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历史问题
icon
搜索文档
日本鼓动各国不参加中国抗战纪念活动,中方提出严肃交涉
环球时报· 2025-08-27 07:14
外交事件概述 - 日本政府通过外交渠道呼吁欧洲及亚洲各国不要参加中国抗战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 理由为活动"过度聚焦历史、反日色彩浓重" [1] - 中国外交部已就此事向日本提出严肃交涉并要求日方澄清 [1] 中方立场声明 - 中国政府表示纪念活动旨在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1] - 强调正确认识和对待历史是日本同周边国家发展关系的政治基础 更是检验日本和平发展承诺的标尺 [2] - 要求日本以诚实态度正视侵略历史 同军国主义彻底切割 尊重受害国人民感情 [2]
韩国内批李在明访日与石破茂会谈时对历史问题避而不谈,李在明回应
环球网· 2025-08-25 10:36
韩日首脑会谈内容 - 韩国总统李在明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 联合公报未涉及历史问题[1] - 李在明表示即使遭到反对也将继续推进与日本合作[1] - 李在明认为不应因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放弃与日本在经济、安保、人文交流等方面的合作[3] - 李在明主张韩日互信提高 认为历史问题和领土问题未来将取得可见成果[3] 会谈安排细节 - 日本政府未安排联合新闻发布会记者提问环节 以避免李在明被问及历史问题[3] - 韩国国家安保室长魏圣洛称会谈围绕如何应对历史问题及推动未来合作进行方向性交流[3] 韩国国内反应 - 联合公报未涉及历史问题引发韩国市民团体强烈不满[1][4] - 韩国正义记忆联盟谴责会谈 称"历史正义被实用外交说辞掩盖"[4] - 韩民族日报评论认为韩国政府可能在历史观问题上对日本做出过度让步[4] - 韩国民族问题研究所对政府避谈日本战犯企业及沿用日方说辞表示严重关切[4]
国际观察丨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 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网· 2025-08-25 09:52
外交策略调整 - 韩国总统李在明打破惯例优先访问日本而非美国 这是日韩邦交正常化以来首次出现的情况[1] - 双方就加强安全领域战略沟通 推动氢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 并发表17年来首份首脑会谈共同文件[2] - 小范围会谈时间大幅超出原定计划 表明两国领导人认为需共同应对的课题很多[3] 对日态度转变 - 李在明过去曾多次批评日本 称尹锡悦对日友好是"屈辱外交" 但就任总统后态度明显转变[3] - 提出不能纠结于历史问题 需找到互惠互利方法并扩大合作领域 甚至支持2015年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3] - 解释态度转变原因为在野时需要"斗争" 执政后需"展现包容力"[3] 应对美国压力 - 日韩都面临美国在贸易和防务问题上的压力 两国都是美方加征关税的重点对象[5] - 美国要求日韩增加国防开支并为驻扎美军提供更多经费 从8月1日起对所有韩国输美商品征收25%关税[5][7] - 日韩提前协调立场可对美国形成压力 韩国将可能在与美国谈判中拥有更大话语权[7] 日本国内政治因素 - 石破茂对李在明首先访问日本表示"令人鼓舞" 一系列外交活动成功举行为其执政加分[7] - 日本政界进一步右倾 极右翼保守政党参政党在参议院选举中异军突起 在历史问题上具有强烈修正主义倾向[10] - 自民党为拉回极右翼选票可能释放民族主义信号 导致日本社会历史认知出现更多倒退[10] 历史问题影响 - 历史问题仍是日韩关系中的不稳定因素 根本原因是日本右翼保守势力美化侵略战争不愿承认罪责[8] - 日本政府未来能否在"慰安妇"和强征劳工等历史问题上回应韩方诉求并不明朗[10] - 日本民族主义氛围将刺激韩国民意 双方在历史问题上的争吵可能再起[10]
国际观察|打破惯例先访日后访美 李在明释放什么信号
新华社· 2025-08-24 20:43
韩国总统李在明访日行程分析 - 李在明打破韩国总统上任后优先访美惯例 首次出访选择日本并与日本首相石破茂举行会谈[1] - 双方就加强安全领域战略沟通 推动氢能和人工智能等领域合作达成共识 并发表17年来首次首脑会谈共同文件[2] - 小范围会谈时间大幅超出原定计划 显示两国需共同应对课题众多[2] 对日政策立场转变 - 李在明从在野时期批评日本转变为执政后主张管控分歧发展面向未来关系[2] - 公开表示不应推翻2015年日韩慰安妇问题协议 称"这是国家之间的承诺"[2] - 解释态度转变原因为在野时需要斗争而执政需展现包容力[2] 应对美国施压战略 - 日韩共同面临美国在贸易关税和防务开支方面的压力[3] - 通过提前协调立场可对美国形成压力 增强与美谈判话语权[3] - 石破茂与特朗普的会谈经验可为李在明提供应对参考[3] 日本国内政治因素 - 石破茂对李在明首访日本表示鼓舞 系列外交成功可缓解自民党选举失利压力[3] - 日本参议院选举中极右翼参政党异军突起 具有历史修正主义倾向[5] - 自民党为争取极右翼选票可能释放民族主义信号 导致历史认知倒退[5] 历史问题长期影响 - 历史问题仍是日韩关系不稳定因素 根本原因在于日本右翼势力美化侵略战争[5] - 日本政界进一步右倾 未来在慰安妇和强征劳工问题上回应韩方诉求前景不明[5] - 日本民族主义氛围可能刺激韩国民意 引发历史问题争议再起[5]
官方谈话受阻,仍未确定时机,石破茂坚持发表战后80年“个人见解”
环球时报· 2025-08-06 06:38
【环球时报报道 记者 邢晓婧】5日,日本首相石破茂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再次谈及战后80周年发表个人见解时称,"会充分考虑发布的时机和方 式"。综合日媒报道,此次石破茂个人见解的发布内容、方式及时机均为外界关注的焦点。受访学者5日告诉《环球时报》记者,因以书面形式发 表内阁敲定的战后80年谈话受阻,石破茂转而发表个人见解,这种折中的方式体现了其在历史问题上的坚持。 路透社5日报道称,立宪民主党议员村田享子当日在参议院预算委员会上向石破茂发问称,(个人见解的)发布时机是否会选在8月15日战败纪念 日或日本签署投降书的9月2日等日期?石破茂对此回应称:"要仔细斟酌哪个时机最为合适。具体内容也要好好考虑。" 另据日本富士新闻网(FNN)5日报道,石破茂在会上称,"作为活在当下的一代人,我认为的确应该发出这一见解"。石破茂引用已故日本前首相 田中角荣的话称:"引导我走上政治道路的田中角荣先生曾说过'只要参加过那场战争的人还在国家核心位置,这个国家就不会出问题。但当这些 人都不在了,就令人担忧了'。我对此深有同感。" 石破茂还表示:"有一种观点认为,8月15日是战斗结束的日子,而战争真正结束的标志,是在驶入东京湾的美国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