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药资产估值重塑

搜索文档
拥抱创新药浪潮 差异化挖掘黑马股机会
中国证券报· 2025-08-04 05:12
创新药行业发展现状 - 中国创新药产业经历"十年磨一剑"的跨越式发展,医保政策推动和BD交易出海成为关键驱动力[1] - 行业经历两轮主升浪:第一波(2-5月)由医保支付和商业保险覆盖推动,第二波(5月至今)由ASCO年会成果和跨国药企抢购驱动[2] - 全球制药公司进入专利药快速迭代"悬崖期",中国创新药凭借显著疗效和低成本优势获得国际认可[2] 创新药估值逻辑与市场机会 - 创新药估值采用远期产品销售峰值现金流贴现法,不同于传统PE估值[3] - 当前市场仅对BD交易首付款给予溢价,未来随着产品商业化落地将迎来持续价值重估[3] - 中小市值"黑马"创新药公司存在未被充分定价的机会,相比白马股更具超额收益潜力[3][4] 创新药企业动态 - "水下"创新药企业通过突出临床数据吸引跨国药企关注,大额BD交易帮助其实现价值重塑[1][3] - 优质创新药资产正被跨国药企、生物技术公司和VC机构广泛挖掘,尤其在肿瘤等重大疾病治疗领域[3] - 企业通过临床适应症拓展、治疗路径优化和新研发管线推进持续提升销售峰值预期[4] 投资策略与产品布局 - 差异化布局聚焦具备高成长潜质的中小市值创新药标的,把握估值重塑机会[2][3] - 创新药或进入持续3年以上的大周期行情,优于CXO等补涨板块的中期表现[4][5] - 新发基金将A股与港股医药标的纳入战略配置,港股通标的占比不超过股票资产的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