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保按病种付费

搜索文档
两年一次!医保“打包付费”将实行动态调整
新华社· 2025-08-16 16:28
医保按病种付费新规动态调整机制 - 国家医保局建立医保按病种付费病种分组方案动态调整机制 原则上每两年调整一次 以适应医疗技术发展和临床变化 [1] - 调整依据包括客观数据 意见建议 临床特征规律 政策调整变化等因素 [1] - 两年调整周期设计旨在平衡分组方案稳定性与临床技术发展匹配度 [1] 按病种付费具体形式及调整重点 - 按病种付费包括DRG(按病组)和DIP(按病种分值)两种形式 [1] - DRG分组调整重点为核心分组和细分组 保持主要诊断大类稳定 [1] - DIP病种库调整重点为核心病种和综合病种 [1] 特例单议机制创新 - 新规单独设立"特例单议"章节 明确适用病例包括住院时间长 资源消耗多 使用新药新技术 复杂危重症等特殊情况 [2] - 要求医保部门优化特例单议流程 简化材料 提升评审效率 [2] - 机制释放支持医疗机构合理使用新技术和收治疑难危重患者的政策信号 [2] 病种结余资金激励机制 - 医疗机构通过规范服务和控制成本获得的病种结余资金可列为业务性收入 [2] 按病种付费改革进展 - 国家医保局2019年启动按病种付费改革试点 目前已基本覆盖全国所有统筹地区 [3]
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医保按病种付费新规出台
中国证券报· 2025-08-16 04:11
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 - 国家医保局发布《医疗保障按病种付费管理暂行办法》,旨在全面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建立全国统一、上下联动、内外协同、标准规范、管用高效的医保支付机制,赋能医疗机构高质量发展 [1] 规范总额预算管理 - 要求合理编制支出预算,在此基础上确定按病种付费总额,强调总额预算的刚性 [1] 规范分组方案制定和调整 - 明确分组方案的制定主体、分组框架、数据和意见支撑、调整内容等,原则上要求分组方案两年调整一次 [1] 规范核心要素和配套措施 - 厘清了权重、费率、支付标准等内涵,要求核心要素确定中医保部门要与医疗机构充分协商,达成一致 [1] - 规范医保支付相关的配套措施,包括特例单议、预付金、意见收集、谈判协商和医保数据发布等,提高医保支付的科学水平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