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力电池安全标准

搜索文档
浙江荣泰:5月23日召开业绩说明会,投资者参与
证券之星· 2025-05-23 17:36
公司经营情况 - 2025年一季度主营收入2.66亿元,同比增长23.61%,归母净利润5951.68万元,同比增长27.08%,扣非净利润5220.23万元,同比增长23.6% [3] - 毛利率35.69%,负债率15.99%,财务费用-156.27万元,投资收益194.66万元 [3] - 当前经营稳定,业务订单充裕,财务状况良好,具体业绩以定期报告为准 [2] 泰国子公司建设进展 - 荣泰科技(泰国)有限公司于2025年4月开始厂房建设,计划2025年底前完成主体建造 [2] - 设备安装将根据厂房建设进度和设计要求同步推进,目前工程进展顺利 [2] 美国关税影响 - 产品价格不含关税,关税由进口商承担,未收到客户因关税调整价格的指引 [2] - 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汽车和机器人市场战略布局未受实质影响 [2] 机器人业务布局 - 人形机器人项目研发、生产、交付工作推进顺利,涉及国内外主要机器人客户 [2] - 2025年5月22日设立机器人子公司,经营范围涵盖电机控制系统、精密模具、传感器、人工智能硬件及智能机器人制造销售等 [2] 动力电池新标准影响 - 2025年4月发布的《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GB38031—2025)将扩大汽车安全结构件市场需求 [2] - 公司计划积极布局相关业务以把握市场机遇 [2] 机构预测与评级 - 90天内9家机构评级,8家买入,1家增持,目标均价53.27元 [4] - 2025年净利润预测中值3.27亿元(机构范围3.22-3.38亿元),2026年预测中值4.61亿元(4.34-4.74亿元),2027年预测中值6.32亿元(5.62-6.95亿元) [6] - 近3个月融资净流出3.03亿元,融券净流出7184万元 [6]
要求不起火、不爆炸,“最严”动力电池新国标影响力几何
经济观察报· 2025-04-19 11:21
新国标核心内容 - 工信部发布GB38031-2025《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被称为"史上最严"标准,要求电池在内部加热、底部撞击、300次快充循环后外部短路测试中不起火、不爆炸 [2] - 新国标实施时间:新申请车型2026年7月1日起执行,已获批车型2027年7月1日起执行,企业有约1年过渡期 [2] - 2024年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报告550余例,2025年多起起火事件引发社会关注,推动新国标出台 [2] 技术标准升级 - 新国标基于2020版升级,包含7项单体测试和17项电池包/系统测试,主要修订热扩散测试(新增内部加热)、新增底部撞击测试(150焦耳能量撞击3次)和快充循环后安全测试(300次循环后短路测试) [4] - 热扩散技术要求从"着火前5分钟报警"升级为"不起火、不爆炸+烟气无害",底部撞击测试要求无泄漏/破裂/起火/爆炸且绝缘达标 [4] - 快充循环测试针对20%-80%充电≤15分钟的电池,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4C快充10分钟)、中创新航(5C超充≤12分钟)、比亚迪(6C快充10分钟)已实现高端车型适配 [5] 行业影响与信号 - 新国标推动行业从"发展优先"转向"质量优先",安全从底线变为核心竞争力,倒逼企业全面技术升级(材料/电芯/整包) [6] - 2025年1-3月46家动力电池企业实现装车配套(同比+4家),但电池产量装车比例降至40%,产能过剩问题突出 [10] - 头部企业如宁德时代、中创新航称已达标,但部分中小型企业因技术/资金/产线改造难度可能被淘汰 [7][10] 企业应对措施 - 宁德时代表示新国标将降低自燃风险,促进行业优胜劣汰 [10] - 东风汽车马赫电池技术"超高安全冗余"设计远超新国标,长安汽车参与标准制定并应用多重安全防护技术 [11] - 零跑汽车称将按节点完成技术迭代,目前满足2020版国标 [11] 实施难点与局限 - 行业人士指出当前技术水平下多数企业难以达标,宁德时代/比亚迪电池也曾有起火案例 [8] - 新国标测试条件与真实工况存在差异(如外部冲击/车辆燃烧连带影响),实际使用中仍可能发生事故 [12] - 标准执行初期或面临检测认证体系不完善、成本增加(电池包成本上升约10%-15%)等问题 [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