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即买即退政策
icon
搜索文档
“免签朋友圈”扩大 政策利好催热“中国游”“中国购”
央视网· 2025-06-19 06:00
入境游市场增长 - 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适用国家扩展至55个 带动入境外国人数量显著增长 北京口岸前5个月入境外国人达117万余人次 同比增长39.3% 其中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达60万余人次 是去年同期的近2倍 [3]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享受240小时过境免签便利的旅客超1万名 同比增长约90% 其中以旅游为目的的免签过境人员占比近一半 [4] - 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近737万人次 同比增长近40% "五一"假期免签政策入境外国人达38万人次 同比增长72.7% [6] 消费市场活跃 - 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推出"旅游+购物"消费新模式 外籍游客开启"进货式"旅游 游玩与采购相结合 [6] - 上海提升离境退税便捷性 "即买即退"升级为电子退付 离境退税销售额同比增长95.8% 退税额同比增长超81% 规模位居全国首位 [7] 政策协同效应 - 免签过境政策与"即买即退"、支付便利化等政策协同 增强"中国游"和"中国购"对外国游客的吸引力 带动入境游市场稳步增长 [9]
从“中国游”到“中国购” “退税加速”撬动入境购物潮
中国青年报· 2025-05-08 07:11
出入境旅游数据 - 今年"五一"假期全国边检机关共保障1089.6万人次中外人员出入境 其中外国人出入境111.5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43.1% [1] - 入境外国人中适用免签政策入境38万人次 较去年同期增长72.7% [1] - 今年一季度入境外国游客达921.5万人次 同比增长40.2% [7] 离境退税政策升级 - 2024年10个试点地区"即买即退"办理退税规模同比增长22倍 是全国离境退税规模同比增速的18倍 [1] - 国家税务总局将"即买即退"服务措施推广至全国 [1] - 退税起退点从500元下调至200元 现金退税限额由1万元上调至2万元 [3] - 政策旨在提升离境退税服务水平 覆盖范围持续扩大 [1] 政策实施效果 - "五一"入境游订单同比增加173% [8] - 北京口岸入境外国人中享受免签和240小时临时入境许可便利政策的达1.6万人次 占入境外国人数量的60.1% [8] - 入境游客通过支付宝消费金额同比增长180% [8] 消费趋势变化 - 外国游客购物需求从传统土特产转向更具科技含量的中国"智"造产品 如大疆 小米和华为等科技品牌 [5] - 社交媒体出现外国游客带着空箱子"扫货" 掀起反向"中国代购潮" [1] 配套服务创新 - 四川成都部分商场引入AI智能翻译设备优化外语服务体验 [4] - 浙江打造"即买即退+便捷支付"场景 游客可直接通过支付宝收取退税款 [4] - 北京SKP商场更新《北京离境退税指南》手册 集中摆放便于游客了解流程 [3] 政策挑战与优化 - 目前北京仅有16家"即买即退"试点商店 超过三分之一集中在朝阳区核心商圈 [9] - 信用卡"预授权"机制成为部分外国游客的共同痛点 [10] - 建议推广智能终端加移动支付即时到账方式 减少人工审核环节 [11]
中国中免(01880):“冷热效应”下,短期业绩承压、长期价值可期?
智通财经网· 2025-04-17 10:39
政策利好与股价表现 - 国家税务总局推广"即买即退"退税政策至全国,简化退税环节并刺激入境游消费,推动中国中免H股暴涨23.66%至56.7港元,A股涨停报66.97元 [1] - 政策配合免签放开加速外循环,为线下零售贡献边际增量 [1] - 申万宏源指出"即买即退"政策使63%退税款直接用于再消费,试点数据验证其对入境消费的拉动作用 [7] 业绩与估值现状 - 2024年公司营收564.74亿元同比下滑16.38%,归母净利润42.67亿元同比下滑36.44%,扣非净利下滑37.70% [3] - 免税商品销售收入386.66亿元同比减少12.58%,有税商品收入170.95亿元同比减少23.49% [3] - 市盈率TTM为23.20倍处于历史低位 [1] 海南市场与竞争格局 - 海南地区营收288.92亿元同比下滑27.13%,远超整体营收降幅,成为业绩拖累主因 [3] - 海南离岛免税购物金额309.4亿元同比下滑29.3%,购物人次568.3万同比减少15.9% [4] - 免税经营主体增至6家,门店达12家,跨境电商(如天猫国际)和会员店(如山姆)分流客群 [4] 利润端压力 - 离岛免税业务毛利率同比下滑2.03个百分点至23.73%,四季度净利暴跌76.9%至3.48亿元 [5] - 机场渠道租金上升叠加存货跌价损失7.4亿元,压缩利润空间 [5] - 整体毛利率微增0.2%至32.0%,但折扣力度加大导致实际利润承压 [5] 长期增长驱动因素 - 市内免税店政策落地(2024年10月施行)提升商品丰富度与购物便利性,公司市占率81.74%凸显渠道价值 [8] - 3Q24入境外国人818.6万人次同比+48.8%,免签占比60%,中国旅游研究院预测2024年入境游恢复至2019年80%以上 [9] - 科尔尼预测2022-2026年中国免税市场年复合增长率54%,旅游零售市场增速超40% [9] - 海南封关在即(预计2025年底),自贸港政策维持免税渠道价格优势 [10]
“即买即退”全国铺开推动“世界工厂”向“消费目的地”转型
证券时报· 2025-04-15 02:45
政策内容与影响 - 国家税务总局宣布将境外旅客购物离境退税"即买即退"服务推广至全国,通过即时退税提升消费体验 [1] - "即买即退"政策允许境外旅客在商店购买退税物品并办理信用卡预授权后,即可在现场领取等额退税款 [1] - 该政策与240小时过境免签政策叠加,有望进一步激发境外旅客消费潜力 [1] - 政策设计有效规避偷漏税风险,优化免税市场环境 [1] - 过去一年我国办理离境退税的境外旅客数、退税商品销售额、退税额同比分别增长2.3倍、1.2倍、1.3倍 [1] 市场表现与预测 - 2024年成都全市共有离境退税商店429家,同比增长34%,其中"即买即退"商店49家,相关商品销售额同比增长超400% [2] - 专家预计未来5年入境消费规模有望突破1.5万亿元,拉动经济增长约0.8个百分点 [1][2] - "购物-退税-再消费"的闭环模式有助于拉动零售、餐饮、文旅等多领域非免税商品及服务消费 [2] - 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游客的"消费目的地",为"双循环"战略注入新动力 [1] 风险管理 - 我国完善"即买即退"制度设计以规避偷漏税风险,包括海关核验、信用预授权等措施 [3] - 退税商店需满足"纳税信用等级B级以上""财务制度健全"等硬性要求 [3] - 现行政策适用于13%和9%两档增值税,对应11%和8%退税率 [4] - 专家建议可根据财政状况和消费结构变化,增设退税率档次,形成更精细化的分类调控体系 [4] 国际比较与机遇 - 日本免税店即时退税政策存在"人肉夹带"和代购合谋等偷漏税问题 [3] - 中美关税博弈背景下,中国境内销售商品价格优势凸显,可能吸引海外消费者通过代购渠道采购 [4] - 美国对华加征关税持续高企可能催生代购行为,促进中国免税行业发展 [5] 未来发展建议 - 需要持续完善离境退税、核验流程,税务部门需与文旅、商务等部门协作 [5] - 优化退税商店布局,推动更多优质商户成为退税商店,形成规模集聚效应 [5] - 财政部门可对参与商户给予税收优惠或财政补贴,弥补预付款资金占用成本 [5] - 海关部门可持续优化离境核验流程,减少商户预授权资金风险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