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刻意练习
icon
搜索文档
“刻意练习”的五种实用策略 | 方法论
高毅资产管理· 2025-07-11 10:01
刻意练习的重要性 - 斯蒂芬·金通过每天写作成为畅销书作家,而非仅阅读写作书籍,表明成功源于持续实践而非单纯信息收集 [2] - 刻意练习是掌握新技能的必要条件,达到中等水平需约3000小时的刻意练习 [5] - 刻意练习不仅是时间投入,更是挑战能力极限,且许多技能具有累积性,需先掌握基础才能进阶 [6] 行动缺陷的根源 - 多数人并非缺乏知识,而是存在"行动缺陷",表现为过度收集信息却回避实践 [3] - 刻意练习的阻力包括缺乏立竿见影的效果、不适应不确定性及害怕失败 [10] - 被动学习易制造进步假象,但真正技能培养需行动而非仅知识积累 [11]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实践的策略 - 从小事做起:选择可管理的小行动(如每天写200字)以建立持续动力 [13] - 注重过程:目标应聚焦于坚持过程本身而非结果(如"精通语言") [14] - 跟踪进展:记录练习内容、感受及学习成果以识别进步模式 [15] - 接受不适:错误是练习的一部分,阻力往往预示能力突破 [17] - 寻找帮手:通过朋友、导师或社区获得外部监督以维持练习 [18] 实践案例 - 写书:每日写一页比仅研究写作策略更有效 [16] - 学习语言:与母语者实践优于浏览多语言者博文 [16] - 编程:每日编写新代码比仅阅读教程更能提升技能 [16]
停止做这 7 件事,升级你的大脑
36氪· 2025-05-03 08:03
文章核心观点 大脑功能依赖习惯,多数人的习惯正摧毁大脑,文章介绍7种破坏大脑的习惯并提供训练大脑的方法,助读者获得理想结果 [1] 7种破坏大脑的习惯及应对方法 一天的开始得太慢 - 多数人大脑被训练得迟钝,早上思维易卡住,习惯慢启动,难以进入心流状态,常陷入消费泥潭,依赖消费开启工作 [3][5] - 早上看或读垃圾信息会使大脑过度分析、混乱分散,削弱成功并造成分心,让大脑变迟钝 [6] - 应明确首要任务,早上专注于此,快速训练大脑进入心流状态,如作者一早写作,能快速取得成果,让大脑产生天才 [6] 吸收过多信息 - 当下信息多但质量低,多数信息训练大脑寻求娱乐而非学习,使人对自身要求降低,产生平庸大脑能力 [9][10][11] - 多数人信息输入以娱乐为主,形成低层次世界观和身份,患低水平默认未来症,大脑期待低标准事物 [11][12] - 80%的信息阻碍成为未来的自己,应减少消耗,摄入高质量信息,对80%的事情说“不”,提高思维速度 [12][17] 做得太多 - 一天内试图完成三件以上事,会专注肤浅忙碌工作,切换任务使大脑脱离心流状态,分散注意力、浪费精力 [18] - 应学会集中精力,每次专注一件事3 - 4小时,采用批处理方式,进行深度工作或刻意练习 [19] - 要明确优先事项不超过3个,对未来思考得深远,才能塑造未来,避免被困在表层 [19][20] 缺乏远见 - 多数人无明确目标和未来愿景,设想局限于拿到下一笔薪水或度过下一个周末,没有巨大变革目标(MTP) [21] - 多数人愿景是2倍的,会低估未来的自己,大脑神经连接和通路难改变,阻碍大脑成长 [22] - 需有10倍愿景和看似不可能的未来自我,放下当前生活的80%,找到20%重要的事深入挖掘,通过刻意练习实现目标 [23][26] 不会休息 - 休息和恢复对高效能人士日常工作至关重要,改变大脑需让其深度恢复 [28][29] - 应训练大脑工作时全开、不工作时全关,晚上手机调飞行模式,找工作外爱好,以提高专注力和睡眠质量 [30] 不花时间反思 - 多数人不花时间反思现状,反思是深度和刻意练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回顾有助于大脑快速运转 [32] - 记忆会根据当前背景重建,定期反思回顾能主动塑造经历,让过去变得有用,实现创伤后成长 [33][34] 不参加体育活动 - 有氧运动和举重对大脑有益,训练身体能让大脑更快启动,达到精神巅峰需先达到身体巅峰 [35] - 应保持最佳体能状态,戒掉人造垃圾食品,制定日常训练计划,明确锻炼目标,让脑力劳动更流畅专注 [35][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