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一材质包装
搜索文档
中国塑料软包装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32年)
搜狐财经· 2025-10-10 14:43
一、塑料软包装工业技术不断更新,上游材料趋向单一化、功能化 塑料软包装主要为塑料软管、塑料袋等无定型产品。软包装行业萌芽于20世纪中叶以前,由于主要依赖天然材料(纸张、布匹、玻璃纸)和少量早期合成材 料(赛璐珞)生产,此时的软包装形式简单,功能单一(主要是包裹和容纳),阻隔性、防护性、便利性差。20世纪50年代,石油化工发展催生大量合成树 脂(聚乙烯、聚丙烯、聚酯等),塑料薄膜成为软包装主角,单层薄膜应用普及(如PE袋)。其中,聚乙烯薄膜凭借其优异的热封性、柔韧性、防潮性和 低成本,成为软包装革命性的基础材料。双向拉伸聚丙烯薄膜具有高透明、高光泽、高挺度、印刷适性和防潮性,成为标签、饼干、糖果等包装的主力基 材。20世纪70年代,由于单一材料性能逐渐无法满足复杂需求(如阻氧、阻光、保香、耐蒸煮),多层复合结构成为主流,通过不同材料的组合实现多功能 化。20世纪90年代至今,环保压力(废弃物、资源消耗)成为重要驱动力,推动材料减量化、可回收性、可降解性研究。塑料软包装向高速、高效、精密、 环保方向发展。 目前我国各类塑料软包装中,复合膜(袋)占比相对较高,达到27.8%;此外BOPP薄膜包装、塑料购物袋、BOP ...
永新股份:投资价值分析报告包装行业专注分红的价值缔造者-20250515
光大证券· 2025-05-15 18:20
报告公司投资评级 - 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3][13] 报告的核心观点 - 报告研究的具体公司是国内软塑包装龙头企业,业绩长期稳步增长,2018 - 2024年营收和归母净利润CAGR分别为7.1%、12.9%,2023 - 2024年逆势增长 [1] - 塑料软包装市场达千亿级规模,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市场份额将向头部企业倾斜 [2] - 公司有四大亮点凸显长期投资价值,包括需求刚性具抗周期属性、“纵向整合 + 业务出海 + 产品创新”模式提升毛利率、ROE和净现比居行业上游、分红政策稳健 [2]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归母净利润分别为5.11/5.69/6.38亿元,折合EPS分别为0.83/0.93/1.04元,当前股价对应PE为13/12/10倍 [3][13] 根据相关目录分别进行总结 公司概况 - 公司是国内软塑包装龙头企业,成立于1992年,发展历经成立初期、产能扩张期、纵向延伸期三阶段,产品应用广泛,彩印复合包装材料业务贡献主要营收,薄膜业务有望成第二成长曲线,内销为主并积极布局海外业务 [23][26][29] - 实控人为国资背景的黄山供销合作社,新管理团队经验丰富,高管与公司利益深度绑定 [38][41] - 营收规模长期稳健增长,利润增速超收入增速,盈利能力呈提升趋势,费用管控卓有成效 [43][46] - 公司位于石油产业链下游,原材料支出占营业成本7成以上,毛利率与原油价格呈反向波动,预计2025年油价下行将带来业绩弹性 [54][59][60] 千亿级市场规模,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 包装行业平稳增长,塑料薄膜需求超纸类包装,塑料软包优势突出,2023年市场规模达172.2亿美元,2024E - 2027E CAGR预计达7.2% [65][69] - 我国塑料软包装发展历经起步、技术进步、成熟、可持续发展四阶段,产业链长且应用广,下游最大应用场景是食品饮料,日化行业应用增长潜力大,对标海外仍有发展空间,环保政策催化行业转型,单一材质成发展趋势 [74][79][83] - 国内包装行业竞争激烈且高度分散,行业集中度低但呈提升趋势,需求升级利于龙头企业扩大份额 [96][97] 四大亮点凸显公司投资价值 - 公司需求端和盈利端均具备抗周期属性,客户以知名品牌为主,获广泛认可 [104][105][108] - 公司毛利率呈阶梯式上升,盈利能力向好,注重研发创新,研发费用率位于行业上游,产品创新取得突破 [111][116][121] - 公司ROE和净现比居行业上游,造血能力强,盈利质量稳而优,自由现金流充沛 [122] - 公司分红政策稳健,自2004年上市已现金分红21次,平均分红率超70%,在国内利率下行背景下,比价优势凸显 [104][136] 盈利预测与估值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彩印复合包装材料业务营收分别为24.74/25.36/26.12亿元,塑料软包装薄膜业务营收分别为9.55/12.17/15.20亿元,镀铝膜包装材料业务营收分别为0.70/0.81/0.89亿元,油墨业务营收分别为1.61/1.67/1.73亿元,其他业务营收为1.22/1.34/1.47亿元 [140][141][143] - 预计2025 - 2027年公司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研发费用率保持相对稳定 [144] - 综合考虑相对估值和绝对估值,首次覆盖,给予“买入”评级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