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建筑保护修缮
icon
搜索文档
从卜内门大楼到德国书信大楼:唤醒外滩老建筑的立面雕塑
新浪财经· 2025-08-23 14:09
卜内门大楼修缮项目 - 卜内门大楼于2019年启动全面修缮,是外滩第二立面首个完成更新的单体建筑,修缮遵循真实性、最小干预等原则,对外立面水刷石肌理、首层门厅装饰等历史元素进行修复 [2][4][6] - 项目采用新技术与传统技术融合,通过三维扫描和3D打印技术复原东立面10个黑色铸铁橡树花环,并保留发现的历史原物如电梯厅铁艺栅栏 [7][8][9] - 修缮后大楼以"百空间卜内门洋行"重新运营,引入艺术与创意业态,6年来举办超50场活动,包括迪奥、卡地亚等高端展览,成为年轻创意群体聚集地 [8] 城市更新与资本运作 - 项目作为国内首单城市更新CMBS底层资产之一,2021年发行专项计划首期规模6.5亿元,储架50亿元,信用评级AAA,为历史建筑更新提供创新资金模式 [8][24] - 通过市场化运作盘活存量资产,实现建筑功能突破,融合文化、艺术与高端服务业,提升资产运营效益 [8][24] 德国书信馆大楼修缮计划 - 德国书信馆大楼为百联资控另一资产,计划以1905年风貌为蓝本复原巴洛克装饰,主入口一对人像柱Terminus为国内罕见装饰类型,具有高美学价值 [13][17][18][20] - 合作上海工艺美院及国际修复专家陈世嘉,通过历史文献比对和AI技术虚拟复原,强调忠实原作、拒绝现代添加的修复原则 [18][21][22][23] 历史建筑修缮机制与政策 - 外滩第二立面有141幢老建筑,面临设施陈旧、风貌缺失问题,需建立可持续更新模式,如开发权转移、容积率奖励及保护基金等激励机制 [28][29][31] - 借鉴东京丸之内经验,通过容积率转移制度(如东京站案例)实现历史保护与城市开发共生,国内政策支持"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模式 [3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