上线下联动、跨域协作等方式,累计带动荔枝销售超260万斤,助力农户增收[1][4] - 通过数字化手段和全产业链"护荔行动",确保荔枝新鲜送达消费者,预计今年可带动农户销售荔枝超千万斤[5][14][18] 销售模式创新 - 线上开设荔枝直播间,实现"触屏可及",增城区供销社联合中国石化、中国联通在易捷便利店直播间开设增城荔枝专场,近万人次在线围观[6][7][8] - 南沙区供销社构建"抖音直播引流+平台销售+线下体验"模式,联动61个机团单位工会,助力30余个种植园销售荔枝超4万斤[9][10] - 广州市供销社助"荔"销售直播间销量突破20万斤[12] 全产业链保障 - 从化区供销社推出农资农技下乡、无人机植保、产销对接、冷链物流等八大措施,设立15个便民收购点[15][16][17] - 从化区供销助农服务中心8000平方米冷库全天运作,确保荔枝新鲜直达市民餐桌[18][19][20] - 花都区供销社为优质种植场授牌"供销社联农带农服务基地",带动销售超5.7万斤[22][23] 跨区域拓展 - 穗农公司对接西部市场,首批3000斤增城桂味荔枝运抵新疆喀什,深化东西部协作[30][31] - 增城区供销社联合五级供销社举办"增城荔枝·供销品牌"交流沙龙,与中石化、东莞供销集团深化合作,搭建跨区域产销对接平台[32][33] - 通过"粤果"北上行动,拓展岭南特色农产品销售新路径[35][36]
一个乡村“很好的样子”
四川日报· 2025-07-04 08:20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 石椅村通过农文旅融合走出乡村振兴新路子,以羌族文化为特色发展研学旅游和民俗体验项目 [4][5] - 北川创新打破行政区划限制,以石椅羌寨为核心带动周边7个乡镇形成跨区联动发展 [4][8] - 该村已接待研学团队6.34万人次(1-5月),相关收入达1077万元 [6] 文旅产业发展 - 研学旅游成为核心业态,开设10余个羌族文化体验项目,提供定制化服务(中小学生侧重民俗体验,大学生侧重社会实践) [5] - 打造四季差异化体验项目:春季采茶赏花、夏季水果采摘、秋季赏林观叶、冬季民俗活动 [6] - 直升机起降点建设完成将开通永昌机场航线,预计带来高端客流 [3][10] 特色农产品销售 - 建立乡村振兴先行区农文旅交流中心,免费为农户提供近百种农特产品展销平台 [8] - 在绵阳龙门市场设立"石椅子"高山蔬菜销售点,统一收购销售山野菜和订单农产品 [8][9] - 正与四川商超洽谈农特产品进驻事宜,推动北川特产规模化输出 [10] 返乡创业现象 - 青年返乡创业案例:29岁王民豪放弃月入万元工作,开设山顶民宿(旺季20间全满)并开展农产品电商 [6][7] - 民宿经济带动常住游客消费,夏季避暑游客平均停留一周 [6] - 返乡创业者表示收入虽不稳定但成就感显著提升 [7]
宁夏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落户15省份 年均销售额超8000万元
中国新闻网· 2025-07-03 08:17
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现状 - 目前已在区外建成44个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 分布在全国15个省份 年平均销售额超过8000万元 [1] - 计划到2023年底建成54个外销窗口 年平均销售额将达到9600万元 [1] - 外销窗口主要展销牛肉 杂粮 马铃薯粉 冷凉蔬菜等特色农产品 [1] - 福建闽宁情商贸有限公司已在福建省开设4家六盘山特产馆 年销售额上千万元 [1] - 当前存在品牌形象 服务标准 产品选择缺乏统筹规划的问题 区域品牌影响力聚集度不高 [1] 固原市特色产业发展规划 - 制定《固原六盘山特色产品外销窗口建设运营工作方案》 目标到2027年建成80个外销窗口 年销售额2亿元 覆盖26个省市 [2] - 到2029年目标建成100个外销窗口 年销售额超过3亿元 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2] - 对新建外销窗口提供补助 特色产品窗口最高补助30万元(不超过投入15%) 果蔬窗口最高补助10万元(不超过投入20%) [2] - 销售产品包括六盘山牛羊肉 冷凉蔬菜 中药材 马铃薯 杂粮 胡麻油 蜂蜜 刺绣 文创作品等 [2] - 要求所有外销窗口统一店面装修和形象标志设计 悬挂"六盘山特色产品"标识LOGO [2]
推动乡村振兴,莱芜打造“片区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场景
齐鲁晚报网· 2025-07-02 13:31
济南市莱芜区副区长徐曰飞在会上介绍,莱芜区坚持以泉韵乡居和美乡村片区建设为载体,创新打 造"片区推进+乡村旅游"消费场景,形成依山依水齐振兴、有根有魂可沉浸的"新农潮",让乡村有了"新 赚头"。 莱芜区坚持"由表及里、内外结合、连片打造",统筹15个镇街、792个行政村,系统谋划、梯次创建, 打造东部"以药兴农"、西部"姜蒜飘香"、南部"红色记忆"、北部"山水田园"、中部"城乡共融"五幅振兴 图,先后建成"雪野三乡·和美画廊""齐鲁情·映山红"等4个省级、市级和10个区级和美乡村片区,累计接 待游客超400万人次,综合收入超7亿元。坚持"一镇一优品、一镇一节会",举办樱桃、酥梨等特色林果 采摘系列活动,接待游客超25万人次,增加收入3000万元,让甜度爆表、流量变现;设立乡野市集、推 出"莱芜YOU选"品牌,汇聚土特产、"YOU 选"为"你选",将主动权交给消费者,吸引了5万名游客游玩 打卡,超35万人次参与"莱芜YOU选"线上线下(300959)活动,全网总传播量超过300万次,助力莱芜 农产品叫得响、传得开、卖得俏。 莱芜区以"新场景创造新需求"解锁乡村游流量密码,撬动"吃、住、行、游、购、娱"全产业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