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劳森判据
icon
搜索文档
全球核聚变竞赛,欧美急什么
虎嗅· 2025-10-16 08:11
全球聚变能发展态势 - 国际原子能机构定调全球聚变能探索已进入决定性新阶段 [1] - 聚变性能呈现类似“摩尔定律”的规律增长,三乘积以每10年1个数量级的速度提升 [3][5] - 产业共识逐步成型,全球45家受访聚变初创企业中有21家认为会在2030年代初首次发电 [9] 主要国家项目进展 - 美国国家点火装置(NIF)实现Q值大于4,联邦聚变系统(CFS)获谷歌200MW电力订单并预计2030年初发电 [1][11] - 中国紧凑型聚变能实验装置BEST进入总装阶段,预计2027年发电,新成立的中国聚变能源公司注册资本达150亿元 [1] - 欧洲聚变示范工厂按传统路线图预计2050年代建成,但其既定部署被美国项目及私营企业打乱 [8] 中美竞争格局 - 商业聚变的全球竞争将主要在中国与美国之间展开 [12] - 中国自2023年起每年的融资金额已超过美国,截至今年9月全球聚变企业股权融资金额创历史最高水平 [13][14] - 美国报告称中国自2023年以来为支持核聚变路线的基础设施已调动高达130亿美元资金 [17] 融资与科研投入 - 全球运行、在建或规划中的聚变装置数量从2021年的119座攀升至2025年的172座 [13] - 提交给IAEA聚变能大会的论文第一作者27%来自中国,超过美国(15%)与日本(12%)的总和,中国培养的核聚变博士毕业生数量是美国的十倍 [21] 供应链优势对比 - 中国在关键矿物领域占据主导地位,生产全球80%的钨、67%的钒,并几乎垄断用于激光二极管的镓、铟和锗 [26] - 中国在高功率开关和高压电容器领域处于领先地位,而美国在高温超导磁体制造、日本在高温超导带材领域有优势 [27] - 美国仅在铍与氦等元素上占据主导地位,其报告对供应链安全表示担忧 [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