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外包产业(CXO)
icon
搜索文档
中国创新药,10亿赌注的「药神」游戏
36氪· 2025-11-08 09:19
文章核心观点 - 全球双靶点减重药市场呈现巨大商业价值差异,礼来替尔泊肽年销售额达164亿美元,而中国翰森制药同类药物HS-20094授权首付款仅8000万美元,引发对创新药价值的讨论[4][6][8]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Fast Follow策略积累实力,并加速向First-in-class转型,其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已达全球24%,成为跨国药企重要合作对象[13][14][19][21] - 中国创新药崛起依靠三大优势:极致的临床试验速度、前沿赛道换道超车能力以及顶尖人才储备,支撑其参与全球竞争[22][23][25][27][29] - 出海成为中国创新药企的必然选择,通过License-out模式获取资金并实现全球化价值,但行业伴随高风险与高失败率[31][32][37][39][42] 创新药研发模式与市场格局 - 创新药行业存在三"十"定律:10年研发周期、10亿美元投入、10%成功率,实际风险更高[12][13] - First-in-class药物具有开创性,如诺华格列卫在专利期内累计销售额超500亿美元,是真正的"印钞机"[13][15] - Fast Follow策略通过改进已有分子结构,成功率高于10%,能借助已有药物数据快速审批抢占市场,是过去中国药企主要方向[14][17] - 中国在研首创药物占比全球24%,仅次于美国,跨国药企因专利到期面临收入压力,积极来华寻找合作机会[19][21][22] 中国创新药的竞争优势 - 中国在临床试验患者招募上具有速度优势,抗癌新药在美国需2-3年招募患者,在中国仅需几个月[22] - 中国药企在前沿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康方生物双抗药物依沃西在3期临床中击败年销售额数百亿美元的K药,展现同类最佳产品研发能力[23] - 医药外包产业崛起为中国培养熟悉国际标准的研发人才,科学家归国潮带来全球化视野与技术,共同构成人才优势[25][27] 中国药企发展路径与出海战略 - 中国创新药企通过"以仿养创"或"外包养家"模式解决早期生存问题,恒瑞医药通过高壁垒领域首仿药积累现金流支持研发[32][33] - 翰森制药与恒瑞医药存在关联,均采用以仿养创策略,康方生物则通过出售早期管线获取2亿美元支撑后续发展[35][37] - 出海成为创新药企必然选择,License-out模式通过"首付款+里程碑+销售分成"实现全球化价值兑现,但全款获取概率低[37][39] - 创新药研发终点是救命,但商业回报与社会责任存在平衡难题,如贝达药业赠药价值130亿元,但自身陷入经营困境[4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