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卫国戍边
icon
搜索文档
央广时评|阅兵场内外,这些年轻人为何出圈?
央广网· 2025-09-06 15:28
青年群体参与纪念活动 - 香港暨南大学学生许仕乐等青年通过观看九三阅兵直播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和平守护的责任感[1] - 全国各族各界青年在社交媒体通过"缅怀""铭记""激动""自豪"等关键词抒发对纪念活动的深刻印象[1] - 受阅部队以95后00后为主力 其中仪仗方队平均年龄23岁且00后占比90% 海军方队平均年龄不到21岁 女民兵方队平均年龄26岁[1] - 纪念大会3000人合唱团以00后为主演绎7首歌曲 文艺晚会00后演员占比超50% 90后编导参与主创团队[1] 国防装备展示与技术发展 - 歼-35 歼-35A 歼-20S战机 99B坦克 100坦克及东风-5C"和平盾牌"等装备亮相阅兵式[2] - 装备展示体现国防力量跃升与民族从"站起来"到"强起来"的发展底气[2] 青年群体社会贡献 - 新时代青年积极投身国家重大任务 在科技创新 乡村振兴 绿色发展 社会服务 卫国戍边等领域担任排头兵[4] - 青年群体参与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科技成果转化和新兴业态培育 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变量[4] - "新工匠""新农人"等青年群体在平凡岗位创造社会价值[4] 历史纪念与时代使命 - 2025年9月3日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大会[4] - 青年通过历史与现实对话明确使命 将先辈愿景转化为人民美好生活的现实图景[4] - 中学生群体在抗日战争纪念馆留言表达对历史的铭记与对和平的珍视[5]
为新时代青年卫国戍边提供坚实保障
人民日报· 2025-08-18 06:01
边疆治理与青年发展 - 新时代边疆治理已超越传统军事防卫,成为融合经济发展、社会治理、文化润疆、民族团结的系统工程[1] - 青年群体在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绿色发展、卫国戍边等领域发挥排头兵作用,展现出自信自强的精神风貌[1] - 高校青年通过参军报国和"西部计划""三支一扶"等项目为边防输送高素质人才并扎根边疆建设[2] 青年激励与价值认同 - 家国情怀成为激发青年超越物质激励的核心动力,推动个人价值与国家命运深度融合[2] - 当前存在部分青年对戍边艰辛认知不足的问题,需通过榜样示范将"喀喇昆仑精神"转化为情感认同[2] - 国家政策组合拳已形成覆盖经济待遇、硬件环境、家庭支持的立体保障网络[3] 制度支持与政策优化 - 政策执行需从"大水漫灌"转向"精准滴灌",建立动态需求采集和针对性解决方案[3] - 构建双向政策对流机制,通过线上直报平台实现诉求直达决策层,并赋予基层流程优化权限[3] - 军队提干、保送制度和退役支持政策为青年提供军地双轨发展路径[4] 人才培养与职业衔接 - 边疆实践成为青年实现"书本知识-现实认知-创新实践"飞跃的关键场域[4] - 当前存在戍边经历与社会人才评价体系衔接不畅、技能培训与社会需求脱节等问题[4] - 建议建立戍边人才专项编制,将军旅经历纳入选拔任用考量因素,强化军地两用技能培训[4]
把青春熔铸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吉林省珲春市西部计划志愿者奋斗故事
新华社· 2025-05-16 22:11
毕业生就业选择 - 吉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9级预防医学毕业生王维参与吉林省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卫国戍边"项目 成为基层医疗工作者 [2] - 中国社会科学院毕业生范文玉参与"西部计划" 担任珲春一中历史教师 [6] 基层工作内容 - 王维在基层医疗工作中应用流行病学 卫生统计学 环境卫生学等专业知识 开展人畜共患病防控和应急响应 [3] - 王维在院感培训中演示"七步洗手法" [5] - 范文玉在考试中担任监考工作 [8] 毕业生参与动机 - 王维因大学期间参与公共卫生服务项目 认识到基层公共卫生基础薄弱 专业可发挥重要作用 [3] - 范文玉因专业为中国边疆史 希望深入了解边疆生活 通过"西部计划"寻找职业方向 [9] 项目规模与领域 - 共青团吉林省委2024年从全国29个省份招募1511名志愿者参与"卫国戍边"项目 [9] - 志愿者在乡村产业发展 乡村教育 健康乡村 基层治理等领域开展工作 [9]
汲取榜样力量 争做新时代青年先锋
中国青年报· 2025-05-05 06:34
根据提供的新闻内容,未涉及具体公司或行业分析,因此无法提取与投资银行研究相关的行业或公司关键要点。文档内容主要聚焦于新时代青年先锋的精神特质和社会价值导向,属于社会人文领域,与金融分析维度无直接关联。建议提供包含企业动态、行业数据或经济政策的文本以进行专业解读。
广西1个集体18名个人上榜
广西日报· 2025-05-01 09:51
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 - 平陆运河青年突击队由50人组成,其中35周岁以下青年32人,承担世纪工程平陆运河项目建设任务[1] - 攻克多个关键技术难题,打造我国首个全生命周期"数字孪生运河"工程[1] - 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个,推动科技成为工程建设的"智慧引擎"[1] - 目前仍奋战在建设一线,致力于打造优质工程、绿色工程、廉洁工程[1] 新时代青年先锋奖获奖者行业分布 - **科技创新领域**:广西大学物理科学与工程技术学院教授谢斐、广西电网公司调度中心人工智能应用高级研究员陈权崎、桂林医科大学副教授陶光均[2] - **制造业**:广西南南铝加工有限公司熔铸制造中心经理陈仁桂、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试制一级工匠李平武[2] - **农业与乡村振兴**:广西融安桔乡里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赖园园、北流市西山果蔬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冯升晖[2] - **能源与环保**:广西页岩气勘探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覃英伦、广西壮族自治区辐射环境监督管理站专业技术人员刘鳗卿[2] - **公共服务与安全**:防城港边境管理支队滩散边境派出所政治教导员方冠力、百色边境管理支队岳圩边境派出所所长吴润豪、河池市金城江区文体路消防救援站班长兰雄杰[2] - **供应链与服务业**:广西素氧供应链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何成添、桂林技师学院旅游商务系教师李凌志[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