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交所战略配售
搜索文档
北交所新股战略配售收益“爆表” 制度优化封堵“伪战投、真套利”
证券时报· 2025-10-28 06:18
2025年以来,北交所打新火热,中签率普遍低于0.05%,"一签难求"成为常态。与之相对的是,部分机 构通过战略配售提前锁定20%—30%新股份额,账面收益可观。数据显示,以截至10月27日收盘价计, 2025年登陆北交所的新股,上市以来平均涨幅为3.58倍,战配投资收益可谓是"爆表"。 这场战略配售机构积极参与的申购盛宴,在创造财富效应的同时,也引发了市场关于其本质与未来走向 的争议。对此,北交所也在持续推进制度优化。 战配投资收益"爆表" "现在想在北交所打新中签,比房地产鼎盛时期摇号买房还难。"一位私募机构负责人感叹。 今年北交所申购的"卷"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通打新中签率屡创新低;二是战略配售的竞争日趋白热 化,成为各类机构的必争之地。 数据显示,2025年以来在北交所上市的17只新股中,冻结资金一路走高,总共有10只冻结资金超过6000 亿元。9月底以来上市的3只新股锦华新材、奥美森、长江能科冻结资金均在7000亿元以上,其中锦华新 材更是高达8512亿元,打破北交所单只新股冻结资金纪录。 随之而来的,是中签率持续走低。17只新股中14只中签率低于0.05%,8月22日以后上市的能之光、三 协电机 ...
北交所新股战略配售收益“爆表”制度优化封堵“伪战投、真套利”
证券时报· 2025-10-28 02:18
北交所打新市场概况 - 2025年以来北交所新股上市后平均涨幅达3.58倍,其中星图测控累计涨幅高达12.82倍,广信科技和三协电机分别上涨7.68倍和7.04倍 [2] - 新股申购中签率极低,17只新股中14只中签率低于0.05%,能之光、三协电机、奥美森、长江能科中签率仅为0.02% [2] - 新股冻结资金规模巨大,10只新股冻结资金超过6000亿元,锦华新材、奥美森、长江能科冻结资金均在7000亿元以上,锦华新材高达8512亿元创纪录 [2] 战略配售投资表现 - 战略配售成为机构获取新股份额的重要途径,部分机构通过战配提前锁定20%-30%新股份额 [1] - 2025年解禁的22家战配机构整体浮动收益率达137%,胜率为100% [3] - 战略配售锁定期规定为6个月,发行人高管与核心员工参与配售的锁定期不少于12个月 [3] 战略配售政策变化 - 2025年4月北交所修订管理细则,提高战配比例和参与家数限额:发行量≥5000万股战配投资者上限从10名增至35名,配售总量上限从30%提至50%;发行量<5000万股投资者上限从10名增至20名,配售总量上限从20%提至30% [4] - 政策调整后天工股份战配投资者达12名,奥美森、三协电机、锦华新材引入超过15家战投机构 [4][5] 战略投资者结构分析 - 券商及私募基金是战配市场主力,包括广发证券、中信证券等头部券商和上海贝寅、北京煜诚等活跃私募 [6] - 产业背景投资者深度参与,如锦华新材战投名单出现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蓝晓科技、康普化学等产业链企业 [6] - 机构获配核心竞争力体现为产业协同能力与服务力,需为企业带来订单、技术合作等实际价值 [6] 市场争议与监管强化 - 市场出现"伪战投、真套利"乱象,部分资质模糊的小型私募无产业背景却能获得5%-8%战配份额 [6] - 北交所2025年9月底进一步明确战配参与要求,强调投资者需具备市场声誉、资金实力和长期投资价值认可 [8] - 可参与战配的投资者主要包括六类:具有战略合作关系的企业、大型保险公司、国家级投资基金、保荐机构子公司、发行人员工资管计划等 [8] 制度优化建议 - 专家建议战配应从"人情配售"转向"服务配售",重点向产业资本和上下游合作伙伴倾斜 [9] - 建议北交所新股申购制度借鉴沪深市值打新经验,引入市值加现金模式以改善中签率 [9] - 当前北交所发行市盈率偏低,市场环境改善为制度完善提供条件 [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