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医药监管改革
icon
搜索文档
国家药监局新政:药品医械举报有奖,合规之路再升级
21世纪经济报道· 2025-06-06 19:10
监管政策升级 - 国家药监局、财政部和市场监管总局联合发布公告,鼓励内部员工实名举报药品医疗器械重大违法行为,举报渠道包括12315电话、平台等 [1] - 重大违法行为定义为涉嫌犯罪或面临责令停产停业、吊销许可证、大额罚没款等行政处罚的行为 [1] - 要求企业在研发、生产、经营场所公示举报渠道,强化内部监督机制 [1] 行业问题与改革背景 - 药品医疗器械行业存在准入标准不透明、质量参差不齐、集中度低、进口依赖等问题,被视为腐败高发领域 [2] - 国务院常务会议提出深化全过程监管改革,支持研发创新,加快临床急需药械审批上市 [2] - 现行监管法规被指不够细致,法律责任设定粗放,难以匹配行业高风险监管需求 [2] 监管机制创新 - 内部举报制度可弥补飞行检查的人力限制,形成"外部检查+内部举报+动态监测"三位一体监管模式 [3] - 实名举报能提供精准线索,提高立案和查实比例,压缩灰色地带 [3] - 政策与药品耗材集采、动态监测等举措联动,体现医改深化趋势 [3] 企业合规要求 - 企业需建立质量安全内部化解制度,鼓励员工自查自纠风险隐患 [4][5] - 头部企业因已有完善风控体系更具优势,中小型企业可能面临并购或退市风险 [5] - 政策强调保护举报人权益,禁止打击报复,违者将承担法律责任 [6] 行业格局影响 - 监管加码将加速行业集中整合,长期专注创新的企业更易获得资本市场青睐 [5] - 依赖营销和低价竞争的仿制药、低端医疗器械企业可能因合规问题被市场淘汰 [5] - 企业若因举报受罚,缺乏合规体系将直接冲击盈利能力 [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