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缺陷防控

搜索文档
江西:算好卫生健康“民生账” 擦亮百姓生活“幸福成色”
人民日报· 2025-07-08 06:05
普惠托育服务 - 江西省2022年建立婴幼儿入托补贴制度,按普惠指导价招收3岁以下婴幼儿的托育机构可获得每托位每月200元补助 [2] - 2023年补贴标准提高至每托位每月300元,3年累计发放补贴约2亿元,补助托位19.32万个 [2] - 政策实施后江西省人口出生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2] 女性健康保护 - 江西省2023年将适龄女生免费接种HPV疫苗列入民生实事,2年累计为70余万名女生接种 [3] - 发布《宫颈癌防治口诀》,推动宫颈癌预防策略从筛查为主转向疫苗精准保护为主 [3] 癌症防治体系 - 江西省2025年印发《癌症防治专项行动方案》,将肺癌筛查列入民生实事 [4] - 预计2025年参与肺癌风险评估人群达324万人次,筛查高危人群48.6万人次 [4] - 建立智能化筛查平台和重点癌种防治联盟,构建三级协作网络 [4] 出生缺陷防控 - 江西省2023年起将出生缺陷防控服务列入民生实事,提供8项免费筛查 [5] - 2年累计为167.94万人次提供产前筛查,191.65万人次提供新生儿筛查 [5] - 形成"即筛、即治、即救"全链条服务,累计节约生育成本3.62亿元 [5] 基层医疗服务 - 江西省建成覆盖1776家乡镇卫生院和20724家村卫生室的基层智慧医疗系统 [6] - 系统实现智能随访、数据共享、刷脸就医等功能,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6] 医疗资源共享 - 江西省明确8类82项检验项目和3类467项影像项目的互认规则 [7][8] - 搭建三级互认共享平台,覆盖570家实验室,开展92项质量评价项目 [7][8]
区域产前诊断“新标杆”,淄博妇幼打造千万家庭“生育信心引擎”
齐鲁晚报网· 2025-05-16 16:55
机构概况 - 淄博市妇幼保健院自2005年起作为淄博市产前诊断中心运营,年均门诊量达2万人次,累计门诊量超40万人次[1] - 机构构建了覆盖孕前、产前、新生儿全周期的三级防控体系,并获批淄博市产前筛查与诊断质量控制中心、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等资质[1] - 目前淄博市围产儿出生缺陷率降至1.7%,显著低于全国平均水平5.6%[12] 技术能力 - 配备高通量测序仪等先进设备,可检测百万级基因位点,实施绒毛穿刺活检术、全基因组测序及选择性减胎术等微创干预技术[8] - 2024年完成区域首例宫内诊断联合干预,建立覆盖产前诊断至产后管理的全周期诊疗体系,填补多项区域医疗技术空白[13] - 2023年"出生缺陷防控"获评淄博市公共卫生重点专科,2024年"胎儿学"入选山东省医药卫生重点学科建设单位[14] 运营数据 - 2021年以来为超7万孕妇提供免费唐筛服务,年接转诊孕妇2000余例,高风险孕妇诊断干预率达100%[9] - 累计完成11948例产前诊断,确诊807例染色体异常和103例单基因病[9] - 年开展介入性产前诊断1300余人次,产前超声影像诊断6万余人次[8] 社会服务 - 通过政府民生项目为贫困孕妇提供全额补贴筛查服务,典型案例包括避免神经管缺陷胎儿出生及发现遗传性多囊肾病胎儿[11] - 年均培训医务人员300人次,通过孕妇学校等渠道覆盖超5万人次,推动优质资源向县域辐射[14] - 采用多学科协作模式处理复杂病例,如双胎输血综合征和先天性膈疝,显著降低围产期死亡率[13] 典型案例 - 成功诊断罕见染色体微缺失综合征孕妇,通过闭环管理实现健康分娩[6] - 为嵌合型染色体异常孕妇制定个性化方案,避免误判导致的妊娠终止[9] - 通过选择性减胎术解决双胎妊娠中一胎严重心脏畸形问题,保障健康胎儿安全分娩[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