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药价虚高
icon
搜索文档
药店岂能“一药两价”
中国经济网· 2025-07-10 15:47
医保药品价格差异现象 - 消费者使用医保卡在药店购药价格显著高于线上平台[1] - 差价归因于医保支付结算周期长导致药店资金压力[1] - 部分药店通过"一药两价"模式可能变相套取医保基金[1] 行业监管与制度改进 - 国家医保局2024年1月推进医保与医药机构即时结算以改善现金流[1] - 建议采用技术手段识别药价虚高数据并加强违规处罚[1] - 医保部门需强化对定点零售药店的日常管理审核[1] 市场竞争与消费者行为 - 网络售药和同行竞争导致消费者因价格因素转向线上渠道[2] - 线下药店若持续价差策略将面临市场淘汰风险[2] - 医保消费场景局限性被部分药店利用形成价格垄断[1][2]
美国的药价不会说降就能降
新财富· 2025-06-13 15:29
特朗普的药价最惠国政策 - 特朗普宣布将签署行政命令推动"最惠国政策",目标是将美国医保药价锚定全球最低水平,宣称可立降30~80% [3] - 该政策曾在2020年因程序违法被联邦法院叫停,此次重启仍缺乏明确适用范围和执行细节,仅覆盖联邦医保体系小部分药品支出 [4][11] - 政策面临多重阻力:制药企业反对创新积极性受打击、医保支付方(商业保险/PBM)和医生团体抵制、国际价格基准难以直接对标 [5][15][16] 美国药价高企的结构性原因 - 药品流通链条复杂,中间环节层层加价:制造商占收益67%、批发商4%、药房15%、PBM 5%、医院/医生7%、保险公司2% [22] - PBM通过"虚高锚定+账面折扣"策略获利,例如以AWP(建议批发价)200美元谈判至160美元,实际采购价仅100美元 [24][25] - 原研药通过高WAC定价+高返点策略维持市场份额,如修美乐专利过期后生物类似药标价降86%仍难撼动其主导地位 [25] 政策实际影响评估 - 最多影响40%药品支付市场(Medicare+Medicaid),商业保险体系不受控 [30][31] - 2020年试点预计7年节省850亿美元(年均120亿),仅占药品总市场规模不到3% [36] - 药企可能通过调整价格锚点(如WAC/ASP)形式配合,或采取削减供应、推迟上市等策略应对 [34][35] 行业长期趋势与启示 - 政策信号显示美国政府打破药品价格虚高体系的意图,拜登《降低通胀法案》赋予联邦医保直接议价权 [41][42] - 依赖单一高价药物、美国利润集中度高的生物制药企业面临政策逆风风险 [43] - 美国医保系统深层次问题未解决:PBM主导缺乏透明度、患者药价与真实成本脱节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