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动力统一大市场
icon
搜索文档
专家:建设劳动力统一大市场需破除三重壁垒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10-16 17:25
人工智能对就业结构的影响 - 人工智能技术引发就业结构深刻重塑,呈现高端与低端岗位并增、中端岗位受挤的结构性极化趋势 [2] - 人工智能对全球近40%就业岗位产生影响,发达经济体影响面约60% [2] - 高技能岗位与低薪服务性岗位需求上升,传统制造业与事务性岗位呈萎缩态势 [2] 技术渗透与劳动力流动 - 信息技术渗透率提升显著提高劳动者跨行业流动概率 [2] - 被技术替代的常规劳动者往往被动向下流动,流向技能距离较远的低端行业并承受工资损失 [2] - 高技能劳动者受技能溢价吸引主动跨行业流动 [2] 劳动力市场制度壁垒 - 数字平台、技术和数据资源相对垄断导致要素失衡与劳动者议价能力弱化 [2] - 户籍制度弹性直接影响劳动力市场空间配置效率,2024年全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67%与户籍人口城镇化率不足50%存在17个百分点以上差距 [3] - 职工养老保险地区分割管理形成隐性壁垒,灵活就业者需在缴费地累计满10年才能本地退休,而劳动年龄段流动人口平均在流入地连续就业时间仅4.69年 [4] 户籍制度改革路径 - 较发达城市存在愿落不能落现象,需突破跨城落户壁垒并降低落户门槛 [6] - 欠发达城市存在能落不愿落现象,需增强城镇吸引力和综合承载能力 [6] - 部分城市存在能落愿落但没有落户现象,需强化政策落实并简化落户流程 [6] 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 个别特大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入学门槛明显高于其他城市,直接推升劳动力返乡概率 [7] - 短期需推进居住证积分互认、医保跨省结算全覆盖、高铁票价动态折扣机制扩面和电子劳动合同区块链存证 [7] - 中长期应健全常住地提供基本公共服务制度,推进养老保险全国统筹,实现都市圈交通一卡通互联互通,建设国家人力资源大数据中心 [7] 治理创新与政策建议 - 应通过扩大公共数据开放、强化中小微企业技术和数字资源补贴提升要素可及性 [3] - 以灵活就业正规化为导向健全劳动基准体系,涵盖工作时间、报酬标准、安全卫生等强制性制度 [3] - 加快推动学历导向向能力导向转变,建立政府企业劳动者三方协同培训体系,将ESG就业议题纳入企业社会责任体系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