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专业化
搜索文档
中国葡萄酒,不能再“装”了
搜狐财经· 2025-09-01 06:49
公司概况 - 西鸽酒庄位于宁夏贺兰山东麓青铜峡鸽子山 酒庄建筑面积约2.8万平方米 外墙由近20万块贺兰山石组成[2] - 2024年公司年营收规模达数亿元 在中国葡萄酒行业整体规模排名中位列前七[3] - 公司用八年时间开拓近四万亩葡萄园 规模相当于美国某些历时半个世纪的酒业巨头 是中国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精品酒庄[3] - 公司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 用300元价位产品竞争他人100元价位市场[4] 市场定位与战略 - 公司精准切分存量客群 聚焦"高品质国产酒"稀缺生态位 不盲目追逐规模与声量[3] - 公司坚持在国际化视野下进行本土竞争 认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战场[4][9] - 公司专注于400亿葡萄酒存量市场 而非创造新需求[3][16] - 主流消费群体年龄跨度在30到50岁之间 以商务应酬为主要消费需求[20] 产品策略 - 产品最低价格带为100多元 但面向的是已有葡萄酒消费习惯的群体[16] - 销售额由200元以上价位段产品构成 在进口酒核心价位段具有竞争力[25] - 坚持"量要大 SKU要少"的品牌建设原则 不为了短期销量牺牲品牌声誉[18] - 高端产品采用渐进式发展策略 通过基础产品培养消费群体后自然提升高端销量[23] 行业发展现状 - 葡萄酒市场自2020年疫情后出现转折 叠加经济结构调整 整个酒行业面临挑战[6] - 行业存在周期性调整 国产酒份额逐步下降 进口酒份额大幅增加[6] - 行业存在两极分化误区 要么做大品类低品质 要么做小众高价 将消费者推向进口酒[7] - 传统渠道仍是主流 线上渠道天花板实际较低 渠道革新尝试多数未取得丰硕成果[11] 渠道策略 - 线下渠道是品牌建设基础 能有效触达真实葡萄酒消费群体[12] - 线上渠道承担品牌宣传和部分销售功能 与线下形成共生关系[12] - 新兴零售渠道本质是换大词干传统活 如即时零售仍是电商思维[12] - 成功的葡萄酒公司通常根植于传统渠道 同时兼顾创新渠道[11] 消费者培育 - 行业需要适度"去专业化" 避免构建专业化鄙视链压制消费者简单需求[14] - 好产品教育成本很低 第一瓶酒体验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品类的长期认知[15] - 品牌不需要过度投入消费者教育 应让葡萄酒回归消费属性[15] - 真正的葡萄酒消费群体不是专业玩家 专业玩家消费量很小[15] 品牌建设 - 品牌不是流量游戏 而是用产品说话的长跑[4] - 公司四年时间成为很多人"第一瓶中国好酒"的记忆点[4] - 品牌建设需要时间 真正有生命力的还是品牌[19] - 葡萄酒品牌需要"国别+产区+品牌"的根基 无根品牌难以发展[10] 财务表现 - 公司营收能完全覆盖支出 不具备急功近利心态[25] - 营收含金量较高 全部来自200元以上价位产品[25] - 公司发展速度相对较快 四年时间达到美国最大葡萄酒公司50年形成的葡萄园规模[24]
中国葡萄酒,不能再“装”了
虎嗅APP· 2025-08-31 21:28
公司概况与市场定位 - 西鸽酒庄2024年营收规模达数亿元,在中国葡萄酒行业整体规模排位中位列前七[6] - 公司用八年时间拓出近四万亩葡萄园,规模堪比美国某些历时半个世纪的酒业巨头,是中国发展规模最大、速度最快的精品酒庄[6] - 公司精准卡位“高品质国产酒”的稀缺生态位,不做大众市场幻想,而是精准切分存量客群,在已有的400亿市场存量中竞争[6] - 公司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用300元价位的酒去竞争别人100元价位的市场[8] 行业现状与挑战 - 葡萄酒市场从2008年前后开始周期性调整,表现为国产酒份额下降、进口酒份额增加,转折点出现在2020年疫情之后,叠加经济结构调整[10] - 行业存在历史欠债,即在消费者对葡萄酒感兴趣时未能提供正确产品,未能种下中国葡萄酒好喝的种子[12] - 行业误区在于要么做大产量低品质酒,要么做小众高价酒,这两种行为都将真正的消费者推向了性价比高的进口品牌[12] - 葡萄酒行业需要适度“去专业化”,避免构建专业化的“鄙视链”给消费者带来压力,才能拥抱更多消费者[20] 产品策略与品牌建设 - 公司产品最低价格带为100多元,但目标客群仍是习惯性消费葡萄酒的群体,而非盲目追求大众市场[23] - 品牌建设坚持量大但SKU要少,从生意角度则量大且SKU要多,但公司坚持不为了短期销量牺牲品牌声誉[24] - 高端产品是冒险的,品牌发展前期难以在高端品上出大量,公司策略是用300元的品质去卖100元的价格,通过高性价比培养用户群体,高端品销量会随之自然增加[29] - 公司营收规模由200元以上的价位段产品构成,含金量高,能够在进口酒的核心价位站住脚,并具备向下裂变的潜力[32] 渠道策略与市场认知 - 中国葡萄酒渠道格局多年来一直探索但尚未形成明显趋势,传统渠道为主,区域代理为主[16] - 线上渠道天花板看似高实际矮,触达成本比传统渠道高,只做线上渠道或渠道革新的葡萄酒公司大多起起伏伏[16] - 线下渠道是“种草”和“收割”,建立品牌声量并触达真实消费群体,线上渠道则兼具品牌宣传和销售功能,二者是螺旋式上升的共生关系,而非对立[17] - 公司认为中国市场本身就是国际战场,其国际化是指用国际视野审视中国葡萄酒产业,在本土市场与国际同行竞争[13][14] 消费者洞察与市场教育 - 公司主流消费群体年龄跨度为30到50岁,以商务应酬为主要消费需求[26] - 对于年轻消费者,公司认为随着其年龄增长和社会阅历加深,自然会产生商务社交需求,从而转向葡萄酒消费,这是一个消费拦截的过程[27] - 真正的市场教育成本很低,关键在于提供性价比高的好产品,让消费者的第一瓶酒体验良好,从而主动探索,而非被动教育[21] - 传统行业不应去“创造需求”,而应在存量市场中做增量,葡萄酒行业有400亿存量市场,即便切分10%也有40亿规模[23]
独家 | 对话西鸽酒庄张言志:葡萄酒行业需要“去专业化”
虎嗅· 2025-08-31 09:09
公司战略与定位 - 西鸽酒庄采用"田忌赛马"竞争策略 用300元价位产品对标进口酒100元市场[3][22] - 坚持"去专业化"路线 不说教不装腔 降低消费者认知门槛[2][14] - 聚焦存量市场竞争 瞄准中国葡萄酒400亿存量市场中高端价位段切换机会[2][16] - 品牌定位强调"国际视野" 以中国本土市场作为国际竞争主战场[3][7][8] - 坚持长期品牌建设而非短期流量变现 拒绝低价抛售策略[17][24] 行业发展现状 - 葡萄酒行业正处于周期性调整阶段 2020年后受疫情和经济结构调整影响整体承压[4] - 国产酒份额自2008年起持续下降 进口酒份额大幅增加[4] - 行业存在"专业化鄙视链"问题 过度专业术语将普通消费者推离市场[2][13][14] - 传统渠道仍为主导 线上渠道实际触达成本高于传统渠道[10][11] - 新兴产区如宁夏贺兰山东麓、河北怀来、云南香格里拉等活力未被充分认知[5] 产品与市场策略 - 产品价格带以200元以上为核心 强调高含金量而非规模扩张[24] - 主流消费群体为30-50岁商务应酬需求人群[19] - 通过高性价比产品实现消费拦截 等待年轻客群自然成熟[20] - 坚持"少SKU大量"原则 平衡品牌聚焦与生意规模[17] - 高端产品采用自然培育策略 待基础客群扩大后自然放量[22] 产能与规模 - 拥有4万亩葡萄园 规模堪比美国历时50年的酒业巨头[2][23] - 4年时间达成3.2万亩葡萄园建设 美国同类企业用时50年[23] - 酒庄建筑面积2.8万平方米 采用20万块贺兰山石建造[1] 渠道策略 - 线上线下渠道为共生关系 线下种草线上收割[12] - 传统区域代理模式仍为主流 "去渠道化"尝试多未成功[10][11] - 新兴零售渠道本质仍是电商思维 流量左手倒右手[12] 行业问题与解决方案 - 行业存在"历史欠债" 未能及时提供正确产品建立消费者认知[6] - 两极分化严重:要么低质大量 要么高价小众 均偏离真实需求[6] - 解决方案是持续输出高性价比产品 降低消费门槛[6][14][15] - 真正好产品教育成本很低 第一瓶酒体验决定品类认同[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