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创新

搜索文档
镇江经开区专题调研大路镇学习教育开展情况 确保学有质量查有力度改有成效
镇江日报· 2025-07-25 07:36
在中交一公局港发(江苏)建筑科技有限公司,李朝阳与企业负责人深入交流,认真了解企业生产 经营、订单销售、新项目推进等情况。李朝阳指出,板块要结合学习教育开展,主动对接企业需求,精 准落实惠企政策,助力企业扩大产能、做优做强。 李朝阳指出,大路镇要在一体推进学查改上再深化,切实将作风建设的成效转化为推动高质量发展 的强大动力。全镇要立足自身资源禀赋和基础条件,以建设"江山一体,和美大路"为愿景,谋深谋远、 谋细谋实,加快实现整体协同发展。把项目招引建设作为最紧要的任务,持续攻坚有牵引作用的大项 目,放大港口、机场等交通节点优势,在涉港涉航产业上创新突破,围绕"一带一园一示范"发展布局, 为优质项目腾出发展空间。科学谋划推进农文旅融合发展,确保干一件成一件。持续优化软硬环境,一 方面以营商环境提升为抓手,精准对接企业需求,提供优质高效服务,一方面统筹推进岸线保护、河道 治理和村居环境提升,打造水清岸绿、整洁有序的美丽图景。不断深化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创新"末梢疏 通+"工程,从群众立场出发办实事、解难题,全力打造宜居宜业、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切实增强群 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辛闻 王洁源) 7月22日,镇江经开区党工 ...
人民时评:从发展痛点中找治理突破点
快讯· 2025-07-25 07:24
人民日报文章称,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既是观察中国经济活力的一扇窗口,也对推动治 理创新提出了新的要求。在即时配送、网约车等领域,监管无先例可循,更需要持续探索、不断优 化。"有形之手"精准出手,优服务、树标准、强监管,日新月异的新业态才能持续欣欣向荣。在游泳中 学会游泳,在解决问题中推动发展,相信我们一定能实现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的双赢。 ...
从发展痛点中找治理突破点(人民时评)
人民日报· 2025-07-25 06:18
新业态治理创新 - 工业和信息化部试点号码保护服务 以700号段作为外卖配送和网约车服务的"中间号" 替代真实手机号码以解决隐私安全问题 [1] - 上海推出外卖骑手"交通安全码" 采用三色安全等级标识 新骑手需获得"绿码"方可从业 旨在减少交通违法行为并优化配送算法 [1] 行业痛点与治理突破 - 快递物流行业存在信息安全隐患 隐私面单技术成为新标配 但手机号码作为中间号仍存在营销/诈骗电话识别难题 700专用号段试点将针对性解决该问题 [1] - 共享单车行业通过"总量动态调控+网格化智慧化调度"框架解决乱停乱放问题 促使共享单车在通勤接驳场景渗透率持续提升 [2] 治理创新方法论 - 新业态治理需把握稳与进的关系 互联网企业虽尝试号码保护技术 但缺乏统一标准 需通过试点先行实现精准治理 [2] - 即时配送和网约车等领域监管无先例 需"有形之手"通过优化服务、建立标准、强化监管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 [3] 治理与发展的协同效应 - 解决发展痛点能促进行业进化 如交通安全码既规范骑手行为 又倒逼企业优化算法 形成良性发展循环 [2] - 治理创新需持续探索 在解决问题中推动新业态释放动能 实现创新与规范发展的双赢 [3]
镇江高新区打造“家门口”幸福共同体
镇江日报· 2025-07-23 07:56
近日,镇江高新区村社区慈善基金在蒋乔街道成立。这是镇江高新区优化提升"家门口慈善"的创新 举措,标志着高新区慈善事业精准触达辖区"神经末梢"、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格局迈出坚实一 步。 记者了解到,为解决群众身边的"急难愁盼"、激活基层治理效能,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米",村 社区慈善基金应运而生,旨在系统化、平台化整合社区内外慈善资源,让源于邻里、企业、社会的温暖 力量精准汇聚、高效流转,真正实现"慈善在门口,温暖在身边"。 镇江高新区村社区慈善基金的成功运行,依赖于清晰的责任分工与高效的协同机制。 社区作为主阵地,深入摸排需求,精准策划实施民生项目,强化宣传动员,确保基金落地见效、惠 及所需。社工组织作为纽带,发挥贴近优势,及时发现困难、反馈建议,激发居民参与热情和"主人 翁"意识。慈善总会作为发起管理核心,发挥专业优势,优化管理、提升效率,规范财务流程,坚持信 息公开透明,定期报告成效,切实履行"专业管家"职责,为基金规范高效、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镇江高新区慈善总会负责人表示,高新区村社区慈善基金的设立,绝非简单的资金募集与分配,而 是一项基层治理创新实践,可以激活社区内生动力,促进居民互助共融,是 ...
扫码进门,驿站暖心小哥成了社区流动网格员
杭州日报· 2025-07-08 11:00
社区治理创新 - 桐庐凤川街道凤翔社区在恒大观澜府小区开展"小哥友好型小区"建设,通过创新措施解决配送难题并开辟社区治理新路径 [1] - 社区党支部联合物业、外卖平台等推出"小哥码"认证系统,实现外卖小哥"扫码即入",智能门禁系统显著提升配送效率 [3] - 设立"暖新驿站"为外卖小哥提供饮水、充电、避暑、取暖等服务,构建"物业公约""保安公约""小哥公约"三方共守机制 [3] 配送效率提升 - 恒大观澜府小区日均外卖订单量超过200单,过去外卖小哥步行配送至最远楼栋耗时近8分钟,导致效率低下和投诉率高 [2] - 实施"小哥码"后,外卖小哥配送至最远楼栋仅需2分钟,订单超时率大幅降低 [3] - 自"扫码即入"实施以来,小区因配送引发的矛盾纠纷减少80%,环境更加和谐有序 [3] 新就业群体融入 - 外卖小哥从"匆匆过客"转变为"共建伙伴",党员小哥担任"流动网格员"参与社区安全巡查和异常情况上报 [3] - 其他小哥积极反馈配送过程中发现的安全隐患,成为社区治理的重要力量 [3] - 社区计划深化"小哥友好型小区"建设,优化"小哥码"功能并推广成熟经验至更多小区 [3]
盘活停车资源 纾解停车难题
广州日报· 2025-06-28 16:21
广州市停车场条例修订草案核心内容 - 广州市拟推动国家机关、国有企业、事业单位的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向社会开放 可实行有偿使用并设置明显标识 [1] - 广州作为超大城市面临停车位供需矛盾突出 老旧小区和商业中心区域"一位难求"现象严重 [1] 错时共享停车政策细节 - 机关单位停车场在非工作时间(如夜晚、周末、节假日)闲置 地理位置优越 开放可缓解周边停车压力 [2] - 国内部分城市试点显示 错时开放能提升停车场使用效率 盘活"沉睡车位" [2] - 法规明确要求设置标识、接入管理系统 并允许有偿使用与免费停放时长结合 保障长效运营 [2] 城市停车治理创新措施 - 拟在景区、医院周边增设临时停车场 简化机械式立体停车设备审批流程 [3] - 明确住宅车位租售规则 通过法治手段解决具体停车问题 [3] - 政策旨在盘活闲置资源 提升城市治理精度 改善市民出行体验 [3]
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 “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 成功举办
中金点睛· 2025-06-25 08:12
会议概况 - 中金研究院2025年二季度宏观研讨会于2025年6月21日在北京举办,主题为"以人为本的乡村振兴" [3] - 会议汇聚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等机构专家及基层工作者,探讨人口结构变迁、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核心议题 [3] - 中金公司首席经济学家彭文生主持会议并强调乡村振兴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举措 [3] 主旨演讲内容 -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李建伟系统分析乡村人口未来演变趋势 [5] - 北京大学周飞舟提出"撑开在城乡之间的家"概念,基于江苏江阴等地家户调查 [5] - 武汉大学贺雪峰聚焦空心村治理,提出"城市市场体制与农村社会体制平衡"框架 [5] - 中国社会科学院蔡昉强调户籍制度改革是乡村振兴的"关键钥匙" [5] 圆桌讨论重点 - 讨论围绕城乡劳动力市场变化、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议题展开 [7] - 参与机构包括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 [7] 公益实践案例 - 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慧育中国"项目惠及3.5万名农村儿童,培养5000余名本土育婴辅导员 [11] - 中金公益基金会在宁夏灵武泾兴村的"中金九阳公益厨房"项目解决200名学生用餐问题,形成"公益-产业"循环 [13] - 西藏尼木县"妈妈班"衍生出手工编织等创收项目 [11] 机构定位 - 中金研究院定位为新型智库,聚焦中国公共政策研究与决策 [1][17] - 研究领域涵盖中国经济、金融和资本市场中长期发展重大问题 [17] - 通过研究咨询、主题论坛等形式为政府、企业及相关机构提供服务 [17]
大港街道:聚“新”暖心 与“新”同行
镇江日报· 2025-06-20 07:05
大港街道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服务举措 - 大港街道举办"616"集中报到服务活动,为新就业群体提供爱心义诊、夏送清凉、工会入会宣传、爱心暑托班招募等服务,并指导他们认领志愿服务岗位 [1] - 街道持续深化基层治理创新,推进"党建扎根"工程,探索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新路径 [1] - 构建"1+12+X"服务体系,建立12个暖"新"大厅和2个暖"新"加油吧,配备饮水机、充电插口等设施,形成"10分钟服务圈" [1] 物流服务优化 - 大港街道简化外地普货车辆禁区通行证办理流程,线上简化填报信息压缩审批环节,线下提供全流程帮办代办服务 [2] - 过去办理通行证需在多个部门间奔波,线上办理流程复杂,成为企业物流效率的"堵点" [2] - 通过服务优化实现企业和货运司机"零跑腿"即可完成申请 [2] 暑期托管服务 - 大港街道依托伯先社区、振港社区开设2家暑托班,解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家庭暑期"候鸟"照顾问题 [3] - 暑托班服务旨在缓解年轻父母暑期"带娃"难题,让新就业群体放心工作 [3]
政务数据的价值和效能在于流动和共享(金台锐评)
人民日报· 2025-06-19 05:53
政务数据共享条例核心内容 - 国务院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对政务数据共享进行规范,推动政务数据共享进入法治化、规范化新阶段 [1] - 《条例》重点规范政务数据的目录管理、共享使用和平台支撑,旨在打破部门间"数据壁垒" [1][2] - 通过跨层级、跨地域、跨部门数据共享实现流程再造,推动政务服务从"群众跑腿"向"数据跑路"转变 [2] 政务数据共享现状与问题 - 截至2024年底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政务外网全覆盖,过去5年政务服务平台数据共享累计超5400亿次,电子证照共享服务超108亿次 [1] - 存在部门间数据标准不统一、格式不一致导致互通困难,部分地方共享平台缺乏统一管理机制,存在数据底数不清、重复采集等问题 [1] 条例实施带来的变革 - 明确禁止通过增设条件阻碍数据共享,要求政府部门不得重复收集可共享数据,上级需向下级完整回流数据 [2] - 推动治理模式从"被动响应"转向"主动服务",通过整合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数据实现政策"精准滴灌" [2] - 有助于管理部门更全面评估风险隐患,强化事前预防能力 [2] 政务数据共享的溢出效应 - 作为数字经济关键基础设施,税务、市场监管等公共数据开放将支撑企业研发创新和风险评估 [3] - 浙江杭州通过开放数据接口让居民参与社区停车位调度和养老服务设计,广东建立信用修复共享平台实现跨部门信用联合奖惩 [3] 后续实施挑战 - 需完善政务数据标准体系解决异构数据整合瓶颈,探索数据确权与隐私保护的平衡机制 [3] - 需健全执行监督机制防止制度衰减,持续通过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提升数字化治理能力 [3]
赣榆“服务窗口”开到群众“家门口”
新华日报· 2025-06-11 07:52
基层治理创新模式 - 赣榆区采用"干部下沉+数字赋能"双轮驱动模式,将政治优势和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显著提升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1] - 全区563个电子印章全面启用,村级证明"云开具"系统整合人社、医保等高频业务,实现"在线申请、云端审核、一键下载、一次办结" [2] - 柘汪镇5G数字镇街指挥中心集成政务服务、海洋渔业管理等70余项工作实时监控,月均受理处置事项3000余项,累计流转22万余件,70%在网格内就地化解 [2][3] 数字化治理体系 - 柘汪镇创新打造300余平方米5G指挥中心,配备3台巡检无人机(监控半径10公里),实现固废填埋、占道经营等问题精准识别 [3] - 构建"镇—村—网格—微网格—户"五级治理体系,将900个网格细化为3539个"微网格",58项高频事项精准下沉至镇级 [4] - 电子印章系统使居民办事时间从往返1小时缩短至10分钟,打通服务"最后一公里" [2] 干部下沉机制 - 全区80%镇街干部下沉网格,255名镇领导班子成员开展"双报到、双服务",累计办结民生诉求3772件,满意率96.6% [5] - 柘汪镇创新"四调五解"矛调工作法,派驻20余名机关干部兼任调解员,推动12345热线派单量同比下降30% [4] - 建立编制"周转池"调剂23名行政编制,整合1861名专业力量参与治理 [5] 社区服务升级 - 文化社区打造400平方米党群服务站,包含阅览区、儿童游玩区等8大功能区,形成"青邻食堂+党群服务站+多元项目"服务体系 [6][7] - "社区合伙人"机制招募154家单位建立服务联盟,整合261项资源,114项需求全部落地,惠及6400余户居民,满意度96.2% [7] - 丽景微社区(0.19平方公里)通过功能型党支部划分3个"微社区",精准解决单体楼多、街巷密集的管理难题 [7] 治理效能数据 - 电子印章系统覆盖全区563个村社,实现24小时"智慧大脑"在线服务 [2] - 柘汪镇指挥中心累计处理事项22万件,网格就地化解率70% [3] - 干部下沉机制带动2650次网格服务,民生诉求办结量3772件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