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审慎执法

搜索文档
国新办发布会介绍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开展情况:纠治四类问题维护企业合法权益
经济日报· 2025-05-23 06:00
规范涉企行政执法专项行动 - 专项行动自2024年3月起在全国范围内全面推开,聚焦纠治四类突出问题:乱收费乱罚款乱检查乱查封问题[1]、违规异地执法和趋利性执法行为[1]、执法标准不一致加重企业负担行为[1]、滥用职权徇私枉法等违反执法规范行为[1] - 司法部成立工作专班,指导省市县三级建立专班并配备力量,对2.4万名行政执法监督人员视频调度,培训30多万名一线行政执法骨干[2] - 专项行动工作平台已汇集6232条问题线索,督促办理5246条,整治问题涉案金额3.35亿元,为企业挽回损失9881.35万元[2] 市场监管与收费整治 - 市场监管总局推动价格法修订,加快出台《涉企收费违法违规行为处理办法》,提高违法成本震慑违规收费[2] - 严查政府部门及下属单位擅自设立收费项目、超标准收费、转嫁审批成本等违规行为[2] - 整治行业协会商会强制收费问题,强化交通物流领域收费监管,对水电气暖行业收费开展"回头看"[2] 执法方式创新与能力建设 - 应急管理部在9个省份开展非现场执法试点,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技术减少现场检查频次[3] - 推行7项"轻微首违不罚"措施,24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制定免罚不罚事项清单[3] - 司法部研究制定行政执法人员管理办法,健全准入退出机制,明确权力边界和禁止性行为[3] 专项行动与民营经济促进 - 专项行动目标与民营经济促进法高度契合,推动法律要求落实落细[4] - 专项行动将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保护民营经济组织合法权益[4] - 通过严格规范公正文明执法,使民营企业能专心经营放心发展[4]
应急管理部:大力推进包容审慎执法,减少对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干扰
快讯· 2025-05-22 12:27
行业监管政策调整 - 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年度检查频次上限明确: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企业不超过2次 二级企业不超过4次 三级企业不超过8次 未定级企业不超过12次 [1] - 非高危行业领域企业年度检查频次上限设定:标准化一级企业不超过1次 二级企业不超过2次 三级企业不超过4次 未定级企业不超过6次 [1] 执法方式优化 - 推行7项"轻微首违不罚"措施 建立行政处罚裁量权基准 [1] - 24个省级应急管理部门已制定免罚和不罚事项清单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