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造性

搜索文档
唐珺 林佳燕:人工智能生成内容著作权保护路径分析
36氪· 2025-06-18 08:07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的定义与特征 - 人工智能是利用机器模拟人类智能的技术,涵盖机器学习、深度学习等技术体系,广泛应用于医疗、金融等领域 [2] - 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是通过深度学习技术自主创作生成的内容,学界对其定义尚未统一,存在"人工智能生成物"、"人工智能创造物"等不同表述 [7] - 生成过程分为数据收集、处理、模式识别和内容生成四个阶段,具有高效性和不可预测性特点 [6][10][13] 著作权法面临的挑战 - 现行《著作权法》要求作品必须体现人类智力劳动,而AI生成内容的法律属性尚未明确 [16][50] - 独创性判断标准存在争议,需从创作流程和成果两个维度评估,但缺乏明确准则 [52] - 权利归属涉及设计者、投资者、使用者等多方主体,现有法律框架难以平衡各方利益 [32][34][35] 行业应用案例 - 飞猪科技利用AI算法在一小时内生成千余张广告图,显著提升创意产出效率 [11] - Jukedeck公司可根据用户需求快速生成个性化音乐作品,展示AI在创作领域的潜力 [11] - 《太空歌剧院》AI绘画作品获得艺术比赛奖项,显示AI作品与人类创作难以区分 [15] 司法实践进展 - 北京互联网法院在"AI文生图案"中认定使用者对生成内容享有著作权,将AI视为创作工具 [39] - 美国版权局明确只有自然人才能成为作者,用户通过提示词生成内容不被视为创作 [28] - 德国法律将AI系统视为软件作品保护,但生成内容难以获得充分版权保护 [29] 技术发展影响 - 生成式AI技术已渗透学术研究、艺术创作等领域,显著降低时间成本 [12] - 多模态学习模型使AI生成内容在形态上与人类作品高度相似 [9][15] - 技术迭代推动产业对作品认定体系的需求,需建立层次分明的保护框架 [43] 保护路径探索 - 建议提高创造性标准以避免低质量内容获得保护 [55] - 通过合同约定权利归属可作为过渡方案 [57] - 设立邻接权制度可平衡技术创新与权益保护 [61][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