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创新与风险平衡
icon
搜索文档
陈志伟:用创新法则,重构金融法治的底层逻辑
财富在线· 2025-10-09 13:11
论坛概况 - 论坛主题为全球律势破局·高管智汇领策,旨在为企业决策者搭建战略与实务对话平台[1] - 论坛包含13场圆桌会议,聚焦中外企业经营投资挑战、风控合规能力及行业商机洞察[1] 陈志伟专业背景与行业影响 - 陈志伟拥有法学与经济学双硕士背景,能精准把握法律条文边界并穿透金融创新商业本质[2] - 其创新提出一平衡一边界一目的方法论体系,在维护金融秩序前提下为创新划定清晰边界,实现合规框架内价值最大化[2] - 在中国60万律师中,其代理最高人民法院专业领域案件数量最多、典型案例层级最高[3] - 为中国人民银行、交通银行总行等权威机构提供法律咨询,将实务经验上升为理论体系,推动金融法治从模糊走向清晰[3] 跨境金融反欺诈规则构建 - 南德集团信用证诈骗案处理中,突破国际惯例独立抽象性原则,提出实质性欺诈认定标准[4] - 创造性提出担保实质落空理论,厘清担保行与开证行责任边界,并设计刑民分案但证据共享机制[4] - 案件经验被吸收进2005年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首次明确单据虚假+无真实交易的双重欺诈认定标准[5] - 该标准至今仍是中国银行处理跨境信用证欺诈的核心依据,覆盖传统外贸及数字贸易新型欺诈场景[6] 金融机构风险处置制度奠基 - 中创公司清算案中首创债权人会议协商机制,通过分段清偿方案平衡优先债权与普通债权[7] - 在非标资产处置上创新采用股权打包转让+债转股试点,整合被投企业股权吸引战略投资者[7] - 该案为后续广东国际信托、海南发展银行等金融机构风险处置提供参考,奠定中小银行风险化解中债权人委员会机制及非标资产打包整合策略基础[8] 期货市场权责规则确立 - 代理苏州商品交易所期货交易纠纷案,打破交易所民事责任免责惯性认知[9] - 通过梳理国际风控标准,论证交易所未执行强平违反风控义务,与期货公司共同侵权需按比例担责[9] - 该案被列为首批商事审判指导案例,推动2003年司法解释出台,明确期货市场各方权责边界[10] - 案件确立的保证金实时监控、强平时限要求等原则,为衍生品市场稳定运行提供规则基石[10] 金融法治演进与行业规范 - 陈志伟代理的数十起最高人民法院案件中有4个案例入选《最高人民法院公报》等权威文献[1] - 其个案突破被吸收进司法解释及监管框架,成为金融行业操作规范,推动市场从无据可依向有章可循蜕变[10] - 这些实践为全球经贸格局调整下企业应对跨境风控、合规创新提供可复用方法论[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