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店
icon
搜索文档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涨超2.2%,政策优化与细分板块轮动或成驱动因素
搜狐财经· 2025-07-30 14:13
信达证券指出,医药生物行业短期关注基孔肯雅热疫情受益标的:疫苗板块业绩负面情绪已逐步消化, 叠加创新属性或迎估值修复;药店板块在医保改革背景下探索新业态转型,非药品类或成突围方向;诊 断板块因疫情基数消化及新需求有望改善。中长期以"创新+AI医疗+复苏"为主线:创新药械领域受医保 局政策明确支持,差异化创新成重点;AI医疗受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催化,诊疗范式、药物研发等方向 受关注;复苏条线包括医疗设备招采回暖、CXO及生命科学上游需求恢复。 注:如提及个股仅供参考,不代表投资建议。指数/基金短期涨跌幅及历史表现仅供分析参考,不预示 未来表现。市场观点随市场环境变化而变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承诺。文中提及指数仅供参考,不 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也不构成对基金业绩的预测和保证。如需购买相关基金产品,请选择与风险等级相 匹配的产品。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每日经济新闻 创新药ETF国泰(517110)跟踪的是SHS创新药指数(931409),该指数从沪深港三地市场中选取涉及 新药研发、生产与销售等业务的上市公司证券作为指数样本,以反映具有创新能力的医药生物行业上市 公司证券的整体表现,其风格配置偏向成长型。 没有股票 ...
2025年零售品牌100强-Brand Finance
搜狐财经· 2025-07-21 13:17
全球零售品牌价值表现 - 全球百强零售品牌总价值达1.3万亿美元,同比增长9% [16][26] - 亚马逊以3564亿美元品牌价值连续十年蝉联榜首,同比增长15.4% [1][35][42] - 沃尔玛品牌价值增长42%至1372亿美元,位列第二 [1][36] - 前十强中美国品牌占据七席,包括家得宝(651亿美元,+23%)、好市多(482亿美元)、劳氏(303亿美元,+21%) [1][37][39] - 中国京东以188亿美元位列第八,是前十强中唯一非欧美品牌 [1][41] 区域市场格局 - 美国品牌贡献68%总价值(8561亿美元),36个品牌上榜 [16][27][29] - 德国以834亿美元品牌价值排名第二,Lidl(180亿美元)和Aldi Süd(169亿美元)进入前十 [1][27] - 中国品牌总价值下降14%至667亿美元,仍保持第三位 [1][27] - 瑞典ICA成为全球最强零售品牌,品牌强度指数达93.2分 [2][65] 细分领域表现 - 电商品牌表现突出,前十强中4个来自电商领域 [1][31] - 澳大利亚凯马特成为增长最快品牌,价值飙升79%至22亿美元,首次入榜 [1][53] - 家装零售板块表现强劲,家得宝、劳氏等受益于DIY需求增长 [30] - 传统药店品牌沃尔格林和博姿价值分别下降6%和24%,面临电商冲击 [58][60] 品牌战略与创新 - 亚马逊通过AI工具、Prime Day促销及市场扩张巩固领先地位 [1][42][47] - 沃尔玛通过自有品牌扩张和年轻化转型实现高速增长 [36] - 中国电商品牌京东、美团、淘宝凭借社交电商和直播带货等创新模式崛起 [71][72] - 欧洲折扣超市Lidl、Aldi通过高性价比策略保持竞争力 [27] 可持续发展趋势 - 可持续发展成为关键考量因素,南非Woolworths、德国dm在ESG领域表现突出 [2][93] - 超市行业可持续发展对消费者选择影响达7.9%,高于零售行业平均4.9% [93] - 消费者对伦理消费关注度提升,推动零售商在负责任采购、环保包装等方面改进 [93]
北京发出全国首张个人独资企业直转有限公司营业执照
新京报· 2025-07-15 13:49
政策改革 - 《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定》正式施行,允许个人独资企业直接转型为公司或合伙企业,无需先注销再重新办理[1][3] - 新规解决了企业转型时字号、商誉及经营积累"清零"的问题,实现经营主体身份的"无缝衔接"[3][5] - 北京市市场监管局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提供"提前介入、全程帮办"服务模式,实现"一件事一次办"[3][5] 企业案例 - 北京安旭堂大药房成为全国首家按照新规从个人独资企业转型为有限公司的企业[1][3] - 该企业长期面临采购议价能力弱、运营管理资源不足等困境,转型后可实施股权激励吸引人才,引入资本并加盟连锁品牌[3] - 房山区市场监管局在7月15日第一时间为企业办理变更登记,同步完成营业执照变更和清税信息核验[3][5] 政策背景 - 改革政策基于北京自2010年起在中关村试行的企业组织形式转换登记试点经验[5] - 《规定》共40条,对个体工商户登记管理规则进行细化完善,包括建立发展工作联系点制度、开展分型分类精准帮扶等[5] - 北京已制定《个体工商户转变为企业组织形式登记规程》,创新推出"个转企"登记注册与税务申报集成服务[5] 实施成效 - 截至目前,北京市已完成"个转企"登记5.17万户[5] - 新规推广至全国后,更多个人独资企业将摆脱"注销-重办"困境[5]
药店岂能“一药两价”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47
医保药品价格差异现象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在药店购药价格显著高于线上平台[1] - 差价归因于医保支付结算周期长导致药店资金压力[1] - 部分药店通过"一药两价"模式可能变相套取医保基金[1] 行业监管与制度改进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以改善现金流[1] - 建议采用技术手段识别药价虚高数据并加强违规处罚[1] - 医保部门需强化对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审核[1]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网络售药和同行竞争导致消费者因价格因素转向线上渠道[2] - 线下药店若持续价差策略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2] - 医保消费场景局限性被部分药店利用形成价格垄断[1][2]
国家医保局通报:医保结算过的药品,5天后在另一药店销售,现场突击检查后,抄出大量回流药
新京报· 2025-07-07 23:25
国家医保局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专项行动 - 国家医保局会同相关部门在全国部署应用药品追溯码打击药品领域欺诈骗保和违法违规问题专项行动,并公布八起典型案例 [1] - 药品追溯码是每一盒药品的唯一"电子身份证",所有医保定点医药机构应带码采购,扫码结算 [3] - 医保参保人员购药需用国家医保App扫药品追溯码,发现多次结算的疑似回流药可依法维权 [3] 典型案例分析 - 甘肃省兰州市天天好药房涉嫌倒卖医保药品,查抄出135个品种1124盒回流药品,包含抗癌抗肿瘤等高值药品 [2] - 该药店长期敛聚居民医保卡套刷职工门诊统筹药品或门诊慢特药品后再倒卖销售 [2] - 其他七起案例涉及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未按规定进行处方审核调配、虚开票据、超量开药等问题 [3] 行业监管措施 - 兰州市医保部门已依法解除天天好药房医保服务协议,对药店法人医保支付资格记12分 [2] - 所有案件线索已按程序移交公安、卫健、药监等部门进一步处理 [3] - 国家医保局强调收回流药违法,卖回流药犯罪 [3]
医保卡支付价格乱象,监管部门该查一查了
南方都市报· 2025-07-07 20:18
医保支付价格差异现象 - 重庆药店出现同款药品现金支付18元与医保支付26元的"阴阳价"现象 差价达8元(44%) [1]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支付时被收取额外费用 医保账户资金价值被变相缩水 [1] - 该现象并非个案 重庆万州区等其他地区药店也存在类似操作 [1] 价格差异原因分析 - 药店解释为医保结算周期长且收取2%-3%手续费 需转嫁成本 [2] - 手续费无法合理解释高达50%的价差 存在过度收费嫌疑 [2] - 与银行卡支付相比 医保支付手续费率明显偏高 [2] 行业操作模式影响 - 药店利用医保消费场景限制 强制实施差异化定价 [3] - 该操作实质是变相套取医保基金 增加医保资金支出成本 [3] - 长期可能影响消费者参保积极性 损害医保制度公信力 [3] 市场规范问题 - 目前尚不清楚该现象是全国性还是区域性操作 [3] - 区别定价行为缺乏监管 存在制度漏洞 [3] - 需要监管部门介入调查定价机制合理性 [3]
阵痛中的连锁药店:有上市连锁也考虑整体出售 70万家药店寻找新方向
第一财经· 2025-07-03 08:13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连锁药店行业正经历深度调整期,面临处方外流不及预期、线下客流量下滑、线上转型艰难、资本退潮等多重矛盾 [1] - 2024年六大上市连锁药店中仅益丰大药房实现净利润增长,其余五家均出现下滑,漱玉平民出现2019年以来行业首次亏损 [1][6] - 多家连锁药店寻求整体出售但资方信心不足,包括已上市企业 [1][6] 扩张与政策误判 - 中国线下药店数量从2019年52万家增至2024年70万家,头部企业通过自建、并购、加盟加速扩张,2022-2023年多家突破万店规模 [2] - 部分企业溢价收购埋下隐患,如漱玉平民曾计划以7.15亿元溢价68倍收购辽宁天士力大药房 [2] - 行业对"医药分家"政策预期过于乐观,但处方未大规模流向社会药房,反而回流至基层医疗机构 [3] 政策与合规压力 - 医保飞检全面覆盖药店并推行"驾照式记分"制度,追溯码强制落地提升合规成本 [4] - 药店盈利周期延长,从半年延长至一年,现金流压力加大 [5] 业绩与战略调整 - 2024年六大连锁营收同比涨幅均未超10%,远低于2023年及以前超10%-20%的水平 [5] - 企业放缓扩张步伐,老百姓大药房2025年计划开店1000家(加盟为主),较2023年新增3388家明显减速 [6] - 闭店数量激增,益丰大药房2023年闭店153家,2024年增至1078家 [6] 股东减持与资本退潮 - 益丰大药房股东2024年6月计划减持2%股份(套现超6亿元),此前已多次减持 [7] - 老百姓大药房控股股东2024年5月计划减持2280万股(套现约4亿元) [7] 线上渠道冲击与应对 - 2024年中国实体药店销售额首次下降(从6229亿元降至6117亿元),占比跌至65%;网上药店销售额达3292亿元创新高 [10] - 医药电商头部企业业绩亮眼:京东健康营收582亿元/净利润47.9亿元,阿里健康营收305.98亿元(+13.2%)/净利润14.32亿元(+62.2%) [10] - 连锁药店O2O渠道增速远超大盘:一心堂新零售板块同比+47.6%,健之佳线上营收25.86亿元(+19.47%) [11][12] 非药业务转型探索 - 一心堂打造"便利店"模式,2024年泛健康品类销售同比+29.3%,目标将药品销售占比长期降至50% [14] - 老百姓推出"老百姓优选"自有品牌,2024年销售额35.4亿元(占比22%) [15] - 漱玉平民试点引入乳制品等高频商品,并与大树、旺旺合资聚焦差异化商品 [15] 行业转型方向 - 行业需重新定义价值,从依赖医保支付转向差异化商品与服务,如山东某品牌推出戒烟用户管理服务 [15][16] - 处方外流不及预期、扩张成本显现、电商切割用户、政策与技术压力并存,推动行业进入务实转型阶段 [16][17]
大参林: 大参林医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受托管理事务报告(2024年度)
证券之星· 2025-06-28 00:24
本次债券概况 - 核准规模为公开发行可转换公司债券1,405万张,每张面值100元,募集资金总额14.05亿元,扣除发行费用后净额为13.89亿元[1] - 债券期限为6年(2020年10月22日至2026年10月21日),票面利率采用阶梯式设计,从首年0.3%逐年递增至第六年2.0%[2] - 转股期限自2021年4月28日起至债券到期日止,初始转股价格为83.85元/股,并设置了转股价格调整和向下修正机制[4][6] - 包含赎回条款(期满按面值110%赎回)和回售条款(最后两年股价低于转股价70%时可回售)[7][8] 募集资金使用 - 募集资金主要用于医药零售门店建设(4.06亿元)、老店升级改造(0.6亿元)、新零售数字化升级(1.2亿元)等7个项目,截至2024年末累计投入12.79亿元[21][22] - 医药零售门店建设项目2024年实现销售收入20.73亿元,但累计税后利润仍为-0.88亿元,主要因新店培育期成本较高[22] - 2024年调整南昌产业基地项目投资规模,将节余资金1.41亿元永久补充流动资金[23] 经营与财务 - 2024年营业收入264.97亿元(同比+8.01%),但归母净利润9.15亿元(同比-21.58%),加权ROE下降4.84个百分点至13.17%[20] - 截至2024年末拥有直营门店10,503家,覆盖21个省份,物流配送覆盖率达80%以上[18][17] - 形成"直营零售+直营式加盟+分销+生产制造"一体化模式,拥有"东紫云轩"等自有品牌系列[19] 重大事项 - 2024年公司实控人之一柯金龙因单位行贿罪被判刑,但其未参与公司经营,判决对运营影响有限[25][26] - 2024年公司及相关责任人因信息披露问题被广东证监局监管谈话及上交所纪律处分[27][28] - 转股价格经历多次调整,从初始83.85元/股经权益分派、限制性股票激励等调整为17.69元/股[24]
罚款130万!惠州一药店被国家药监局通报
南方都市报· 2025-06-26 11:08
南都讯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经营秩序,保障公众用药安全,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持续深入开展药品经营 环节 "清源" 行动,严厉打击各类违法违规行为。近日,国家药监局公布 5 起药品经营环节 "清源" 行动 违法违规典型案例,其中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燕记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引发广泛关注。 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燕记药店非法渠道购进药品案 2025年1月,广东省药品监督管理局根据有关线索,组织惠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和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 局联合公安机关对广东省惠州市惠东县稔山镇燕记药店开展检查,发现该药店存在从非法渠道购进药 品、未经批准变更仓储许可事项开展药品经营活动、未遵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经营药品等行为。该 药店上述行为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第五十三条、第五十五条,《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 督管理办法》第二十三条规定。2025年5月,惠东县市场监督管理局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 法》第一百二十六条、第一百二十九条,《药品经营和使用质量监督管理办法》第六十八条,《广东省 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监督管理行政处罚裁量适用规则实施细则》第十四条、第十五条规定,对该药店处 以没收涉案药品、罚款130万元、责令关 ...
线上医保药品追溯码数字化解决方案开启试点
广州日报· 2025-06-25 17:08
政策动态 - 国家医保局等四部门联合发布通知 要求推动药品追溯码在医疗保障各环节全量采集和全场景应用 逐步实现医药机构全覆盖 [1] - 建立药品追溯体系旨在实现药品"来源可查、去向可追、责任可究" 保障公众用药安全 [1] 企业举措 - 美团买药作为首批开通线上医保买药的平台 已联合地方医保局推出线上医保药品追溯码数字化解决方案 通过医保系统对接解决线上销售中的追溯码问题 [1] - 该解决方案已在个别城市试点并免费向药店开放使用 [1] - 美团医药健康推出双轨制解决方案 针对大型连锁药店提供标准化API接口支持一次对接全国复用 已与漱玉平民大药房、海王星辰健康药房等头部连锁品牌完成总部对接 [2] - 针对中小连锁药店 美团在商家后台开设扫码功能 前置封装20多项合规监管信息 可快速完成线上医保药品订单出库结算时的信息采集 [2] 行业影响 - 药店数字化发展水平存在差异 中小药店信息基础设施薄弱问题突出 [1] - 美团解决方案每个扫码动作减少1分钟 有助于释放药店运营成本 [2] - 第三方线上买药平台的数字化服务为药品智慧监管注入新动能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