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轴线

搜索文档
“北京中轴线”申遗成功一周年,亲历者讲述从历史轴线到世界遗产的跨越
北京青年报· 2025-07-29 08:36
北京中轴线概念与历史演进 - 北京中轴线概念由梁思成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系统研究提出 1932年首次提及"南北中线" 1943年明确"正中之南北中轴线"概念 [2] - 中轴线全长7.8公里 南起永定门北至钟鼓楼 包含15个核心遗产要素 分为皇家宫院 祭祀建筑 城市管理设施等五大类 [4] - 始建于13世纪 形成于16世纪 延续至今 是世界上最长且持续使用的城市轴线 体现"居中为尊"的空间理念 [4][14] 申遗工作历程 - 申遗启动于2008年奥运会后 2011年正式提出申报 2012年列入中国预备名单 2017年成立专项工作组 [6] - 2022年出台《三年行动计划》 推进六大板块48项任务 包括文本编制 法规制定 风貌整治等 [7] - 2023年完成材料报送 2024年7月27日第46届世界遗产大会表决通过 获得17个委员国联署支持 [8][16] 核心保护措施 - 实施文物修缮与考古发掘 包括正阳门 钟鼓楼等建筑修复 发现明代镇水兽 天桥遗址等关键遗存 [10] - 开展跨区域协调整治 如万宁桥污水管改迁 地外百货降层改造 钟鼓楼区域"申请式腾退" [10][11][12] - 建立遗产监测中心覆盖15个要素 开发VR体验 "云上中轴"等数字技术应用 [13] 社会参与与创新 - 连续4年举办"北京中轴线文创大赛" 吸引全年龄段参与 通过行走 绘画等活动提升公众认知 [12] - 首创"数字打更人"公众监测模式 制定《保护条例》专章明确利益相关方责任与权益 [12][13] - 形成"部市合作机制" 平衡保护与发展矛盾 为全球超大历史城市保护提供中国方案 [15] 遗产价值与影响 - 体现中国传统都城营建思想 是世界城市规划史独特样本 梁思成评价其空间概念无与伦比 [14][15] - 破解"活态遗产"保护难题 实现文物与现代城市共生 21个委员国中14个在审议环节发言支持 [15][16] - 强化北京"全国文化中心"定位 未来将作为文化功能核心区引领城市更新与可持续发展 [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