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kflow
双城化
icon
搜索文档
香港人反向代购热潮越来越火
36氪· 2025-08-12 12:15
香港北上消费趋势 - 香港居民北上消费规模达300至500港元,生活服务类消费占比超过80%,包括健康美容及个人服务 [3] - 汇率优势使香港居民在大湾区购买力提升,深圳成为置业首选城市,其次为广州、中山及珠海 [2] - 消费范围从大湾区扩展至长沙、重庆等网红城市,高铁网络加强交通便利性 [3] 反向代购现象 - 反向代购潮始于2023年,从深圳向香港代购食品饮料等商品,单趟利润可达数百元 [5] - 2024年代购业务规模化,团队月收入达20万元,部分商户在香港开设内地爆品门店 [5] - 代购品类从奶茶扩展至多元化商品,形成稳定产业链并持续升温 [5][6] 历史代购模式演变 - 2005年起内地兴起港货代购潮,奶粉、奢侈品及电子产品成为热门品类 [9][12] - 2014年港货代购达到巅峰,依托香港的国际商品品质及价格优势 [13][14] - 近年内地电商及跨境购发展削弱港货吸引力,消费趋势逆转为北上消费主导 [15] 内地品牌南下扩张 - 过去两年约50个内地品牌进入香港市场,以茶饮及餐饮品牌为先导 [16] - 折扣店好特卖在香港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可乐售价低至2元 [17] - 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小鹏及蔚来在香港市场能见度显著提升 [18] 电商巨头布局香港 - 京东、阿里等电商平台重点发展香港业务,涉及电商及实体零售业态 [19] - 京东拟收购佳宝超市,探索通过并购实现本地化运营 [19] - 内地品牌进入加剧香港市场竞争,同时丰富零售生态多样性 [19] 双向商业融合 - 香港与内地商业深度联动,K11等项目融合艺术商业与港式风格成为深圳地标 [21] - 香港贸发局推动港商拓展内销市场,例如通过琼港合作参与海南消博会 [21] - "双城化"趋势加速,香港居民北上消费与内地品牌南下形成双向循环 [22]