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城市理念

搜索文档
用履职尽责实效报答信任与重托 市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举行
解放日报· 2025-10-01 09:57
宣誓仪式在人民大厦举行,现场气氛庄严,国徽高悬,国旗鲜艳。宣誓台上摆放着《中华人民共和 国宪法》。11时15分,宣誓仪式开始。全体肃立,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随后,领誓人左手抚按宪 法,右手举拳,宣读誓词。其他宣誓人举起右拳,跟诵誓词。 记者 吴頔 上海市人民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昨天上午举行。54位国家工作人员进行了庄严的 宪法宣誓。市委副书记、市长龚正监誓并讲话。 龚正在讲话中指出,国庆即将来临之际,举行市政府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宪法宣誓仪式,就是要全 面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大力弘扬宪法精神,激励全市政府工作人员坚决扛起宪法赋予的重要职责,以 更加昂扬的姿态为国担当、勇为尖兵,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上海新篇章。 "铮铮誓言,是坚守使命和责任的心底之声。"龚正指出,大家要切实把誓言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用履职尽责的实际成效报答党和人民的信任与重托。要进一步坚定政治立场,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 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不折不扣贯彻落 实党中央决策部署。要进一步厚植为民情怀,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以更大力度提升公共服务品质和 超大城市治理现代化水 ...
发挥人大作用积极依法履职 市人大常委会中心组学习会暨“上海人大讲坛”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30 09:54
中央党校原校务委员会委员、副教育长韩庆祥围绕《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的编辑思路和特 点、形成的时代背景和实践基础、提出的新观点新论断新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 世界观和方法论等方面作了深刻阐述。 黄莉新指出,《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五卷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党领导人民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伟大实 践的科学总结,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创新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把学习贯彻第五卷 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大政治任务,深刻领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及蕴含的 道理、学理、哲理,深刻感悟"两个结合"的丰富内涵,进一步强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 民族复兴伟业的使命担当,坚定将改革进行到底的坚强决心,切实把党的领导落实到人大工作全过程各 方面,忠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做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实 践者。 记者 王海燕 黄莉新强调,要把学习贯彻第五卷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精神结合 起来,在市委坚强领导下,聚焦五个中心建设、深化高水平改革开放、全面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等重点任 务,充分发挥人大保证全面有效实施宪法法律的重要作用,人 ...
江风悠然 讲述文明夜曲 “城市文明开放麦”首场市级专场举行
解放日报· 2025-09-28 09:34
记者 吴頔 活动现场还启动"城市文明开放麦"流动巴士专线,专线于9月至11月期间定期开行,串联浦江两 岸,途经中共一大纪念馆、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豫园、北外滩、上海图书馆东馆、浦东软件园等场 所,打造"人民城市文明风采"移动快闪空间,与市民群众共同分享建设人民城市、弘扬文明风尚的故 事。下一步,市精神文明办还将陆续推出《生态画卷里的未来约定》《时光长卷里的初心图谱》等专场 展示活动,综合呈现上海崇德向善的文明图景。 为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着力建设崇德向善的文明城市,2025年5月以来,在市委宣传部指导 下,市精神文明办以"人民城市 文明风采"为主题,广泛开展"城市文明开放麦"展示活动,邀请各行各 业的普通人走上舞台,讲述参与城市文明建设的生动实践,各区已陆续开展活动百余场,推荐城市文明 市民发言人候选人近150人。市精神文明办围绕城市精神的厚度、红色血脉的热度、服务群众的温度、 传统文化的深度、先进典型的亮度、文明素养的高度六个方面,综合遴选推出30余位年度城市文明市民 发言人,陆续举办市级展示活动,共同展现上海市民群众共建美丽城市、共创美好生活的生动实践。 昨晚,2025年"城市文明开放麦"首场市级专场活 ...
方红卫督导推进“保回迁”工作
西安日报· 2025-09-25 10:29
9月24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方红卫到高新区、西咸新区、浐灞国际港实地督导"保回迁"工作, 现场研究解决有关问题。他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城市工作会议精神,牢固树立和践行人民城市理 念,创新方法思路、盘活各方资源、强化要素保障,以更硬作风更实举措推进"保回迁"各项工作。 方红卫来到高新区、西咸新区"保回迁"项目现场,听取项目规划布局、建设进展等情况汇报,详细 了解存在问题和工作进展情况,强调要聚力攻坚克难,强化资金筹措,紧盯时间节点,加快施工进度, 推动项目快建成、早交付,切实兑现给群众的承诺。 在浐灞国际港"保回迁"项目现场,方红卫检查工程进度及配套设施建设情况,仔细询问房屋交付时 间、回迁安置方案等,强调要下定决心、鼓足干劲、把握进度,保质保量推进项目建设,确保让群众早 日回迁新居。 原文链接:方红卫督导推进"保回迁"工作 方红卫在调研中强调,"保回迁"工作是重要民生工程。各级各部门要坚持事不避难、义不逃责,全 面压实各方责任,强化问题导向、突出重点关键、加强统筹协调,全力破解推进过程中的难点堵点问 题,多措并举推动项目建设提速增效,同步做好配套设施建设,确保项目按进度要求竣工交付,用实实 在在的工作成 ...
探寻人民城市的杨浦实践
人民网-国际频道 原创稿· 2025-09-23 15:32
上海市杨浦区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内,中外记者们在展示大屏前不约而同地举起拍摄设备,记录下流光溢彩的创新图谱,惊叹在这8.2平方公里的区 域内,竟聚集了复旦、同济等知名高校,以及近4500家文化科技企业。 9月22日,国际传播"丝路奖"采风行团队来到上海市杨浦区,从大创智的现代化展厅到杨浦滨江的工业遗存,从V聚场的创意工坊到长白228街坊的焕新 风貌,穿梭于创新地标与历史街区间,见证一段关于创新与传承、发展与民生的精彩故事。 中午时分,杨浦滨江一片开阔明朗,观光车沿着江边缓缓向前,蓝天白云,江水粼粼,15.5公里的滨江岸线展露迷人风光。 "我都能想象自己在这里办公的样子" AR/VR设备、元宇宙空间体验、智能交互系统……杨浦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里,创新产品吸引外媒记者纷纷体验。《比什凯克晚报》副总编辑妮娜· 尼奇博洛娃戴上VR设备,体验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办公会议领域的应用:"我好像真的在开会,很真实!" 大创智创新发展示范区是杨浦实践"三区联动、三城融合"理念的核心区域,是上海创新创业文化科技融合发展的地标,被评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 区,是上海创新浓度最高的区域之一。随后,采访团队来到V聚场,现场观摩这一激活互 ...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
人民日报· 2025-09-19 08:58
大力增强发展动力,实现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在城市发展初期,土地、劳动力、资本等要素 投入,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推动实现城市较快发展。但随着要素成本上升、资源环境约束加大,要素驱动 的发展动力逐渐减弱,城市发展迫切需要转换动力机制。这次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深刻把握增强城 市发展动力活力的内在要求,做好改革创新大文章",这就要求我们将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 驱动"。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城市发展开辟新空间。为此,要营造良好创 新生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完善创新激励机制,吸引和培养创新人才。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支持 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强化城市治理创新,运用新技术、新方法,提高 城市规划、建设、治理的智能化水平,让城市运行更加高效、便捷、安全。培育创新文化,鼓励尝试、 宽容失败,让创新成为城市发展的文化底色,激发城市发展内生动力。 加快转变发展方式,以特色引领促进提质升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保护好传统街区,保护好古建 筑,保护好文物,就是保存了城市的历史和文脉。"每个城市都有其独特的自然禀赋、历史文化和产业 基础。如果城市发展只是模仿复制,割 ...
推进城市内涵式发展(专题深思)
人民日报· 2025-09-19 06:12
城市发展模式转型 - 城市发展从粗放外延式转向内涵式 聚焦质量效益提升而非规模扩张 [1][3] - 城镇化进程从快速增长期转向稳定发展期 需改变"摊大饼"式无序扩张 [1] - 在科学划定开发边界内实现经济 社会 环境协调发展 [1] 人民城市建设导向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将人民满意度作为重要评判标准 [2] - 合理安排城市生产 生活 生态空间 聚焦群众居住 出行 教育 医疗等需求 [2] - 鼓励群众参与城市建设和治理 建设创新 宜居 美丽 韧性 文明 智慧的现代化城市 [2] 创新发展动力机制 - 城市发展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深化科技创新催生新产业 新业态 新模式 [4] - 营造良好创新生态 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完善创新激励机制 [4] - 强化城市治理创新 运用新技术提高规划建设治理智能化水平 [4] 特色化发展路径 - 以增强城市特色引领发展 避免"千城一面"和产业同质化竞争 [5] - 保留地域环境 文化特色 建筑风格等城市基因 打造独特城市风貌 [5] - 历史文化名城通过保护开发文化资源发展文旅产业 赓续文脉并促进经济 [5] 质量效益提升方向 - 优化城市功能结构和空间布局 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 - 培育高端产业和新兴产业 增强城市经济竞争力 [3] - 提升文化 教育 科技等软实力 实现绿色低碳智慧发展 [3]
加强经贸合作 促进人文交流 陈吉宁会见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解放日报· 2025-09-17 09:45
记者 张骏 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昨天会见了巴基斯坦总统扎尔达里。 陈吉宁代表上海市委、市政府和全市人民,对扎尔达里总统一行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上海 经济社会发展相关情况。他说,中国和巴基斯坦是铁杆朋友和全天候战略合作伙伴。习近平主席今年2 月同总统先生举行重要会晤,前不久两国共同发布《关于构建新时代更加紧密的中巴命运共同体行动计 划》,为中巴关系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作为中国的经济中心城市和改革开放的前沿窗 口,上海正加快建设"五个中心",持续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全力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 商环境。我们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把全过程人民民主融入城市治理现代化,上海已经成为全球最安 全的城市之一。我们愿同巴方一道,在两国领导人战略指引下,进一步深化同卡拉奇市的友城关系,用 好进博会等开放大平台,加强经贸合作,促进人文交流特别是两国青年之间交往,为增进中巴友谊作出 地方的更大贡献。 扎尔达里表示,巴基斯坦和中国是亲密邻邦,更是全天候的好朋友、好伙伴。无论形势如何变化, 巴方都将毫不动摇同中方站在一起,坚定支持中国立场。祝贺中国发展所取得的巨大成功,上海这座美 丽的国际化大都市令人印象深刻 ...
城市建设“见物”更要“见人”(记者手记)
人民日报· 2025-09-17 06:12
城市发展理念与政策导向 - 新时代以来各地区各部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聚焦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1] - 中央城市工作会议部署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对建设宜居城市的重视一脉相承[2] - 坚持以人为本,保持定力,精准施策,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完善的基础设施、更加优质的公共服务、更加精细的城市治理[2] 城市更新与基础设施建设成果 - 2019年至2024年全国累计开工改造老旧小区28万个[1] - 老旧小区改造共增设停车位387万个,建设养老、托育等各类社区服务设施7.8万个[1] - 城市发展正从大规模增量扩张阶段转向存量提质增效为主的阶段,把民生改善和城市更新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2] 公共服务与民生改善 - 把民生清单变成发展清单,一件件补短板强弱项,解决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问题[2] - 老旧小区加装电梯、公共空间开设爱心驿站,口袋公园见缝插针等细微处功夫提升老百姓感受[3] - 推动老街区、老厂区成为消费新场景、城市新地标,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扎实推进[2] 智慧城市与新型基建 - 有条件的地区应探索建设智慧管网、智能交通等,让城市运行更智慧、更高效[2] - 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正当时,有效提升城市运行效率[2] 投资与内需拉动效应 - 老旧街区和城中村改造在创造安全舒适居住环境的同时,能有效拉动投资、扩大内需[2] - 改善面貌、引进业态等城市更新举措具有显著的经济拉动作用[2]
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裉节问题 拿出有深度有针对性的决策咨询成果 陈吉宁主持召开上海哲学社会科学专家座谈会
解放日报· 2025-08-29 09:38
陈吉宁说,加快建成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未来五年是承前启后、攻坚突 破的关键时期。谋划上海"十五五"发展,要系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上海工作的重要讲话和重要指 示精神,掌握其中既一以贯之、一脉相承又发展变化、与时俱进的战略部署和战略意图,学深悟透、融 会贯通,主动作为、积极作为,进一步丰富实践、挺膺担当,更好推动上海发展。要高度关注百年变局 演进趋势、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趋势、绿色低碳转型趋势,坚持"四个放在",胸怀"国之大者",保持战 略敏捷,掌握战略主动,着眼落实国家战略、维护国家利益、保障国家安全,更好发挥"五个中心"建设 先手棋作用。深入践行人民城市理念,更好满足群众对高品质生活的需要。 陈吉宁说,上海城市发展凝聚着广大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智慧。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持续提升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和运用能力,深刻把握世界历史和百年变局发展脉 络,把握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底层逻辑,加强对深层次理论问题研究,更好揭示经济社会发展的 趋势和规律。聚焦上海"五个中心"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建设中的裉节问题,开展广泛深入的田 野调研,察实情、出实招,拿出有深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