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保基金套取
icon
搜索文档
药店岂能“一药两价”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47
医保药品价格差异现象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在药店购药价格显著高于线上平台[1] - 差价归因于医保支付结算周期长导致药店资金压力[1] - 部分药店通过"一药两价"模式可能变相套取医保基金[1] 行业监管与制度改进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以改善现金流[1] - 建议采用技术手段识别药价虚高数据并加强违规处罚[1] - 医保部门需强化对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审核[1]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网络售药和同行竞争导致消费者因价格因素转向线上渠道[2] - 线下药店若持续价差策略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2] - 医保消费场景局限性被部分药店利用形成价格垄断[1][2]
医保卡支付价格乱象,监管部门该查一查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0:18
医保支付价格差异现象 - 重庆药店出现同款药品现金支付18元与医保支付26元的"阴阳价"现象 差价达8元(44%) [1]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支付时被收取额外费用 医保账户资金价值被变相缩水 [1] - 该现象并非个案 重庆万州区等其他地区药店也存在类似操作 [1] 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 药店解释为医保结算周期长且收取2%-3%手续费 需转嫁成本 [2] - 手续费无法合理解释高达50%的价差 存在过度收费嫌疑 [2] - 与银行卡支付相比 医保支付手续费率明显偏高 [2] 行业操作模式影响 - 药店利用医保消费场景限制 强制实施差异化定价 [3] - 该操作实质是变相套取医保基金 增加医保资金支出成本 [3] - 长期可能影响消费者参保积极性 损害医保制度公信力 [3] 市场规范问题 - 目前尚不清楚该现象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操作 [3] - 区别定价行为缺乏监管 存在制度漏洞 [3] - 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定价机制合理性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